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全大哥是我在广东遇到的最好的基层干部,也是我见到的最能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成事的优秀调解员!”日前,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徐东涛收到一封来自贵州籍产业工人胡加奇的感谢信。胡加奇在三水打工受伤,引发劳资纠纷,在李英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帮助下,他获得工伤赔偿17万元,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 胡加奇(中)送锦旗感谢李英全(右)对他的帮助 受访者供图
【缘由】
工作时被重物砸伤,走投无路得“劳模”帮助
2019年2月,胡加奇入职佛山市三水区一家门业制品厂从事磷化工作。2020年5月1日下午,因发生意外,他不慎被铁块砸伤头、脸、肩等部位,被诊断为中型颅脑损伤及多处骨折等,入院治疗34天。随后,厂方向胡加奇支付2500元作为护理费和伙食费,并给了1700元作为补偿。
“厂方给了钱后就没再理我。在我生活困难,不知怎样处理时,有位老乡叫我去找李英全,说他是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佛山好人,还是金牌调解员。一开始我怕他不认识我,不愿意管我那么小的事,犹豫了好几天都不敢打他的电话。”胡加奇说,没想到电话接通后,对方不仅热情相待,还让他带好资料去劳模创新工作室。
在工作室,李英全详细了解了纠纷过程。“他的伤情比较严重,受伤时昏迷了几天,虽然医疗终结了,但我感觉他身体还没康复,坐立、表达都不是那么自然。我是三水区白坭镇人社局劳动仲裁员,又是调解劳资纠纷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如果我不帮他,在维权过程中他可能会走很多弯路,无法得到应有赔偿。”李英全说。
于是,李英全立即致电厂方,要求为胡加奇申请工伤认定。由于厂方不断拖延,2020年9月21日,胡加奇决定在李英全的帮助下,向工伤认定部门提出个人工伤认定申请,同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经鉴定,胡加奇的劳动功能障碍等级为八级。但厂方为拖延支付工伤赔偿提起了工伤复评,更针对《认定工伤决定书》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调解】
赔偿额度从1700元升到17万元
“李英全多次找厂方相关管理人员解决我的工伤赔偿问题,光是车辆油费和电话费就不知道用了多少。”胡加奇感动地说,经过李英全努力协调,2021年5月22日,他终于拿到了17万元的工伤赔偿款。这些钱虽然不能消除身体的伤痛,但却能帮助他解除因工伤而造成的生活困难。
“除了帮助我外,李英全还帮过我身边30多位朋友和老乡。”胡加奇表示,李英全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工会为职工解难解困的窗口。李英全认真负责和一心为民的态度,让他们在他乡感到温暖、安全和幸福,所以大家决定写一封感谢信表达谢意。
【心愿】
让劳资双方满意
“李英全劳模创新工作室”是佛山首个以调解劳资纠纷为特色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于2016年成立。工作室成立后,每年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法律、政策咨询上千次,并探索出一条有效化解且从源头防范劳资纠纷的新途径。
走进李英全劳模创新工作室,“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佛山市职工创新标兵”“佛山市十佳工会主席”“三水区劳动模范”等牌匾有序地排列在办公桌上,受助工人、企业赠送给李英全和工作室的锦旗挂满墙壁,白色的墙体缀满了感谢话语,格外抢眼。
“我从事调解工作的时间与党龄一样,都是19年。每次调解成功后,我都很有幸福感,能在这份工作中帮助到别人,让双方满意,是我最大的心愿。”李英全表示,为人民服务、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党员的职责。接下来,他将继续把工作做到更加完善,多到企业去宣传法律法规,让职工群众获得更多法律知识,让他们少走弯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来源:南方工报、白坭发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