红色史迹记心中|黄沙坑:东江纵队从化大队的红色岁月

广州从化发布
+ 订阅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党的百年历史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从化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庆祝建党百年系列节目《红色史迹记心中》,一起回顾在党的领导下,从化所走过的红色革命历程。

探寻红色印记,感悟百年初心。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吕田镇莲麻村黄沙坑是东江纵队从化大队的主要活动基地,同时也是从化县第一任县委书记被任命的地方。

1938年10月,日军在广东大亚湾登陆后,发动入侵华南的“广州战役”并占领广州,党组织决定在东江建立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随着人民群众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和党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人投身到游击队当中。而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经过多次改编后,也发展为华南敌后抗日战场的主要力量、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

早在1945年春天,黄沙坑就有2名志士参加了东纵部队,揭开了黄沙坑群众积极参与革命斗争的序幕。同年夏天,东纵部队1200余人北上会师期间在黄沙坑休整两天一夜。部队在听取了从北党组织情况及周边敌我情况后,东江纵队政治部主任杨康华决定任命陈江天为从化县委书记兼从化县独立大队政委,带领留下的部分武装骨干,继续在此开展武装斗争。

从化大队以黄沙坑、塘基背、车步、河洞等村庄为基地,积极活动于从北地区。1945年8月至1946年上半年,从化经常受到国民党军围剿,游击队员都隐蔽于黄沙坑大山沟里与敌人周旋。与此同时,在潖江四九地区隐蔽的部分革命人员也撤到黄沙坑,这些人员在黄沙坑活动休整期间,伙食全部由当地党员和群众群策群力提供,帮助部队渡过难关。

1946年11月,恢复武装斗争后,黄沙坑是游击队主要活跃地之一。此时,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北支队经过扩改,成为粤赣湘边纵东江第三支队(简称东三支队)。此时的黄沙坑,已经成为东三支队的秘密联络点和休息站。1947年春节,三团的韶州分队在新丰石桥村被袭击,游击队员浴血奋战后成功突围,退回黄沙坑,队员们在黄沙坑休整和治疗伤员期间的全部食宿,都由黄沙坑人民群众支持。

作为吕田镇莲麻村与新丰县接壤的偏僻山村,黄沙坑是解放战争根据地。当时这个毫不起眼的小山村只有农家6户36人,但就是这平凡普通的36名村民,在解放战争时期就先后有11人参加了游击队;新中国成立前发展地下党员2人,解放后有3人在解放军中担任干部。

因为声名远扬,1957年,黄沙坑被评划为抗日根据地;2016 年,广州警备区委托从化区人武部对黄沙坑旧围龙屋进行修缮,同年的9月30日正式免费对公众开放

黄沙坑革命旧址分为多媒体播放展厅、骁勇善战、峥嵘岁月、星星之火、薪火相传、燎原烈火6个主题展厅,利用视频、文字、图片、场景还原以及实物,让大家在参观的过程中,详细了解吕田乃至从化的红色革命历史。

2017年至今,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教育基地、从化区青少年莲麻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从化区博物馆黄沙坑革命史馆等先后在这里揭牌成立。而吕田莲麻也依托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加上红色文化基地的打造,已经成为我区广受欢迎的网红特色小镇。


文字:利嘉娴  通讯员从化区国家档案馆宣

视频:汤竞   邓洛祺(实习)

编导:朱妍  利嘉娴

编辑:黄丽敏

初审:王瑞君

审核:陈治

(本文由“广州从化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