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单科满分!”“陈剑民699分!”7月12日上午,2021年佛山中考放榜,三水区三水中学附属初中教师办公室传来阵阵欢呼声和掌声。该校今年中考实现较大突破,多项数据创新高,3名学生达到690分以上,其中,陈剑民699分、邹丁青693分、陆朗芹691分;72名学生达650分以上,35名学生单科满分。
今年三水中考再创新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区690分以上高分考生共3人,650分以上考生共97人,600分以上考生共832人;单科满分考生共41人。龙头学校培优再突破,普通公办学校成绩实现连年攀高,民办学校成绩也稳步前进,初中教育挺起“腰杆”。
“三水连年中考保持高分状态,一年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教育综合改革的显著成效。”三水区教育局局长赵留记说,得益于三水区全面启动教育综合改革,聚焦全区初中教育发展实施振兴工程和强腰工程,在办学体制、教育布局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连年不懈的综合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锻造出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三水教育有了质的变化,更多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三水中学附属初中部分优秀考生合照。 校方供图
培优再突破
拔尖学子“群星”闪耀
“很惊喜!我自己查不到分数,所以请老师帮我查,其实我已经在校门口等了十几分钟。”得知自己中考成绩699分,三水中学附属初中翘楚(10)班陈剑民飞奔进学校,亲切地和老师们拥抱。
“这个成绩和我自己估分比较接近,自己三年来的努力没有白费。”陈剑民说,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最感谢的是母校给他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一批优秀的老师和充实有趣的校园生活。
这是三中附中再次展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超强培育能力的生动写照。据了解,初一入校时,陈剑民的成绩并不拔尖,全区全级排名60名左右,经过三中附中三年的培育,陈剑民的中考成绩已经逆袭到全市前列。
三中附中校长邵仲文表示,学校推行“适度教育”,既不为追求高分而“过度教育”,也不为迎合考试而造成教育缺失,而是以尊重学生发展规律为前提,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在本届中考备考过程中坚持落实适度教育,不断创新,力求高分。
据介绍,在本届中考备考过程中,三中附中坚持处方式教育,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导师制领航、培优扶弱双轨并行;“小老师”课堂,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集体备课,凝聚最大的智慧;浸润式德育,为中考备考保驾护航;把时间还给学生,自主复习等。
尖子生培育能力明显提升,龙头学校凸显强劲育人实力的场景也发生在三水区西南中学。该校初三北大优才(9)班有3名学生达到670分以上,多名学生实现单科满分,其中考生叶梓扬677分、胡洋675分、邓伟羲674分;总分600分以上高分考生共263人,占比近40%。
三水区西南中学校初三北大优才(9)班有三名学生达到670分以上,多名学生实现单科满分。 校方供图
三水区西南中学校长蓝翠芳介绍,一年来,学校成立了双主智慧课堂项目研究组,带领初三教师团队,深入课堂研究,聚集学科素养,着力为课堂增效,为教学创优,为教育提质,贯彻“目标精准、方法得当、训练有效”的方针,使得学生在每节课中都能有收获、有进步、有突破。在培优方面,学校还组建了“鲲鹏战队”,由年级主任亲自挂帅担任班主任,实施“导师制”策略,开展一对一的学习提升和心理疏导,师生同心协力,共创佳绩。
“我们是奔着西南中学优质的教育资源来的,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没有错。”三水区西南中学学生叶梓扬来自肇庆,她的爸爸叶先生坦言道,早在3年前,三水已经启动教育综合改革了,彼时教育有了很大的起色,教育质量提升很快,吸引了他们特地从肇庆选择来三水就读,经过西南中学3年的培养,孩子的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协同促发展
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除了龙头学校表现出彩,三水区内普通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也再创新高。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中考,三水金本中学刘心儿648分;乐平中学张恒弈643分,600分以上考生共29人;龙坡中学600分以上考生共15人。北外附校三水外国语学校600分以上考生共17人,考生伍天佑666分;佛山萌茵实验学校600分以上考生共16人,考生阮子健649分;其他普通民办学校教学质量逐步提升。
中考数据是观察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一扇窗口。今年三水中考成绩再次证明了,三水普通公办初中总体成绩明显提升,实现连年攀高;民办学校也不断自我突破,成绩稳步前进,全区初中教育加快优质均衡化发展,各学科协同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全方位、普遍全面提升,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教育生态。
透过中考成绩,不难发现,各种富有特色的创新办学模式为三水初中提升办学质量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也促进了全区初中教育的均衡发展。凭借着优质的核心素质培养,三水区各初中不断挖掘学生潜能,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经过三年努力,全区初中共同交出了一份出彩的答卷。
近年来,三水区聚焦全区初中教育发展实施振兴工程和强腰工程,从初中学校管理上移、改善办学条件、推行“县管校聘”人事制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多点发力,全面振兴全区初中教育教学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中考成绩出彩之外,三水初中教育全面育人工作也提质增效。三水各初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了一批德育特色品牌项目、书香校园、文明校园。
各学校坚持因材施教、特苗特育,学科竞赛群芳争艳,各项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为学生特长发展、个性化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三水推进阳光体育工作,加强艺术教育,涌现出一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比赛活动奖项。
三水各学校坚持因材施教、特苗特育,学科竞赛群花争艳,各项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 三水区教育局供图
三水推进阳光体育工作,加强艺术教育,为学生特长发展、个性化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水区教育局供图
教改出成效
初中教育挺起“腰杆”
自2016年教育综合改革以来,三水区已连续4年中考产生高分屏蔽生。今年佛山市不设屏蔽生,三水一名考生以699分高分挺进全市前列,全区多项数据实现更大突破。值得一提的是,3名690分以上高分考生均选择留在区内升学,报读三水中学。一时间,三水教育综合改革成效成为市民热议话题,纷纷为三水教育点赞。
回溯2016年之前,三水初中教育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如区、镇(街道)二元管理形成“负累”,优质教育资源分散,校际发展不均衡,办学同质化严重等,导致不少优质生源流失到外区,初中教育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亟待提高。
直面短板,三水不断奋起直追。连年来,三水区教育局对问题进行全面的调研和梳理,形成推动初中振兴工程的工作方案,接续启动初中教育振兴工程和强腰工程。2017年,三水组建了中部、南部、北部3个初中校际教研共同体,通过强校带弱校的协作方式,力促全区初中教学理念、师资队伍、教师教研等方面的提升,推动初中教育向“高质量、重均衡”发展。
三水中考3名690分以上高分考生均选择留在区内升学,报读三水中学。 李周秦 摄
通过集团化办学、初高中教育联盟等手段打破学段壁垒,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也是三水提升教育质量的又一利器。依托三水中学教育集团完善全链条教育的发展,打通学段壁垒,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立交桥”,在三中附中和西南中学分别设立“北大创新班”和“北大优才班”,在区域教育中形成三水独特的竞争力和教育特色。今年中考,“北大创新班”和“北大优才班”都取得突出成效。
2018年,三水还出台了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狠抓校本教研,深化各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助力提升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此外,三水还研发推出“教育督导评估综合应用系统”,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初中学校办学水平发展性考核评价,关注学生素质能力全面发展,引导各初中学校实现内涵发展。
2019年以来,三水持续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通过实施集团化、学区制、合作共同体、“名校+”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学校抱团发展,促进了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治共享,实现三水教育均衡化发展基础上的优质化、信息化与多样化发展,为教育质量提升注入新动力。
“今年三水中考捷报频传,是初中教育振兴工程和强腰工程共同作用的成果,是三水教育综合改革的累累硕果。”赵留记说,接下来,三水将推进全区教育资源优存量、强增量、提质量,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筑基强腰树品牌”行动向纵深发展,推动三水中学附属初中、西南中学等优质初中与区内初中结对,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做实初中强腰工程。
“发展教育事业,是区委、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城市三水建设的重要内涵。”三水区委书记胡学骏多次强调,三水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推动三水教育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增进民生福祉,加快实现“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李周秦 王伯乐 陈伊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