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蒸笼”天气“盘踞” 阳江各地开启防暑降温模式

南方+ 记者

热!热!热!7月11日,广东进入40天超长“三伏天”。阳江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近期也持续出现高温、高热、高湿的“蒸笼”般天气。南风无力驱热难,云蒸汗煮水贴衣。面对酷暑的炎热,阳江城乡各地纷纷开启防暑降温模式。

7月以来,阳江天气只有一个字:热!网友调侃:“是谁给了你出门的勇气?”据阳江气象台发布的消息,15日阳江国家气象观测站录得最高气温34.6,阳春国家气象观测站36.6℃,浓浓夏意夹带着局地热雷雨。身处人口密集的城区居民,可能实际体感温度会更高些。不过,好消息是,预计17日起阳江受南海辐合带云团影响,雷雨渐趋明显,高温有望缓解。

阳江气象台工作人员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文春梅拍摄。

阳江气象台工作人员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文春梅拍摄。

具体预报:

16日,多云间晴,有分散雷阵雨,气温最高35到36

17到18日,多云,有雷阵雨,局部大雨,26到33

19日,多云,有雷阵雨,27到34

20到21日,多云,有(雷)阵雨,28到35

展望22日,多云,有雷阵雨,天气炎热。

阳江市区烈日晴空。文春梅拍摄。

阳江市区烈日晴空。文春梅拍摄。

高温天气虽让人难耐,但也带来了蓝天白云和如画晚霞。金光万丈的落日、火烧云似的晚霞,打翻了姹紫嫣红的调色盘,成为这座城市动人的傍晚风景,各种漂亮的晚霞刷屏。

浮动的晚霞宛若凤凰飞翔,马文荣摄于7月14日漠阳江畔阳江市区冲口河段。

市民晚饭后出来纳凉。马文荣拍摄。

市民晚饭后出来纳凉。马文荣拍摄。

在阳春市马兰村委会牛栏冲自然村和圹辽自然村,小暑节气后,农民开始逐渐投入晚造水稻生产,机械翻土拌田、软盘育秧、清理稻田杂草、播种……根据天气情况,他们把田间劳作调整为早上5时多到9时左右,下午4多到晚8左右,妇女更是做足了防晒措施。

傍晚时分,阳春马兰农民忙着晚造生产。李永生拍摄。

傍晚时分,阳春马兰农民忙着晚造生产。李永生拍摄。

妇女做足防晒措施。李永生拍摄。

妇女做足防晒措施。李永生拍摄。

机械拌田。

播撒稻种。李永生拍摄。

播撒稻种。李永生拍摄。

李永生拍摄。

清晨,田间除草。李永生拍摄。

清晨,田间除草。李永生拍摄。

在阳江重点交通项目广湛高铁的各标段,施工建设如火如荼。为做好户外工人的防暑降温,各承建商不仅制定了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还根据生产特点和作业条件,合理安排调整劳动时间。同时,分上、下午为工地送上防暑药品、西瓜、绿豆糖水、矿泉水等,为工友解暑。负责阳江多项民生基础设施工程的中铁十局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就组织户外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防止身体条件不适合高温作业带来安全隐患,且在劳动场所配备必要的通风或降温设施。

广湛高铁六标段漠阳江特大桥辅助施工钢栈桥。

工人冒着高温,在焊钢筋网片。中铁北京工程局三分部供图。

工人冒着高温,在焊钢筋网片。中铁北京工程局三分部供图。

工人在工作间隙补充水分。广湛七标段中铁十局供图。

工人在工作间隙补充水分。广湛七标段中铁十局供图。

中铁十局阳江滨河大道收尾工程现场。冷志超拍摄。

中铁十局阳江滨河大道收尾工程现场。冷志超拍摄。

“冒火”的天气,在水里清凉也成为夏日首选。在阳江市体育中心游泳馆记者看到,放暑假的孩子成了这里的主角。从事游泳教学20多年的陈教练介绍,近期每天都有五个游泳班开课。

清凉戏水,爽!文春梅拍摄。

正在学游泳的孩子们。文春梅拍摄。

正在学游泳的孩子们。文春梅拍摄。

游泳晨练,文春梅拍摄。

连续的高温天气将许多人宅在了空调房中,但养路工仍顶着烈日、踩着热土,勤劳工作着。

道班工人。江城区公路事务中心李惠嫦供图。

道班工人。江城区公路事务中心李惠嫦供图。

道班工人。江城区公路事务中心李惠嫦供图。

道班工人。江城区公路事务中心李惠嫦供图。

【全媒体记者】文春梅

【通讯员】周晓 邓成志 郑晓燕

编辑 李明秀
校对 曹柏英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