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禅城区教育局获悉,2021年佛山中考成绩出炉,据初步统计,今年禅城区7000多人参加中考,680分以上近20人,650分以上近400人,620分以上近1400人,600分以上近2100人,各高分层次人数比例同比均有提升。鉴于2021年中考试题难度增加,预计今年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同比有所下降,禅城考生上线卓越高中、提前批优质高中比例有望保持各区前列。
中高考成绩亮眼
“五育并举”后劲足,全面可持续发展开花结果
半个月前高考成绩发布,禅城的高考数据就异常亮眼。
特尖生(全省物理类前150名、历史类前50名)人数及占比、600分以上人数占比、特控线上线人数占比、本科线上线人数占比等高考主要指标领先全市。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示范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禅城教育人初心不改、静待花开,不搞强化应试和超前教学,一贯注重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禅城教育人初心不改、静待花开,不搞强化应试和超前教学。戴嘉信摄
在禅城,孩子们在小学阶段能享受到最好的素质教育,一届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后,更显示出不同凡响的后劲,禅城连续17年上特控线、高优线、重点本科线人数占比领先全市,就是禅城十二年一贯推进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理念的生动诠释。
禅城秉持“五育并举”的培养理念,始终更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面向未来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禅城区学子不仅学业成绩突出,而且在体育、艺术、科技创新、环保、生命安全教育等方面表现非凡。据不完全统计,禅城学子平均每一天半摘得一个省级及以上奖项,每周摘得一个国家级及以上奖项。近一年来大量赛事因疫情取消,禅城仍然在科技创新、体育、艺术教育等方面保持省市领先优势。
而2021年,禅城区将基础教育“强腰”工程、深化集团化办学、深化“三名”工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集全区之力补短板、筑高地。从禅城2021年中考、高考成绩来看,系列措施成效初显。
孩子们在小学阶段享受最好的素质教育。戴嘉信摄
腰部强起来
“强腰”+集团化,“一校一案”打造品牌初中
一年来,禅城区实施系列重要教育政策,其中就包括禅城区基础教育强腰工程实施方案,从标准、课程、队伍、布局、品牌等方面促进初中办学质量提高。而禅城区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工作方案、禅城区中小学生集团化办学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从结构布局、发展策略、人事与财政配套等重要方面做实集团化办学的运行机制与政策保障。
2021年,禅城区将全区所有公办初中纳入已有教育集团,十二年一盘棋,强化各学段融合贯通、为做强学校质量和锻造品牌提供更紧密的连接和更有力的支撑。教育集团涵盖的学校由原来26所,扩展到包括全部公办中学在内的41所中小学幼儿园。
惠景中学学生水火箭发射的瞬间。禅城区教育局供图
通过资源共享,现在禅城每一所初中都能享受到最顶尖的管理模式、师资力量和教育教学资源。佛山一中辐射城北中学,佛山一中集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落户惠景中学、佛山市外国语学校以及“金牌教练”资源全区共享,华英学校与澜石中学开展华英品牌合作项目等硬核举措,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通过集团内各学校互帮互助实现快速发展,辖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进一步扩大。
现在,禅城正集中资源重点谋划打造一批品牌初中,循序渐进把各初中建设成为办学水平一流、社会美誉度高的学校,打造禅城教育新亮点、新品牌。
具体来看,惠景中学是有口皆碑的公办学校;佛山四中初中部是佛山市首批清华大学积极心理教育实践学校;佛山市实验学校初中部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佛山市外国语学校队伍建设力度大,近年吸引一批来自香港中文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的毕业生到该校任教;佛山三中初中部是人才辈出的百年名校;南庄三中是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学校……禅城立足各初中的实际情况,补短板,强优势,实施“一校一案”,促进每所学校质量提升与内涵发展,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品牌学校。
通过教育评价改革,引导教学回到高效课堂本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戴嘉信摄
激发办学活力
打造人才“雁阵”,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2021年年初,禅城对中学校长队伍进行大范围调整,换届后的校长队伍更加年轻富有活力。今年,还有一大批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校的本、硕、博毕业生入职禅城各学校,为禅城教育队伍注入新的活力。这是禅城“雁阵”计划的题中之义,以推动教育人才梯队形成,带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禅城通过组建初中学科中心教研组,充分发挥兼职教研员、名师、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另一方面引进高层次专家、学科把关教师,强化区域教育教学核心队伍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通过赋予学校更多自主权,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禅城正在大力落实中小学办学的主体地位。禅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禅城创新举措,推动优质资源向学校倾斜从教育教学、人事管理、经费使用、装备后勤维修、招生工作等方面,释放和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同时,通过教育评价改革,禅城对公办学校绩效考核更注重教育教学质量,以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为原则,发挥教育评价指挥棒作用,督促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加工能力与实际成效,成为学校绩效评价、校长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此举旨在从评价激励机制上引导教师、校长和学校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持续攻克教育教学难题,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南方日报记者】阎锋
【通讯员】禅教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