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通】佛山禅城:肠癌早期,可能有这些症状

禅城区人民医院
+ 订阅

痔疮的痛,很多人都经历过。但是,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经常会听到“便血很可能是结肠癌”“痔疮会诱发结肠癌”。这些说法是正确的吗?

佛山市禅城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王福泉解释,痔疮并不会诱发结肠癌,但如果出现便血就要注意了,大部分的结肠癌都有便血症状。如遇持续性便血,建议市民尽快到医院检查,以确定便血到底是痔疮还是癌症引发。

反复便血一年,一查原来是癌症

一年前,47岁的李先生发现自己有便血情况,一开始,他以为是痔疮,并不在意,而且觉得这是难言之隐,不想去医院检查治疗。随后,他就一直在药店买药回家自行上药。但李先生便血的情况时好时坏,尤其最近两个月,便血更加频繁也更加严重。

无奈之下,李先生来到禅城区人民医院消化科就诊。医生在为李先生进行肛门指检时发现,直肠近肛门处可以触及肿物,质硬,指套有鲜血,便立即安排李先生进行肠镜检查。

检查后,医生确诊李先生患上了直肠癌,需要马上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后,李先生虽然暂时保住了生命,但以后需终生挂着粪袋。

“如果李先生1年前来就诊,可能不至于发展到现在肛门不保。”王福泉说,很多结直肠癌患者出现便血等症状时,会误以为是痔疮等其他疾病,从而延误治疗时机,最终不得不进行外科手术,部分直肠癌患者需要切除肛门,有的患者甚至性命难保。

结直肠癌常见症状,一般不典型

王福泉介绍,大便出血俗称便血,是结直肠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多呈鲜血或暗红色血液。排便习惯改变同样是直肠癌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仅排少量的血液及黏液便,多伴持续性肛门坠胀感及排便不尽感,大便常变细、变形,甚至排便困难。

其中,右半结肠癌常表现出腹部肿块、贫血、腹痛、全身乏力与消瘦等症状。腹痛亦是右半结肠癌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之一。而便血是左半结肠癌最常见的症状,约占75%。常表现为粪便表面带有暗红色血,易被患者发现而引起重视。也可出现黏液便或黏液脓血便。

肿物脱出也是结肠癌常见症状,这是指肛缘有肿物隆起或肛管直肠内肿物脱出肛门外,有的便时脱出,便后能自行回纳入肛门内;有的则便后不能回纳或经常性在肛门外。很多人会把它当成痔疮,其实很多疾病都有可能引起肛门肿物脱出,例如直肠息肉、直肠肿瘤等。

在多数人看来,腹泻不算个病,但事实上,长期不愈的腹泻背后,可能隐藏着大肠、胃、肝及胰腺四个部位的恶性肿瘤危险。1/4大肠肿瘤患者存在腹泻症状,有此症状后,一定要及时就医。

40岁以上高危人群,建议定期做肠癌筛查

由于结肠癌的症状并不非常典型,不少患者容易把早期结肠癌的症状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结肠癌也是一种很容易被误诊的癌症。

《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结直肠癌死亡人数约28.6万,相当于每2分钟就有1人因肠癌死亡,肠癌在40岁—50岁后发病率显著上升,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发布的《直肠癌筛查指南》指出,年龄是结直肠癌的最重要风险因素,94%的病例集中在45岁以上人群。

有统计显示,结肠癌的平均误诊率为41.5%,其中青年人结肠癌的误诊率更高达72.8%。结肠癌在出现症状后1个月内确诊者仅有8.8%—10%,3个月内确诊者占25%,6个月内确诊才占64.3%。因此,早期检查、早期治疗是避免结肠癌唯一有效方法,我国提出的口号是“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

王福泉说,在我国40岁以上且有以下情况属于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均需定期做肠癌筛查:

1.有痔疮和长期便血;

2.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3.有慢性腹泻,持续超过3个月;

4.经常发生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

5.有慢性阑尾炎、大肠息肉、炎症性肠病、胆囊炎或已切除阑尾和胆囊者;

6.长期精神抑郁、近三个月体重明显下降的人;

7.肥胖者患肠癌的风险高于体重正常者。

与其他癌症不同,结直肠癌的形成需5年—10年时间,这给了我们早期发现的机会。肠癌是所有消化系统肿瘤中最好“治”的,结直肠早癌及时治疗五年生存率高达90%,晚期治疗五年生存率只有12%。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45岁—74岁人群中每两年进行大便潜血检测;40岁以上的人群,最好每5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如果有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型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大肠腺瘤性息肉等患者,最好每1年—2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

肠镜是肠癌筛查的“金标准”,通过肠镜检查就能及时发现息肉或者早癌,并镜下治疗。当然,并非切除肿块和息肉就完事了,治疗后应注意随访复查,以防复发。在我国,由于结肠癌多见于40岁以上的患者,建议40岁以上的人士,即使无症状也要做一次肠镜检查。

预防结肠癌的方式也很简单,王福泉表示,市民只需要调整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优化饮食习惯,以高纤维饮食为主,避免高脂肪饮食。再配合适当锻炼,就可以有效预防结肠癌。

禅城融媒体中心 曾雪莹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