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碳中和”,微藻固碳、干冰转化项目在广东开建

南方+ 记者

7月13日,深汕特别合作区碳中和示范基地微藻固碳暨干冰转化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华润电力海丰公司举行。项目落地后可实现对二氧化碳资源的有效利用,推进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深度减排,助力大湾区能源转型、绿色低碳发展。

碳捕集技术测试中心

碳捕集技术测试中心

据介绍,该项目依靠华润海丰电厂的碳捕集测试平台,该平台是世界第三个、亚洲首个多线程、多技术并行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的测试平台,每年可捕集2万吨二氧化碳。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目前唯一能在利用化石燃料的同时,大幅度减排二氧化碳的技术。”广东润碳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胡黎明介绍,而通过研究微藻固碳、干冰转化等,可以提升对捕集后二氧化碳资源的有效利用。

此次微藻固碳项目投资约500万元,“项目邻海,有利用二氧化碳进行海水微藻养殖的天然条件,项目初期将开展固碳藻种选育、固碳微藻养殖技术等。”胡黎明介绍,微藻固碳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将大量二氧化碳转化为生物质的过程,微藻的固碳能力是森林的10-50倍,每年由微藻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占全球二氧化碳固定量的40%以上,同时它还能净化黑臭水体。

而干冰转化项目,则可每小时生产1吨干冰,干冰作为火电烟气二氧化碳的再利用,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同时干冰用于食品、植物保鲜和工业清洗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大,将实现二氧化碳的商业化利用。

“微藻固碳、干冰项目对推进CCUS商业化进程和碳减排意义重大。”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项目是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延伸,为烟气二氧化碳减排的商业化运行和降低生物固碳的技术经济成本提供经济可行的技术路线选择。

据介绍,项目建成后将不断推动CCUS技术全产业链的工程示范,未来还将结合碳捕集测试平台建设经验、技术筛选等,探索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技术应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碳捕集技术研发与产业创新基地。

【记者】张子俊

【通讯员】陈昊

编辑 李卓
校对 刘珺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