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天亮得格外早。上午6时,果农老唐来到廉江市青平镇永利水果场,采摘自家种植的龙眼。黄皮季尚未结束,龙眼就已经悄然登场。伴随着龙眼的上市,7月的廉江乡村里处处点缀着金黄斑点。
龙眼树果实累累。
一串串圆鼓鼓、沉甸甸的储良龙眼挂满枝头,让人忍不住摘下一颗品尝。摘果、挑果,装箱,过秤,龙眼园里回荡着果农的笑声,一片繁忙景象中透出丰收的喜悦。
采摘的龙眼当天装车运送保持更好的新鲜度。
种养一体化▶▷农家肥滋养绿色果园
老唐的这片果园有1000多亩,家里兄弟几个一起打理这片果园,雇用了十几个摘果的工人。果园以种植储良龙眼为主,由于栽培管理措施到位,种出的储良龙眼果粒大、果肉厚、爽脆清甜,往年还售往香港等地,深受外地消费者青睐。
青平镇的龙眼有着悠久的历史,仍有不少老龙眼树存在。
今年,老唐家的龙眼丰产,龙眼价格有所下降,以往种植的储良龙眼1斤可以卖到7—8元,今年降低到了4元多。
果农正在修剪龙眼准备装箱。
“每天基本都能采摘七八千斤,多的时候可以摘到1万斤,因为丰产,总体算下来比往年也不算太亏。”看着一辆又一辆装满龙眼的大卡车驶出果园,老唐脸上展露着笑容。
在青平镇的另一处果园里,树下长出的杂草喂牛羊猪,牛羊猪粪便养树,绿色循环共享,形成种养一体化的果园模式。这是廉江市青平镇花平水村村委干部梁浩的果园,其产出高收益好,是当地绿色发展的典型之一。
青平镇龙眼主要以石硖、诸良品种为主。
400多亩园地里种植有龙眼、荔枝,郁郁葱葱。果园旁是鱼塘,几只鸭子慢悠悠地游着,一片生机勃勃景象。“天气好的时候,每天能摘六七千斤。”梁浩估计,果园今年龙眼产量可以达到十几万斤,基本每天发走一车。
老龙眼树较高大,果农上到树上采摘更为方便。
在梁浩的果园里,果树下每隔一米就有一个出水口,输出的沼气水用于灌溉果树。
沼气水来源于梁浩经营的大型养猪场。这家猪场目前养殖母猪1000多头,幼猪六七千头,建造了一个沼气池。猪的粪水经过发酵,排出的沼气水通过地下管道输送到果园。种养一体,循环共享,不仅减低了种植成本,还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龙眼丰产果农笑逐颜开。
加工成果干▶▷易于保存远销 一斤可售30多元
作为农业大镇的青平镇,不仅种植龙眼,还种植荔枝、红橙等水果。青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蔡健介绍,高峰时,青平镇龙眼的种植面积达两三万亩,荔枝有6万多亩。
青平镇龙眼肉厚核小、爽脆清甜。
摘下来的新鲜龙眼,被售往广东广州、湛江,广西等地。与荔枝不同,龙眼在运送过程中不能冷冻。在包装时,受热的龙眼壳经过冷冻容易变色,难保鲜,因此龙眼对物流运输要求很高,不利于远销。
收获季节,龙眼已经悄悄登场。
对于售不出去的龙眼,农户就拿去加工成龙眼干,也就是俗称的桂圆。把摘好的龙眼拿来晒干,经过层层加工,最终变成超市里常见的桂圆干。桂圆干既可以拿来炖汤,也可以作为药用,可以卖到30多元一斤。
小小的金果果挂满枝头。
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青平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强做优现代特色农业,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由于特殊的地缘气候,青平镇的龙眼早熟,质优。
“我们不断引导社会力量,鼓励企业加入到种植生产中,鼓励农户组建专业的种植合作社。”青平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镇鼓励农户、企业抱团发展,带动更多农户增产增收,让农村市场旺起来,充盈农户钱袋子。
【撰文】劳晓娟 李廷睿
【摄影】郭龙碧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