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美师生用3D技术“点亮”百座红色地标

南方+ 记者

7月13日,由广州美术学院与越秀地产联合主办的“百年红图 点亮坐标——百年百座广东红色建筑展”在广州国际金融中心IFC首层开幕。

创作团队与学院参会的党员师生合影。

创作团队与学院参会的党员师生合影。

本次展览是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举办的建筑展。展览采用“党史+科技”的理念,以百年百座广东红色建筑为切入点,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全景再现广东红色坐标,立体呈现中国共产党在南粤大地的光辉历程。展览持续到7月26日。

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表示,回顾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的百年历史,是党团结带领广东人民艰辛探索、铸就辉煌成就的奋斗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广东落地生根的探索史,是广东党组织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经受各种风险考验而发展壮大的建设史。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的百年光辉实践,还留下了遍布南粤大地的红色建筑。“这些建筑是历史的直接见证,也是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和伟大革命精神的载体。”

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致辞并宣布开幕。

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致辞并宣布开幕。

“过去,许多红色建筑展览都是以图文方式展出,我们希望结合自身专业优势,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挖掘建筑背后鲜活的历史事件,将红色建筑的风采鲜活地呈现给大众。”创作团队执行策划、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专职副书记钱缨介绍。

活动期间,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组织过百位师生,根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10条“广东省建党百年百条精品红色旅游推荐线路”,走遍广州、东莞、中山、佛山等十多个市县,探访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100座红色经典建筑,包括杨匏安旧居陈列馆、仁化双峰寨、彭湃故居、汕尾市海丰县红宫、红场旧址等,并从中遴选30座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运用3D打印技术再现。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师生们考察的红色建筑,既有民居、骑楼、祠堂、纪念碑、碉楼,也包括部分当代博物馆等公共建筑。从测量、拍摄到建模,学院师生每一步都亲力亲为。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的讲师王擎博士介绍,为了还原红色建筑的3D模型,团队采用了先进的三维扫描测绘技术,以数字点云的方式纤毫毕现地进行复原,并为建筑现状建立了测绘数据库:“这些环节都需要同学们扎实的专业图纸绘制基础,还有对建筑艺术特点的深入了解。”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在筹办展览的半年时间里,师生们克服了疫情与酷暑带来的种种困难。为确保最终提供建模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他们还翻阅地方相关典籍,与党史专家深入交流,重走先烈们的红色足迹。“我们过去对红色历史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课本中,这次活动让我们近距离地触摸到历史,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与传承红色精神的决心。”展览举办前,来自2019级环境艺术设计四班的谢晓兰同学,刚刚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同学们对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并不陌生,但他们经过亲身走访,才得知这里正是‘刑场上的婚礼’轰轰烈烈的发生地,留下了血祭轩辕亭这座见证物。”钱缨表示,这些90后、00后学生虽然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但实地调研让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为了新中国的建立,革命先烈付出了怎样的牺牲。

血祭轩辕亭。

血祭轩辕亭。

展览现场运用了现代化光、声、电等多媒体技术,让市民朋友置身展厅内,可以触摸到红色建筑背后的烟火岁月和光辉历程。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李劲堃表示,广州美术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美术教育转型的标志性艺术院校,为新中国的美术教育与设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次展览是广州美术学院发挥专业特色,献礼建党百年的一次创新尝试;也是广州美院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体现了新时代广美人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初心使命。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李劲堃致辞。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李劲堃致辞。

主办方介绍,本次展览为系列展览的首站,后续将在珠三角其他城市陆续展出。展览团队期待,这次活动3D复原的百座红色地标,未来可以通过小程序应用在电子地图上,并结合相关的图文影像,方便市民游客更深入了解文物建筑背后的红色故事。

【记者】杨逸

【实习生】吕婉莹

【图片】主办方供图

编辑 冯颖妍
校对 牟元凯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