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季热门投稿主题剖析② | 我的满腔爱国情,怎样具体写出来?

小学生诗歌季
2021-07-15 18:18
+ 订阅

为了让参加2021年小学生诗歌季的小诗人们提升诗歌创作灵感,提高诗歌创作水平,我们将结合投稿中的热点主题进行剖析,给出创作指引。

本期的热点主题是“爱国主义”。

伟大的中国,总有一个时刻,让你热血沸腾;

腾飞的中国,总有一个场景,让你热泪盈眶。

爱国主义是大爱无疆,深沉情感,让人心怀天下为公,让人时刻准备着捍卫祖国荣誉。

那么如何才能在诗歌中将这种浓烈情感表现出来,并且显得真实自然呢?

一、情感真实

爱国之情,应是发自人的内心,是人的一种精神上的信仰与高级追求。

只有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饱满的情绪,呈现在诗歌创作中,才能如风吹过竹林一般,自然流畅,而不会显得做作,模式化。

一提起热爱祖国的诗歌作品,许多人脑子中第一句盘旋的就是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作为一名富有爱国主义的诗人,艾青在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肆意地在中国的国土上烧杀抢掠时,如何不眼中含有泪水,如何不痛彻心扉?于是他在《我爱这土地》中的字字句句,都是饱含着对祖国的深情与期盼;他一生之中,都用浓烈的情感描绘中国的光明未来、希望之光。无论是旧时代的腐朽落后,还是新中国的万象更新,他都在诗歌中倾注了深切的感情。可以说,他把自己的生命、命运乃至灵魂,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时代,才让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让人读完之后热血沸腾,眼含热泪。

艾青的这种拳拳爱国之心,值得每一位小诗人去学习,并深化到内心中;他的爱国诗词,也值得每一个小诗人去细细品味,领略如何将个人与时代、个体与家国融合在一起并加于升华。

《我爱这土地》

【当代】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二、有感而发

爱国的情感是根植于人的内心之中,就像大树的根深深插入祖国的热土中一般;爱国的诗作应该是有感而发,就像大树的开花结果,都是因应时序而生。

如果天天在抒发爱国情感,那么容易流于喊口号,言之无物。

就像屈原被流放汉北和沅湘流域,目睹国家动乱在即,百姓生活困苦,才有在《离骚》中哭诉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正是对底层人民的关注,对贵族生活的抨击,让屈原千百年间让人始终怀念,他的死亡乃至促成了“端午节”的诞生。

52岁的杜甫饱受战乱之苦后,忽然听到官军在洛阳附近大败叛军,收复失地,顿时欣喜若狂,才有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欢快之语:“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而他的情绪,也深深感染了后人,让人明白:只有国家的强盛,才能维护国土的安宁,才能保护人民的安康。

1942年,诗人戴望舒在香港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被投入监狱,受尽严刑拷打,几个月后才获得保释。在抚摸着自己遍体鳞伤的身体,想到祖国河山又何尝不是这般伤痕累累,于是诗人饱蘸感慨,写下了如泣如诉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成为爱国主义诗词的一座高峰。

小诗人在创作爱国主义诗歌时,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情感“扳机”,即祖国的哪一个事件、哪一个画面、哪一个瞬间触动了自己,并去挖掘其深层的情感,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样的话,诗歌才能显得饱满、坚实,让人闻见文字的芬芳。

《我用残损的手掌》

【现代】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恨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三、言之有“理”

表达爱国的方式有许多,诗歌是其中的一种。

同样地,在诗歌中表达爱国之情的方式,也有许多种:

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对国家、对人民、对党炽热的情感,这种情感如同太阳从云层喷薄而出;如瀑布从山谷奔腾而下,自由奔放,难于克制。

借景抒情: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壮丽景色,油然而生热爱的情绪;或者是从四季轮回、花开花落等自然景象中读出中国的美好与壮观,诉说对祖国的深深爱恋之情。

借事感慨:从中国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比如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扶贫攻坚、乡村巨变等,表达生在中国的自豪感,抒发“今生不悔入华夏”的感慨;

以史抒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留下了璀璨的文化遗产,以及无数动人的故事。通过以史为鉴,古今对比,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景仰之情,以及对于今天美好生活的感恩与感怀;

……

当然,能够激发爱国情怀、产生创作冲动的理由还有很多。

中国诗歌学会主席、小学生诗歌季评委杨克老师,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我在一颗石榴里看见了我的祖国》。在这首诗歌作品中,杨克老师将祖国比喻成了石榴,将人民比喻成了石榴籽,角度独特,情感真挚,感动了许多人,被成千上万的人所吟诵,网络点击率动辄过百万,成为诗歌在网络时代流传的一个奇迹。

爱国题材的诗歌作品,主题宏大,内容深刻,对于涉世未深的小诗人而言,要写出精彩是相对有点难度的,需要抓住合适的角度,最好是能够以小见大,从身边的小事中寻找中华之美,从身边的人群中发现他们的爱国之心,从而写出真实,写出生动,尽量避免“小马拉大车”的情形。

《我在一颗石榴里看见了我的祖国》

【当代】杨克

我在一颗石榴里看见我的祖国

硕大而饱满的天地之果

它怀抱着亲密无间的子民

裸露的肌肤护着水晶的心

亿万儿女手牵着手

在枝头上酸酸甜甜微笑

多汁的秋天啊是临盆的孕妇

我想记住十月的每一扇窗户

我抚摸石榴内部微黄色的果膜

就是在抚摸我新鲜的祖国

我看见相邻的一个个省份

向阳的东部靠着背阴的西部

我看见头戴花冠的高原女儿

每一个的脸蛋儿都红扑扑

穿石榴裙的姐妹啊亭亭玉立

石榴花的嘴唇凝红欲滴

我还看见石榴的一道裂口

那些餐风露宿的兄弟

我至亲至爱的好兄弟啊

他们土黄色的坚硬背脊

忍受着龟裂土地的艰辛

每一根青筋都代表他们的苦

我发现他们的手掌非常耐看

我发现手掌的沟壑是无声的叫喊

痛楚喊醒了大片的叶子

它们沿着春风的诱惑疯长

主干以及许多枝干接受了感召

枝干又分蘖纵横交错的枝条

枝条上神采飞扬的花团锦簇

那雨水泼不灭它们的火焰

一朵一朵呀既重又轻

花蕾的风铃摇醒了黎明

太阳这头金毛雄狮还没有老

它已跳上树枝开始了舞蹈

我伫立在辉煌的梦想里

凝视每一棵朝向天空的石榴树

如同一个公民谦卑地弯腰

掏出一颗拳拳的心

丰韵的身子挂着满树的微笑

如果你对于诗歌创作有迷茫,渴望获得指点,欢迎参加诗歌公益指导课程!

诗歌公益课程中,将有专业的老师进行优秀诗歌赏析,对诗歌主题进行剖析,同时传授童诗创作的技巧。

▲一键点击图片 领取公益课程上课“密钥”

【点评导师】无意归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