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双华镇竹山村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村,村里分布着竹山阻击战纪念园、竹山兵工厂等革命遗址。近年来,该村走上发展“红色旅游+特色农业”的脱贫振兴之路,这座小山村正在发生着美丽蝶变。
说起村里的变化,不得不提及一个人,她就是竹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蔡其梅。
十几年来,蔡其梅积极响应上级决策部署,思路清、办实事、敢担当,切实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实实在在为竹山村谋福祉。2010年被评为梅州市农村优秀创业青年,2011年被评为梅州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近期,蔡其梅获得了“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苦干实干 带动致富
蔡其梅在成为一名基层干部之前,就已是村里有名的“养殖能手”,从1997年起,她先后在村中发展家鸡、肉猪养殖及灵芝种植,勤奋好学的她对种养技术深入钻研,在短短3年时间就使家鸡年出栏数达3万只,5年就创造出经济效益180多万元。在创造个人财富的同时,她不忘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带动周边15户村民一同创业致富。
为积极响应中央环保政策,蔡其梅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将年出栏2000多头的肉猪养殖基地转型发展灵芝种植,充分展现共产党员维护大局的责任和担当。
履职尽责 信念坚定
2007年,在一位退休村干部的举荐下,蔡其梅从一名创业者成为一名服务基层的村干部。
10多年来,她凡事亲力亲为,脚踏实地,想干事、会干事。在整章建制方面,蔡其梅健全完善了党支部议事规则、岗位职责和重大事项廉洁承诺等制度,避免了工作上的随意性。在党建工作方面,通过实施党组织书记遍访党员机制、党员满意度测评,组织党员参与义务劳动,清理“五边”垃圾,示范推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有效唤醒党员身份意识,推动工作水平高效提升。在为民服务方面,积极参加送温暖活动,在七一、春节前组织党员慰问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推动组织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勇于担当 真抓实干
蔡其梅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作为、服务群众、落实责任,坚持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组织实施党员结对帮扶活动,落实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40户脱贫户,帮助解决贫困户实际问题150多个;主动对接龙头企业,入户动员脱贫户签订板栗承包销售协议,增加脱贫户收入,帮助脱贫户实现家门口就业。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主动作为,带动党员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累计撬动500多万元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
截至目前,竹山村共拆除危旧房、废弃牛栏猪舍、露天厕所茅房183处14680平方米;清理村巷道乱堆乱放83处2880平方米;清理房前屋后垃圾、卫生死角141处1640平方米。深挖红色、绿色资源。
为建设好竹山村“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她挨家挨户做党员群众思想工作,逐一跟踪工程项目落实情况,协调解决了兵工厂旧址土地使用、第七区(辖双华)苏维埃政府临时驻地房屋权属等老大难问题,建立完善竹山红色旅游路线,已有近600个单位和团体,2万多人次到竹山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10多年的农村工作,让蔡其梅对党对农村有了更加深厚的感情。作为一名连任的村党支部书记,蔡其梅深感担子更重了,但也有了明晰的工作目标,就是团结带领班子成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和谐秀美村庄等工作中发力,答好乡村振兴“综合题”,让乡村“旺”起来、村民“富”起来。
【全媒体记者】汪思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