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逼”孩子努力,不如培养孩子自控力!

东莞慧教育
+ 订阅

所谓自控力,顾名思义就是控制自己的能力,控制自己的欲望、情绪和注意力的能力。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如不能按时起床和睡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沉迷手机和游戏、上课走神和讲话、过激行为等,都与缺乏自控力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自控力对孩子的学业和事业成就的影响比智力的影响还要大。因此,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重点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呢?

点击下面视频(音频)收听第205期精彩节目吧!(建议在wifi环境下收听)

(以上为节目现场录音,由于微信平台对录音播放时长有限制,为保证节目的完整性,我们转为视频形式,方便大家收听,谢您的关注。) 

本期嘉宾观点,敬请参考

一、每个人都有自控的能力

1.自控力的生物学基础

神经生物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前额叶是自控力的生物学基础。

2.提高自控力的方法

冥想:神经学家发现,如果经常让大脑冥想,会使大脑的前额皮质的灰质增多,自控力也就得到提升。

运动:心理学家发现,运动可以降低心率,提高心率变异度,而心率变异度越高,自控力越强。

充足的睡眠:研究发现,睡眠短缺对大脑的影响和轻度醉酒是一样的。众所周知,人在醉酒状态下毫无自控力可言。

二、自控力失效的原因

1.自控力像肌肉一样有极限

心理学家发现,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样有极限,自控也是所有大脑活动中耗能最高的一项。

2.道德许可效应

“道德许可效应”是指,当人在做好的事情时,会感觉良好,因此更可能相信自己的冲动,然后做出不好的事。

三、培养良好的习惯来避免自控力失效

前提:良好的亲子关系。

1.制定规则

规则的要点:统一、明确、具体可操作、稳定。

要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奖惩要适当、不夸大。

亲子共同制定规则,培养孩子的主见。

2.坚持执行

从他律到自律:内部驱动的自控力一开始都要依靠外部驱动力来推动。

一切以规则为准,保持规则的权威感,父母不解释、不辩论、不发火,坚持执行规则。

3.安抚情绪

理解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合理发泄。

父母安静陪伴,给孩子独自冷静的时间。

4.即时鼓励+信守承诺

描述良好行为的鼓励方式。

不论奖惩,父母都要信守承诺。

一、什么是自控力

1.自控力,就会让我们不由自主的想起意志力。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能力。自控力、意志力关乎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人际交往,学习效果和工作成败。缺乏意志力是完成目标的最大绊脚石。

2.培养或者锻炼孩子的自控力、意志力,要了解这个与大脑的前额皮质相关。前额皮质是位于额头和眼睛后面的神经区,它主要控制人体的运动,比如走路、跑步、抓取、推拉等,这些都是自控的表现。也可以这样说,意志力实际上是“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这三种力量,他们协同努力,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二、怎样去培养或者锻炼孩子自控力、意志力

1.可以让自己的意志力有储备的一些活动

(1)锻炼出意志力。一天5分钟的户外绿色锻炼。绿色锻炼指的是任何能让你走到室外,回到大自然怀抱中的活动。如走出家门口,找到最近第一片绿色空间;带上耳机播放一首最喜欢的歌曲,在小区慢跑;出去呼吸新鲜空气,做简单的伸展活动。

(2)吃出意志力。吃健康绿色食品。

(3)不能够不吃早饭。要吃早饭,给大脑提供足够的营养,足够的能量。我在上午上课的时候,发现最后一节课有个别孩子注意不集中,一问,原来是早餐没吃,或者吃得少,所以孩子坚持不到最后。

(4)每天5分钟的深呼吸,一分钟呼吸4次。一次10到15秒。这样可以锻炼孩子,让他的前额皮质增加很多的灰质。

(5)每天5分钟冥想训练。这样的专心呼吸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冥想技巧。

a.原地不动,安静坐好;

b.注意你的呼吸;

c.感受呼吸,弄清自己是怎么走神的。

(6)睡出意志力。如果一个人一天睡眠不足6小时,也许不记得自己上一次意志力充沛是什么时候。打盹或补觉可以消除睡眠不足的影响。

2.通过游戏训练孩子的自控力

(1)红灯停绿灯行,熟悉之后,反过来红灯行,绿灯停;

(2)木头人的游戏;

(3)三思而后行的游戏。做一件事之前先思考——应不应该这样做,你想要什么?

(4)破釜沉舟法。自发的把最有诱惑的东西藏起来或者破坏掉,不给自己留念想。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