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遍野的沉香树,一棵棵碧绿青翠、蓬勃向上,美翻了村庄,乐坏了村民。沉香苗培育基地,放眼望去,一片嫩绿填满了视线,香农在基地劳作,面对长势喜人的小树苗其乐融融。这是记者日前在电白区观珠镇沙垌村看到的一番充满“钱途”的景象。不仅是沙垌,记者走在观珠河垌、合利等村庄的村头巷尾、房前屋后都可以看到“摇钱村”——沉香。
俯瞰观珠镇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沉香产业已成为茂名市和电白区一张靓丽的名片。电白荣获“中国沉香之乡”称号,而观珠镇则是电白沉香产业的主阵地,近年先后被省评定为“沉香专业镇”和“沉香特色小镇”。观珠镇委、镇政府紧紧把握机遇,凝聚社会各界力量,结合现时期沉香产业发展的实际,以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全局谋划,积极推动沉香产业发展。该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以沉香产业为依托,加快瑜丰沉香创意文化产业园、沉香温泉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之好心文化楼建设,深入挖掘汪氏宗祠、沉香山的历史人文价值,打造集现代、古典、风情于一体的中国沉香特色文化旅游小镇,助推乡村快速振兴。
沉香历史悠久 产业基础扎实深厚
电白沉香历史悠久,产业基础扎实深厚,历史可以追溯到冼夫人时代。据史料记载,冼夫人带兵出征时,众多将领士兵都会随身携带一个装有沉香粉末的战地香囊,在受伤后便涂上沉香粉,有消炎止痛、加快愈合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如白居易“兰偷荀令香”、李商隐“十里送衣香”等美丽典故传说。
漫山遍野沉香树
自古以来,沉香就是一味珍贵药材,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中成药和方剂中,具有行气镇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等功效;此外,沉香还是高级香品的基础香料,以及可被加工成工艺品,具有收藏鉴赏价值。如今,沉香以及沉香衍生产品越来越丰富,在化妆、日常用品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在整条沉香的产业链上,有超100多种产品,主要分为七大类:沉香医药、沉香日化用品、沉香美容化妆品、沉香装饰品、沉香烟酒、沉香燃香、沉香食品。
沉香特色产业 成奔康致富“摇钱树”
走在观珠镇街,沉香门店随处可见;走在乡间,香农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走在沙垌沉香街,各种沉香产品生产加工、直播带货、打包装发货的繁忙景象更是随处可见。观珠是电白区沉香种植面积最大的镇,目前种植沉香面积8.8145万亩,种植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被称为“中国沉香第一镇”。
魏华龙,观珠沙垌人,他在观珠镇商业街上经营一家沉香批发商铺。然而谁也没想到,这家仅有30多平方米的店铺,一个月销售额高达70多万元。
“我们店铺长期雇有10多人干活,每天工资160元至180元,基本上都是本地的农户,算是带动当地人就业了吧。”魏华龙说,为了满足发展需求,最近新厂开始生产运作,会带动更多的村民就业。
观珠镇沙垌村,是电白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沉香集散地。目前,该村有沉香育苗场350多个,沉香种植面积6000多亩。村内建有占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的沉香交易市场(沙垌沉香城),以及一条长度为1公里的沉香文化街。然而,就在这短短1公里的街道上,却有着超320家的沉香产业相关店铺、作坊或工厂。韵香居、棋香居、沙垌老香厂……记者在沙垌沉香街看到,以“香”取名的店铺琳琅满目,沉香老店比比皆是。
“我们厂长期雇有70多个工人,每个月要给工人发25多万元工资,很多员工是家庭式做工,即拿料回家做,既可以料理家务,又可以挣钱养家。”沙垌沉香街的温氏佛珠总厂老板如是说。
电白区委书记谭剑锋到观珠镇调研沉香产业
据沙垌村委干部介绍,沉香街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无论是沉香材料,还是沉香精油、沉香线香、沉香茶、沉香佛珠链等产品,抑或是沉香包装、配套使用工具等沉香产品在这里几乎可以买到。沉香文化街从业人员达4000多人,且大部分是当地村民,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现在都回到了家乡从事沉香行业。
坚持党建引领 做好“党建+产业”文章
2021年,观珠镇党委提出了“1+5+6+7”发展理念。以党建引领发展特色产业,发挥资源、产业等5个优势,实现把集现代、古典、风情三位一体的中国沉香文化特色旅游小镇做起来,把沉香产业和南药种植旺起来等6个“起来”,完成干部职工作风建设整顿年、一村一品振兴年等7个“年”。
“我们深深意识到产业兴旺起来是实施发展理念的关键,所以专门成立了观珠镇沉香特色产业发展中心,由镇党委直接领导指挥,负责协调组织、指导服务本地沉香产业发展。”观珠镇党委书记黄凤明表示,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抓书记、强支部、严考核三措并举。
电白区沉香文化发展座谈会在观珠镇召开
观珠镇坚持做好“党建+产业”文章,以加强基层党建为引领,鼓励广大农村以“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把全镇56个沉香专业合作社的党员社员纳入当地党支部,在电白区沉香省级现代产业园成立了党支部,形成“党委指挥支部、支部引导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良好局面。同时以严导行,继续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制度,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意识。
发挥五大优势 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观珠镇何为“沉香专业镇”“沉香特色小镇”?这是其交通、资源、产业、人才、技术五大优势在助推。充分发挥这五大优势,是观珠打响沉香“品牌”的关键一招。
交通优势。观珠是电白区中部一颗闪亮的明珠,该镇交通便捷。深茂铁路电白东站设在观珠,在建的广湛高铁横穿该镇。沈海高速在观珠现有一个出口,沈海高速扩建后将增加观珠镇沙垌出口,与汕湛高速无缝接驳也为观珠交通带来极大便利。此外,还有国道、省道、县道及各乡镇组成的公路网四通八达。便捷的交通网络将为观珠沉香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资源优势。观珠镇总面积189.62平方公里,是电白区面积最大的乡镇。该镇为低山丘陵地区,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农业大镇,且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沉香种植,土地、气候资源相当丰富。
产业优势。观珠镇已形成了沉香、小耳花猪、南药三大特色产业。在沉香产业规模最大的沙垌村委会打造“沉香书记”;小耳花猪重要产地的大榕村委会打造“花猪书记”;有大型南药基地的合利村委会打造“南药书记”。让村党支部书记为产品代言,压实责任,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村支书对接市场、走向市场,拉动特色产业发展。
人才优势。观珠有3万多人从事沉香产业,遍布全国各地。广州、中山、东莞、海南等地沉香行业的领头人都是来自观珠。把本地籍沉香业界专业人士邀请进入观珠镇沉香特色产业发展中心,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集中会议,集思广益,谋划本地沉香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当地独有的人才优势。
香农在沉香苗圃劳作
技术优势。生长快、结香多的奇楠沉香嫁接技术是观珠首创发明,普通沉香需要十多年才能结香,而观珠的奇楠沉香只需3年便可结香。此外,观珠本地沉香的育苗、种植、加工、取香工艺也是行业领先水平。
聚力八大抓手 推动品牌全面升级
观珠镇党委深切认识到,树立良好的品牌是沉香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为打造更闪亮、更恒久的观珠沉香品牌,观珠镇着力八大抓手,推动本地沉香品牌全面升级。
加强名贵沉香品种母树保护力度。今年3月,电白区委书记谭剑锋在观珠调研时强调,观珠要加大名贵沉香品种母树的保护力度,全面掌握奇楠沉香母树的数量和生长情况,合理掌控名贵沉香种苗的流转,确保珍贵沉香品种的质量和正常繁殖。
加大沉香药食产品开发力度。加快引进国内知名中成药生产企业及科研机构,培育沉香深加工高新企业,开展沉香“食药同源”价值研究。着力开发沉香精油提炼加工、生物保健、中药饮片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切实把沉香产品做强做尖,为沉香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已有相关药企意向落户观珠。
加快制定沉香行业相关标准。促进本地沉香原料及其直接加工制品质量治理的规范运作,切实保障企业、从业者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产业链全流程要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从种子到成品,要明确技术规范、市场价格规范。
加工沉香原木
此外,加快整合各方沉香资源力量,打造全国最大的优良种苗种植基地、打造全球最大的沉香种苗科研和输出中心、打造世界级沉香产品交易中心、开发沉香特色观光旅游生态康养产业等方面都在着手大力推进。
打造九大平台 融合产业集群发展
为构建观珠沉香产业全链条,真正实现观珠沉香产业化,观珠镇全力打造九大沉香平台。以瑜丰沉香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主要依托,以沉香温泉为特色,再以沉香山、沉香文化酒店、沙垌沉香文化街、观珠特色沉香路、世界级沉香交易中心、奇楠苗圃科研中心、沉香质量检测中心等平台为补充,构建集苗圃、种植、生产、销售、科研、检测、博览、旅游、康养于一体的沉香产业全链条,全面提升沉香特色小镇沉香文化氛围,增强本土沉香产业竞争力。
“这是纯露提取、这是蒸馏法提取……”“这里是闻香室,这里是沉香产品的展览区……”茂名市瑜丰沉香创意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全君带领记者参观沉香精油加工厂和沉香博物馆时,分别介绍了沉香精油萃取设备、现代化工艺和博物馆功能规划。
据悉,瑜丰沉香文化创意产业园是电白区沉香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园区,坐落在观珠镇大榕村委会,项目已于2019年4月动工,计划于2022年4月竣工。目标是打造一个承载沉香文化主题,整合产业、文化、旅游、康养的特色产业园区。目前,产业园正在着手准备申报沉香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在观珠镇街中心地段有一幢23层的建筑已封顶,这是沉香文化中心酒店。沉香文化中心酒店是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立项建设的一个集沉香展览、销售、研发、交流为一体的沉香文化中心交易商住酒店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8000多万元,用地1988.29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7786.3平方米。
瑜丰沉香文化创意产业园里建起了沉香精油加工厂
记者了解到,观珠沉香温泉已顺利进入征地阶段,观珠沉香种植培育能手纷纷认捐用于沉香路绿化的沉香树苗,拟打造成为既有经济效益、绿化美化,又具有宣传沉香文化作用的特色沉香路……其他平台项目也正在紧锣紧鼓扎实推进,观珠掀起产业建设大热潮。
“接下来,观珠镇将大力推广‘品牌、品质、品味、品德’的经营模式,推动沉香产业实现‘产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目标,让沉香完成‘从家业变企业,从企业变产业,从产业变事业’的转变。”黄凤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把沉香产业和沉香文化高度融合,建立“产业+旅游”“产业+乡村振兴”的模式,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国沉香特色文化旅游小镇,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
文/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俊明 张海锋 通讯员 刘炳武 梁文华 李峰
茂名发布编辑部
编辑:钟镇聪
初审:柯柱基
审核:杨永新
来源:茂名日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