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模式开启,在家的“神兽”们是不是已经抱起手机快活地打起游戏啦?
然而,诈骗分子也盯上“暑期档”,将诈骗之手伸向毫无防备之心的孩子。近日,汕头一名小学生就遭遇了免费领游戏皮肤诈骗。
7月7日,10岁的小琪(化名)在社交平台上认识了一名陌生网友。随后,该网友将小琪拉进一个QQ群,并以免费送游戏皮肤为幌子发送微信付款码给小琪,让小琪用家长的手机扫码领取。
小琪信以为真,便使用父亲的微信多次通过扫描对方发送的二维码转账3.7万余元。
小琪的母亲发现小琪被骗后第一时间报警,但为时已晚。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不久前,还有学生掉进了红包返利骗局。
6月25日,中山学生小蓝(化名)被人拉进一个红包群。随后,一名群成员要求小蓝添加其为好友,表示可以单独给小蓝发红包。
成功添加为好友后,对方发来一个视频引导小蓝扫描陌生二维码,并在弹出的付款页面中输入指定金额58.8元进行支付操作。对方表示,该金额是虚拟代码,支付后不会产生扣费,还可返还588元的十倍红包。
▲嫌疑人利用商户二维码实施诈骗
操作后,小蓝却发现钱真的被扣掉了,随即追问对方。对方表示可用家长的手机进行验证操作,并引导小蓝进行视频通话。
在视频通话过程中,小蓝询问如何退款,对方却以此为由不断引导小蓝进行“扫码、输入虚拟代码并支付”的操作,导致小蓝家长的账户被扣1999元和9999元。
随后,对方向小蓝要了其家长的微信收款码,并提供了一个18888元的支付凭证,称7至15天后会有退款到账。
对此,小蓝要求对方快速退款但未果,方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于是报警,合计损失12056.8元。
接报警后,小榄警方迅速开展侦查工作,于7月4日抓获嫌疑人赖某。经审查,赖某如实供述了其将诈骗所得金额通过商户套现的事实。目前,赖某因诈骗被警方依法刑拘。
随着暑期的到来,针对学生的电信网络诈骗也随之进入高发期。以下这些骗局,家长和学生要注意防范。
网络刷单诈骗
骗子发布虚假广告,招聘兼职刷单员,以做任务赚佣金为诱饵,骗取受害者信任后再以缴纳“保证金”“风险金”等理由进行诈骗。
冒充好友诈骗
骗子盗取他人微信、QQ账号,以亲友住院需借钱周转为由骗取被盗账户好友的钱款。
低价购物诈骗
骗子在网络上发布低价买卖信息,引诱受害者进行线下交易,收钱后不予发货。
游戏交易诈骗
骗子以游戏交易为名,引诱受害者进入虚假平台交易,从而实施诈骗。
游戏代练诈骗
骗子以游戏代练为由,骗取受害者的微信或QQ账号,直接转走受害者微信或QQ账户里的钱,或利用骗取的账号冒充受害者向其好友实施诈骗。
充值返利诈骗
骗子开设福利群,声称为答谢广大网友充多少钱返多少利,利用受害者贪小便宜的心理,用小额返利为诱饵,骗取大额充值款后将受害者踢群“拉黑”。
网上求职诈骗
骗子利用学生想在暑假进行勤工俭学这一心理,在求职网上发布招聘暑期工的虚假信息,以缴纳“培训费”“保证金”等理由,要求前来求职的学生转账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厅哥提醒,涉世未深的学生对金钱的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而容易被诈骗分子所迷惑。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提高孩子的防骗意识。同时,尽量不要让孩子随意使用微信、支付宝等已绑定银行卡的手机。如果发现被骗,一定要及时报警。
诈骗手段千千万,归根结底向钱看。各位家长、学生可千万要注意,赶紧转发给身边的人吧!
来源 | 中山市公安局、澄海公安、德清公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