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开启“暑运模式”,还有新线站点全曝光

广州天河发布
+ 订阅

广州转入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地铁客流正逐步恢复,近一周(7月1至7日)日均客流近700万人次。

随着市内各大高校、中小学陆续放假,广州地铁暑运模式即将开启,预测2021年暑运期间线网日均客运量将超800万人次。

在落实好疫情防控各项要求的基础上,广州地铁将持续关注客流增长情况,灵活调整行车组织安排,提升客运服务质量,应对即将到来的暑运客流。

广州地铁提醒:暑运期间搭乘地铁请提前做好规划、错峰出行,如遇大客流请支持配合,听从工作人员的指引,有序通行。在搭乘地铁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主动配合测温,全程佩戴口罩,并与其他乘客保持适当距离。

灵活调整行车组织

各线路原则上按日常运力安排组织行车。工作日高峰期,市区线路行车间隔约2~4分钟,市郊线路行车间隔约5~9分钟;非高峰期,市区线路行车间隔约3~5分钟,市郊线路行车间隔约8~10分钟。

同时,广州地铁在各线路安排1至2列备用车,灵活组织上线加开疏导大客流。此外,广州地铁将重点关注有大型交通枢纽、商业旅游景点等的线路客流情况,提前组织编制二、三、七号线及APM线的大运力备用图,以便结合现场客流需求投入使用。

加强现场客运服务

关键位置加派人员保障。广州地铁将根据现场客流变化,匹配优化线网客流疏导举措,重点关注景点站、枢纽站及换乘站等人流相对密集站点,在换乘站、枢纽站强化现场指引,确保客运组织安全、有序、可控。

保障现场设备设施

改善乘客候乘环境。针对暑期高温多雨天气,广州地铁一方面全面落实疫情期间的降温举措要求,动态灵活调整车站、列车空调模式;另一方面利用冷风机、喷雾风扇、空调、雨棚等降温设备,提升候乘舒适度。

另外

广州地铁也正在推进11条(段)轨道交通新线建设

一、十八号线(万顷沙-广州东站

线路全长61.3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站9座,其中换乘站8座。设万顷沙车辆段1座,陇枕停车场1座。车辆运行设计时速160公里/小时。

首通段(万顷沙-冼村,58.3公里):主体基本完工,进行剩余附属结构施工。全线推进机电系统施工,全段轨行区、陇枕停车场及出入场线已“三权”移交。

后通段(冼村-广州东站,3.0公里):土建工程累计完成5%。广州东至冼村区间进行土建施工,广州东站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二、二十二号线(番禺广场-白鹅潭)

线路全长30.8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车站8座,其中换乘站4座。设陈头岗停车场1座。车辆运行设计时速160公里/小时。

首通段(番禺广场-陈头岗,18.2公里):主体基本完工,进行剩余附属结构施工。全线推进机电系统施工,陈头岗至祈福段轨行区、陈头岗停车场及出入场线已“三权”移交。

后通段(陈头岗-白鹅潭,12.6公里):土建工程累计完成8%。4座车站全部进行土建施工;4个区间中,1个进行土建施工,其余3个进行前期准备。

三、七号线西延段(广州南-美的大道)

线路全长13.45公里(其中顺德区段长约11.8公里,广州段长约1.65公里)。共设8座车站,其中北滘新城站与佛山三号线换乘、陈村站与广佛环线换乘、陈村北站与佛山十一号线换乘,设益丰停车场1座。车辆采用6节编组B型车,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

计划今年开通的七号线西延段,日前再迎新进展。近日,随着大洲站变电所合闸成功,标志着地铁七号线西延顺德段全线顺利实现“电通”目标。据悉,“电通”是线路建设中继“隧通”和“轨通”后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节点,意味着全线信号、动力照明、通风、给排水、屏蔽门、电扶梯等设备系统将陆续进入受电调试阶段。

目前,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1%;8座车站进行设备安装及装修施工。

四、十一号线(火车站-琶洲-火车站)

线路全长约44.2公里,全部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全线共设车站32座,另外,代建一座车站(城轨琶洲站),其中换乘站20座,设置赤沙车辆段1座。车辆采用8节A型车编组,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

截至2021年6月底,全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59%;8座车站已封顶,21座进行土建施工;6个区间贯通,18个区间进行土建施工,其余进行前期准备。赤沙车辆段和出入段线进行土建施工。

五、十三号线二期(朝阳-鱼珠)

线路全长33.5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车站23座(均为地下站), 1座由十一号线负责建设,其中换乘站9座。设凰岗、鱼珠停车场共2座。车辆采用8节编组A型车,最高运行速度100公里/小时。

截至2021年6月底,全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33%;23座车站中,2座已封顶,19座进行土建施工,其余2座进行前期准备;23个区间中,3个区间已贯通,11个正在进行土建施工,凰岗停车场正在进行土建施工,其余进行前期准备。

六、三号线东延段(番禺广场-海傍)

线路全长约9.55公里,共设4座车站,其中换乘站1座,设广州新城停车场1座。车辆采用6节编组B型车,最高运行速度120公里/小时。

截至2021年6月底,全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35%;4座车站中,2座车站已封顶,2座正在进行土建施工;4个区间中,2个进行土建施工,其余2个进行前期准备。广州新城停车场正在进行施工前准备。

七、五号线东延段(文冲-黄埔客运港)

线路全长9.8公里,共设车站6 座(不含文冲站),其中换乘站2座,设双岗停车场1座。车辆采用6节编组L型车,最高运行速90公里/小时。

截至2021年6月底,全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29%;6座车站全部进行土建施工;6个区间中,4个进行土建施工,其余2个进行前期准备。双岗停车场进行土建施工。

八、七号线二期(大学城南-水西北)

线路全长21.9公里,全部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共设11座车站,其中换乘站8座,设姬堂停车场1座。车辆采用6节编组B型车,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

截至2021年6月底,全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43%;11座车站中,1座已封顶,10座进行土建施工;11个区间中,9个进行土建施工,其余2个进行前期准备。姬堂停车场正在进行土建施工。

九、十号线(西塱-石牌桥)

线路全长约19.15公里,共设置14座车站,均为地下站,其中换乘站10座,对三号线支线进行拆解;设广钢新城车辆段1座。车辆采用6节编组B型车,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

截至2021年6月底,全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24%;14座车站中,13座进行土建施工,其余1座进行前期准备;14个区间中,1个正在进行土建施工,其余13个前期准备。广钢新城车辆段正在进行土建施工。

十、十二号线(浔峰岗-大学城南)

线路全长37.6公里,全为地下线,共设25座车站,其中换乘站17座。全线设置槎头车辆段1座,大学城南停车场1座。车辆采用6节编组A型车,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

截至2021年6月底,全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25%;25座车站中,3座车站已封顶,21座正在进行土建施工,1座正在前期准备工作;24个区间中,8个区间进行土建施工,其余16个进行前期准备。槎头车辆段、大学城南停车场进行土建施工。

十一、十四号线二期(嘉禾望岗-广州火车站)

线路全长11.9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8座车站,其中换乘站3座。本工程仍使用邓村车辆段、石湖停车场作停车和列检之用,无新建车辆基地。车辆采用6节编组B型车,最高运行速度120公里/小时。

截至2021年6月底,全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20%;8座车站中,5座正在进行土建施工,其余3座进行前期准备;8个区间中,1个已经贯通,1个进行土建施工,其余6个进行前期准备。

素材来源:南方都市报、广州地铁

投稿邮箱:gzthfb@163.com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