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东莞“最美”医护⑦|卢国樑:一事精致,便能动人

健康东莞
+ 订阅

下午3点,卢国樑刚做完一台手术,这是他这天做的第三台手术。同事们都知道他的习惯——手术台边除了手术指令,卢国樑很少说别的。这是因为,骨科手术是外科手术中最“费力”的手术,而脊柱外科手术因为解剖复杂、邻近大血管和神经,更是需要专心和精准的操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否则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一件事,做到极致,就能有所成就。”作为东莞地区脊柱外科的开拓者和领头羊,多年来,卢国樑潜心钻研,完成了大量脊柱疑难病例的诊治及手术治疗,成为患者最信任的医生。如今,他依然坚持每天早上7点到医院,下班后也孜孜不倦地吸收骨科先进诊疗技术。

无惧挑战

31年主刀脊柱手术过万例

医生,一生。医生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治病救人。

作为地道的东莞人,卢国樑1990年于广州中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东莞市中医院临床工作,从事骨伤科至今30余年。

从小就动手能力很强的他,很快就适应了医院的工作。改革开放初期的东莞,处处是工厂和工地,交通繁忙,创伤病人很多,创伤救治非常忙碌,有时值班会有通宵的急诊手术,这为他的骨科治疗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了知名的骨科创伤和关节科医生。

但是,当年的东莞脊柱外科救治水平很低,仅能处理一些脊柱创伤的救治,对于脊柱退变的治疗仍然是空白,大部分患者都转到广州治疗或请广州教授来东莞帮助治疗。面对业务发展的需要,医院决定派人外出进修学习。这对他来说,恰逢机遇。在到上海等地学习回来后,第二年,医院开始分科,成立了独立的脊柱科。

卢国樑从此一心一意钻研脊柱外科技术,并率先在东莞地区独立完成颈椎、胸椎、腰椎退变手术,彻底改变了东莞地区同类患者需送广州治疗或请广州等外院教授来东莞手术的历史;此后,他又在东莞地区率先引进和开展椎体成形术、颈椎前后路手术、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和脊柱微创术式等治疗技术。

“最开始的工作,其实很轻松!”卢国樑说,当时医院的脊柱患者并不多,很多人直接选择广州、香港等地进行骨科手术治疗。万事开头难,随着脊柱外科工作的一步步展开,脊柱患者一个个得到有效的治疗,名声也一步步打响了。目前,该院“脊柱微创”已经是东莞市的名牌科室,在大湾区更是赫赫有名。

不断探索,孜孜不倦。近年来,卢国樑完成了大量脊柱疑难病例的诊治及手术治疗,成为东莞脊柱外科的开拓者和领头羊。

卢国樑每天的工作排得满满当当:早上7点就到医院上班,查看资料、准备手术;8点交班,科室晨会后对疑难杂症进行分析,指导下级医生工作,安排好第二天手术;9点到手术室,便是一台接一台的高难度手术,最高峰时一天5台,日常2、3台。经常,从手术室出来后,外面已经是万家灯火;而晚上还经常有学术会议,这是大家互相交流经验、学习提升的时刻。

“从来没担心过早晚高峰塞车问题。”卢国樑笑着说。对手术力争完美的他,工作起来对窗外的一切一概不知。

至今,卢国樑已主刀完成各类型脊柱手术超过1万例,患者来源遍及珠三角及港澳地区和其他省份,东莞市中医院脊柱外科成为了东莞地区的品牌科室。

巧手解忧

守护患者“第二生命线”

脊柱是人类身体的“顶梁柱”,担负着承重和传导的作用,参与着人体的运动和平衡,更保护着心、肺、肝、脾等内脏器官。因其重要性,脊柱被称为人体的“第二生命线”,一旦出现问题,将造成严重后果。

在骨科手术中,脊柱因临近大血管、神经,解剖关系复杂,手术难度是最顶尖的,患者面临的身心问题也更多。在日常的工作中,卢国樑经常跟年轻医生说,要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全身心为患者着想,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临床治疗,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

这一天,一位50岁的患者因为椎间盘突出前来就诊,需进行椎间盘摘除术。但患者及家属因害怕术后复发,不愿意接受简单而微创的手术,要求进行融合终极治疗。

考虑患者年纪不算太大、椎间盘突出虽然明显但脊椎退变情况不算非常严重,卢国樑建议患者选择单纯椎间盘摘除的治疗方案。面对患者及家属的疑虑,卢国樑耐心、详细地跟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分析,列明利弊,道清缘由。最终,患者接受了卢国樑的方案,手术顺利完成并康复出院。出院后,随访1年未复发。

一位18岁的女孩,患上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5年,对个人的体态外表造成了极大困扰,多处就诊但治疗效果甚微。卢国樑为了减轻女孩对手术的恐惧以及对手术疤痕、效果的忧虑,术前不仅对她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还多次与同事进行术前手术方案的讨论规划,追求最小的手术切口、最少的创伤、最佳的治疗效果。

经过周详的准备,手术顺利完成,女孩恢复良好,对手术矫形效果非常满意,康复出院后恢复了正常学习和生活。

众多的患者慕名而来。卢国樑始终秉承医者仁心,尽力为患者解除病痛,回报患者的“生命之托”。

“医学是呵护生命的科学,医生更需要工匠精神。我对脊柱外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一定要尽力做好!”卢国樑说,干一行,爱一行,患者的信任和依赖就是他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

潜心钻研

积极推动专科快速发展

从业31年,卢国樑与医院的事业共同成长。如今,医院骨科从1个科发展为8个科,分工越来越细致,骨伤科研究中心大楼正在规划建设之中,东莞及周边地区的居民日益得到更好的医疗健康服务。

国际尖端技术在医院落地、生根、发芽。随着“中德脊柱交流中心”揭牌,德国的骨科专家来到东莞,不仅与东莞的骨科医生们共同坐诊、手术、查房、交流,还为东莞市民解答脊柱病症的疑难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诊疗水平。

“骨科是一门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的学科,需要不断学习。”卢国樑说,科室紧跟最先进技术,将学习成效惠及于民。

作为大骨科主任、中医骨伤科学学科带头人,这些年来,卢国樑积极带领医院骨伤科团队完成了“十二五”国家级重点专科的创建,使东莞市中医院骨伤科成为东莞地区骨科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专科。之后,他再次带领团队成功申报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骨伤科。

在医院的支持和卢国樑的推动下,东莞市中医院骨伤科牵头全市30余家公立、民营医疗单位组建了东莞市骨科联盟,促进了地区内的学术交流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在现有的成果基础上,卢国樑还有新的谋划:借筹建骨伤科研究中心之机,他还想成立东莞市骨伤急救中心,申报国家级的骨科区域治疗中心,使东莞市中医院骨伤科成为医院的“金字招牌”和东莞地区骨伤科学科龙头。

“骨科有很多急症。例如老人家摔伤了髋关节,如果能得到迅速地处理,及时置换人工关节或固定,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了,就不会有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说法。”卢国樑期待,这样的一个急救中心成立后,完善好入院流程和人员设置,能让更多急症骨伤患者带来便利。

认真细致,甘于奉献。如今,卢国樑每天奔忙在临床一线,用精湛的医术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记者】欧雅琴

编辑 毛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