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楼道加装“爱心扶手”、升级改造路灯、消杀蝇蚊虫、推动小区微改造进度……一件件微实事在桂林社区“开花结果”。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鹤山市沙坪街道桂林社区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用好党员代表、“志愿楼长”等先锋力量延伸触角,全覆盖式地听取群众心声,发挥党建共同体“大党委”的工作优势,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优化党群联席机制
让群众心声搭上高速“顺风车”
桂林社区将走访联系群众、倾听民众心声融入到工作日常,与群众形成良性互动,充分整合各级治理力量,构建起“家门口式”为民服务格局,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发挥党员、楼长“社区管家”作用,组织68名志愿楼长、58名居民代表分别深入8个小区、324个楼梯,打造网格化的“神经末梢”和“传声筒”。
今年4月,桂林社区将每季度一次的党群联席会议升级为每月一次,推动党建共同体进驻单位、党员代表、志愿楼长代表参与社区治理更深一层、接收群众心声更快一些、解决群众难题更进一步。
志愿楼长、党员代表积极建言献策
志愿楼长、党员代表每月召开一次“我为群众办实事”党群联席征求意见会,对收集的群众需求和建议,及时汇总研判、分类梳理,制定“实事菜单”。4月至今,桂林社区党委接收居民需求建议17条,已完成处理15条。
桂林社区发挥“上联下组”作用,广泛联系进驻单位和上级部门,推动部门认领民生实事、志愿者“接单”,多方合力办好了一批群众呼声高的民生实事。
搭好服务平台
联动作为聚力民生“大保障”
在公租房楼道安装扶手
在6月的党群联席会议上,有志愿楼长反映桂北邨、富华邨的公租房里老年人较多,上下楼既吃力又危险,希望为这些公租房安装扶手。这需求很快就被鹤山市住建局认领。
富华邨、桂北邨等环境优美的小区公园深受群众欢迎,但有居民反映灯光照明不足,晚上活动很不便。桂林社区及时联系鹤山市路灯公司,增设照明灯饰,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安全保障。
车位紧缺是开放式小区的“通病”。在前期车位划线的基础上,桂林社区结合志愿楼长的建议,与城管、交警等多个部门沟通,优化小区车位布局,最大程度增加停车位。
多方实地考察
沟通共识为民办实事方案
作为社区“流动管家”,志愿楼长不仅对明面上的居民需要做到心中有数,隐藏在暗处的安全隐患也逃不过他们的眼睛。“现在入夏了,道路两旁的绿化芒果树都结果了,对行人有一定的危险,希望相关部门进行减果!”在座谈会上收集到这个意见后,鹤山市委组织部很快联动鹤山市政园林部门“认领”项目,对桂林苑、桂北邨和二小门前新鹤路的芒果树进行减果。
对绿化芒果树进行减果
自从桂林社区党委优化完善“党群联席机制”以来,各个部门的资源和力量不断在社区凝聚,居民的需求建议真正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像增加小区便民摩托车停车棚和电单车充电桩建设、解决居民楼外墙生长“飞树”等问题,都在党建共同体进驻单位的参与下持续推进,更多令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正在书写……
专注需求“小切口”
让“小投入”惠及民生“小确幸”
在推进实事落地的过程中,桂林社区不仅始终对民生保障保持关注,更将办实事的视线落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以“小投入”专注需求“小切口”,推动服务“大变化”。
入夏之后,雨水增多,气温升高,蚊蝇虫繁殖迅速,成为了居民住户生活的“头号杀手”。一名有着果园管理经验的志愿楼长献出小妙计——蝇黏胶板。经过他多年工作的反复对比试验,一块单价1元左右的蝇黏胶板,有着不一般的灭蝇和灭蚊虫效果。桂林社区采纳了该建议,发动各个小区的志愿楼长在各自点位附近的树上挂上蝇黏胶板,大范围覆盖了公共空间的蚊虫孽生地,做到最大限度的诱杀苍蝇和蚊虫。蝇黏胶板设置后,周边的苍蝇蚊虫大大减少,效果喜人,整个灭蚊行动花费不过600元。
蝇黏胶板上粘满了蚊虫,稍作清理后还可以二次投放使用
夏天除了蚊虫多,雨水也多……在日常工作巡查中,桂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留意到,部分楼栋门口没有遮雨檐,一旦下雨,居民只能一边撑着伞一边找钥匙开门,很不方便。本着办好群众小事,提升服务质量的原则,桂林社区党委开展走访排查,在请示上级党组织和征求有关住户同意的前提下,为辖区内八个楼道加设了遮雨棚,收到居民一致点赞。
在楼栋门口安装遮雨棚
桂林社区北秀苑属老旧小区,便民硬件设施缺乏,好多老人因身体原因不能外出较远地方活动,经常聚在60号楼下谈谈家常说说笑。近期,老人们向社区党委提出,想在60号附近增加雨棚。桂林社区党委坚持从群众需求出发,为群众办好实事,计划在附近增设遮雨棚,把方便群众的好事实事落到细处。
修葺腐蚀水管、“保养”现有电动车充电棚……一件又一件群众的“烦心事”“关心事”被列入社区“民生微实事”清单,一件又一件得到实实在在的落实。
社区“两委”干部联合志愿楼长清理停车棚周边垃圾杂物
从收集民声,到提出建议意见,再到组织实施和检验成效,桂林社区党委用好“党群联席机制”,让相关部门和志愿楼长、党员代表共同参与到“民生实事”项目全过程,有力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切中居民生活中的“痛点”,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短短两个多月时间,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的“生活难事”和“关键小事”,让“微实事”见证了“大民生”,走出了一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好路子。
(来源:中共鹤山市委组织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