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四十笺 | 上火就用牛黄解毒片?六味地黄丸当补品吃?中医常见误区要认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订阅

从对“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养生推文嗤之以鼻,到每天“保温杯里泡枸杞”。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养生大军,但是对中医的理解却存在着很多“误区”。入伏四十天,养生四十笺。今天来看看中医养生的那些“伪科学”。

用药篇

牛黄解毒片=上火?

牛黄解毒片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祛火药,许多人只要一有牙痛、上火的症状就买来吃,但滥用此药,解毒片容易变成“中毒片”。有的火本来是虚火,早期吃一点清热的药物,症状就会好一点,但是过量服用则容易加重内虚。所以牛黄解毒片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用,而且绝不可长期大量服用,一般每次服用不要超过3天。

人参=强身健体?

人参被喻为“补中之王”,一到秋冬季节很多人就开始用人参进补,如长期服用人参、生晒参等参类滋补品,平时为了降火常用西洋参片泡水喝。

虽然人参可强身健体和延缓衰老,但随意乱用有害无益。中医认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虚就没有必要吃人参。长期或过量服用人参会出现兴奋、烦躁,失眠、头痛、腹胀、血压升高等“人参滥用综合征”。故不要随意服用人参,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适当服用。

六味地黄丸=补肾?

中医进补讲究“阴阳气血”,缺什么补什么。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症。六味地黄丸只适合阴虚者,并不适合气虚者、肾阳虚者。所以在服用六味地黄丸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弄清是否对症,千万不能当成补品来随便吃,也不能过量吃。服药两周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是药三分毒

如无必要应少服

如需服药请遵医嘱哟

针灸篇

针灸=易感染?

针灸用的针都很细小,对于皮肤来说,一般的针灸都是极小的创伤,不容易感染,除非是贴了嵌针(耳针的一种)需要注意避水外,其他体针对日常生活几乎没有影响,洗澡、游泳都不成问题。

针扎得越多=减肥效果越好?

针灸是需要专业知识的,它有章有法,注重选穴,对减肥真正有作用的就那十几个穴位,别的地方扎了也没用,若是不小心扎错了,还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

针灸减肥=一劳永逸?

针灸减肥是对机体的调整,是需要在反复治疗、不断强化中建立一个新的状态,一般需要坚持3个月以上,是一个慢慢调整的过程,当疗程停止后,体重基本上能保持1~3年的正常水平。

其他常见误区

误区一: 中医就是吃中药

对于中医的认识,其实很多人是从中药开始的。觉得中医就是吃中药,因为中药对人体的伤害相对比较小,所以人们才越来越喜欢中医。其实,中医并非只是吃中药,它还有很多的疗法。

中医学以中医的阴阳五行、气血津液、五脏六腑等理论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法,分后运用各种中医传统疗法,如中药、针灸、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指导、治疗或调理身体。作为中国的国粹,中医有着非常庞大而又完善的系统:作为一门学科,中医又有各个子学科,因此看中医绝不等同于吃中药。中医除了吃中草药,还有针灸、艾灸、拔罐、推拿、药浴、刮痧、食疗等各种方法,且疗效甚佳。

误区二: 中药治病效果慢

一般情况下,大家只有在治疗慢性病或者调理身体时才选用中药,这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中医的治病见效慢。其实西医更多是所见即所得,中医则是祛邪固本养生。

另外,中医在治疗一些急症方面很有奇效,例如针刺治疗急性疼痛往往一针见效,一灸即好,甚至对于急病的抢救方面,中医也有独到之效,如从古代的华佗针刺麻醉,到现今的参附汤药抢救心衰患者等等。所以中药应改为疗效“漫”长。

误区三: 西医治不好才会尝试中医

许多人只有在西医治不好疾病的时候才会选择尝试中医,如果中医此时疗效不好就认为中医不行。其实许多病中医一开始就可以介入,这样效果会更好。

例如糖尿病,西医治疗糖尿病,多数是控制饮食、注射胰岛素。但糖尿病在中医上即为“消渴症”,治疗方式需清胃泻火,养阴生津,并且辅以食疗,即显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多从整体出发,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阴平阳秘、气血充盈之效。

误区四: 西医营养学等于中医食疗

西医营养学十分重视和强调食物的酸碱性,不是凭口感,而是看食物摄入人体内经过代谢转化后,在体内最终代谢产物是呈酸性还是碱性。用以控制饮食,最终达到平衡体质的目的。

中医食疗是利用“药食同源”的食物进行防病治病,用以促进病体康复。中医食疗根据食物的气对人体进行调养,把人当成人,讲究顺天应时,天时、地利、人和;顺应四时,吃应季的食物。用食物来调理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误区五: 中医养生与年轻人无关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总觉得自己年轻力壮,身体各方面指标都很正常,中医养生离自己还很远。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中医养生并非只是老年人的事,中医养生指的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方法。

总而言之

我们需要正确对待中医养生

不偏听偏信,持之以恒,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才能够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


内容整理自网络

责任编辑:叶美琪

校对编辑:李镓洧

审核:王剑

审定发布:范琳燕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