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换帅,创始人孙飘扬复出能否扭转下滑局面?

健康生活圈
+ 订阅

2021年7月9日,曾有“药中茅台”之称的恒瑞医药发布的一则公告再次引发市场关注。

公告称,周云曙先生因身体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以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相应职务。根据《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公司董事一致推举董事、公司创始人孙飘扬将代任董事长一职,直至董事会选出新一任董事长。

点击查看源网页

恒瑞医药方面表示,周云曙的辞职不会导致公司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最低人数,不会影响公司董事会及公司的正常运作,公司将按照法定程序尽快完成空缺职位的补选及相关后续工作。

昔日“医药一哥”接连受挫

资料显示,今年63岁的恒瑞医药创始人孙飘扬是于2020年1月辞去担任多年的恒瑞医药董事长职务,并将接力棒交给时任公司总经理周云曙。但作为恒瑞医药的“灵魂人物”,卸任董事长的孙飘扬仍是公司董事,继续担任恒瑞集团董事会主席,由于恒瑞集团是恒瑞医药的控股股东,也就是说,孙飘扬仍然是恒瑞医药的实际控制人。

恒瑞医药创始人孙飘扬

恒瑞医药创始人孙飘扬

周云曙作为恒瑞医药董事长、总经理,任职终止时间本应是2023年1月15日。出生于1971年的周云曙,今年刚好50岁。从恒瑞医药的官方措辞来看,孙飘扬的回归似是偶然。但目前对恒瑞医药而言,的确需要有人来扭转局面。

2020年底,恒瑞医药的市值一度突破6000亿元,成为A股“医药一哥”。今年以来,恒瑞医药市值大大缩水,截至2021年7月12日收盘,恒瑞医药的市值仅为4038亿元,在过去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恒瑞医药的市值已缩水了2000多亿元,失去了“A股医药一哥”宝座,屈居第三。此前的4月19日,恒瑞医药公布2020年年度报告和2021年一季度报告,业绩不达预期。

而在6月份的第五批国家药品集采中,恒瑞医药两款去年销售18.7亿元的产品落标,预计影响今年收入16.5亿元。而中标的6款产品,价格降幅高达80%-90%。

近年来,中国的医药行业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随着集采常态化的推进,仿制药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中国药企被倒逼推动创新。恒瑞内部人士表示,第五次集采确实对公司形成很大压力,但公司内部对此早有准备,“公司多年前开始推动的创新转型,也就是为了应对这样的发展趋势,现在的形势给了我们更足的快速转型动力。我们会进一步加快产品管线结构改革,更快推动科技创新落地。”

创始人重新掌舵能否带领恒瑞走出困境?

孙飘扬意外回归让外界对恒瑞医药有不少期待,同时对其任期也有不少的猜想。据南方+记者了解,孙飘扬为人低调,鲜少见诸报端,而专注研发、极具创新精神、战略眼光超前,是业内对这位传奇创始人的评价。

在孙飘扬的带领下,恒瑞医药在2000年上市之初,就用募集到的一半资金在上海建立了研发中心。近年来恒瑞科研投入占销售额比例达到17%左右,2020年投入研发资金49.89亿元,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达到18%,2021年一季度,恒瑞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力度,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达到18.99%。公司近5年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百亿元,位居全国医药行业前茅。

正是在孙飘扬的主导下,恒瑞从仿制药到创新药的加速转型已迎来收获期。近年来恒瑞在创新药,尤其是抗肿瘤药的研发上成果颇多,目前已经形成一个创新药产品梯队。从2018年以来,恒瑞每年都有1-2款创新药获批上市,已经形成上市一批、临床一批、开发一批的良性循环。

据上述人士表示,恒瑞将在原有赛道加快转型变革,巩固国内新药研发的头部地位。而与此同时,恒瑞最近在眼科等新领域的研发动向也引发外界极大关注。6月29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成都盛迪医药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批准开展一项用于防控儿童近视的滴眼液产品的III期临床试验。如果该滴眼液产品获批,将可能成为国内乃至全球首款防控儿童近视的滴眼液产品。据了解,未来恒瑞还将在其他更多治疗领域有新的开拓和布局。

除了新赛道布局,在海外市场拓展也是恒瑞发力方向。数据显示,2020年恒瑞医药海外业务收入增长达19.96%。目前已有超过20个项目获准开展全球多中心或地区性的临床研究。

上述人士表示,对于业界期待而言,孙飘扬的再度出山并非是重塑一个新恒瑞,而是沿着“创新”与“国际化”的既定战略,带领这家已稳健发展五十年的企业为中国医药行业带来更多的惊喜与突破。

【记者】欧旭江

编辑 马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