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殡仪馆工作21年,奉献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由于传统偏见,朋友逐渐疏远、亲友结婚不敢去贺喜。然而,他坚守“干一行爱一行,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初心,坚持做本职岗位上的作为者,一步步探索,创新开设化妆、整容等180多项服务,获得了广泛认可,先后荣获“全国殡葬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省殡葬管理工作先进工作者”“广东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他便是河源殡仪馆党支部书记、馆长黄伟良。日前,黄伟良获评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创新开设殡葬服务
“如果能让每个生命最后的旅途走得平安,我觉得这份工作很神圣、很崇高。希望用自己的奉献和付出,让生者减少痛苦,让逝者安息。”黄伟良说。
黄伟良进入河源殡仪馆工作之初,该馆的殡仪服务几乎一片空白,连简单的遗体化妆条件都不具备。在多数人看来,给逝者整容,意义也不大。
但黄伟良却不这么认为。“让逝者体面离去,让生者足以慰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他说。
为更好地服务办丧群众,黄伟良通过自学丧葬心理学、礼仪服务等,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整容时,我们把逝者当作亲人,我们不仅仅是在工作,还是在替丧属向逝者表达哀思。”黄伟良说。
多年来,黄伟良带领全馆干部职工,一步步探索创新,大力推进新时期河源殡葬改革工作,开设了化妆、整容、守灵、“云祭扫”、鲜花祭拜、丧礼策划等180多项服务,尽力满足逝者家属需求,获得了广泛认可。
黄伟良还坚持不懈推广殡改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丧葬观念,把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与倡导厚养薄葬、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相结合,通过推广生态葬等节地葬法,对实行生态葬等节地葬法予以奖励,培育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点、群众基础的殡葬行为规范。
在黄伟良的带领下,河源殡仪馆在逝者家属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昔日的“老馆”,如今建设成了现代化省二级殡仪馆。
全身心投入战“疫”
“任务再变,我们的精神不会变。遇到困难时,必须站在队伍最前沿;遇到挫折时,要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去迎接挑战。”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黄伟良信念坚定。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冬季正值殡葬行业繁忙的季节,殡仪馆成了病菌传染的高危场所。
黄伟良迅速召集殡仪馆干部职工,组织支部班子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防控应急预案。同时,成立由15名干部职工组成的疫情防控及遗体处置先锋队,管理制度、卫生防护制度、宣传工作方案很快建立,一大批防护用品也准备就绪。当时,在上级没有统一部署安排的情况下,河源殡仪馆在全省率先启动快速有力的防控措施——殡仪馆暂停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疫情初期,部分殡仪馆干部职工“谈疫情色变”,为打消大家顾虑,黄伟良坚守岗位,每天穿梭在遗体安检登记、遗体火化车间,消毒喷洒,严格要求保洁人员每天3次消毒,冷藏间夜间开启紫外线杀菌灯、对每具遗体都要进行严格消毒后方可进行殡葬服务,确保河源殡仪馆没有出现疫情感染情况。
黄伟良还及时调整策略,制定应急演练活动方案,带领干部职工研究学习相关工作指引,组织开展疫情遗体处置应急演练活动,演练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和大家反复研究完善,确保各项防控措施精确到点,落实到位。在黄伟良的带领下,全体干部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战“疫”一线。
话初心
“这份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我只是做了自己的分内事:恪尽职守,干一行爱一行,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记者】 黄敏立
【通讯员】 黄凯 欧阳海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