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张家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企集团”)是以光电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的区属三大产业类集团公司之一,也是火炬开发区发展历程最悠久的公司之一。
在36年奋发有为的发展历程中,张企公司始终坚持“发展地方经济、创造社会效益”的初心,积极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根据开发区司的发展战略,不断学习与思考,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不断调整经营方略,不断优化内部管理。
目前,张企集团园区拥有国家级中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运营国家级张企科技企业孵化器,已建成逸仙科技园区、张企科创园等多个工业园区,汇聚联合光电、中荣印刷、蒂森克虏伯扶梯等行业龙头企业及中山首个市值超千亿的上市公司-华利集团,园区现有各类企业超300家,企业职工人数愈3万人。
36载风雨兼程,积蓄企业腾飞力量
张企集团的前身成立于1985年。当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批“三资”企业陆续落户张家边,为依托侨乡优势,发展港澳“三来一补”加工贸易,1985年,张家边区对辖下的镇办企业实行兼并重组,成立张家边经济发展总公司。
1995年12月,随着公司发展的需要,由张家边经济发展总公司、张家边房地产开发公司、张家边实业发展公司、张家边商业贸易公司、张家边联合实业公司,各出资20%组建成立中山市张家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集团公司也由原来加工型企业向经营实业投资、物业管理转变,重点发展商业贸易、电子信息、包装印刷、玩具及塑料制品的工业经济。
集团公司刚成立时,属下企业仅仅40多家,年工业总产值刚过25亿元。经过归并管理整合后,当年引进项目达20个,投资总额1.53亿美元,实现工业总收入35亿元,出口创汇2.48亿美元。
1999年4月,中国包装科学技术研究所落户火炬开发区;同年10月18日,中山包装印刷生产基地正式成立,是火炬开发区首个国家级产业基地。2000年中国包装印刷产业园完成1500亩起步区的配套设施建设,20多家企业进驻基地。张企集团公司与中国包装系统唯一的本科高校——株洲工学院(现湖南工业大学)联姻,在中国包装印刷基地共同创办株洲工学院中山包装学院,
2003年,张企集团及早谋划发展布局,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为招商工作主线,兴建逸仙科技园园区,大力引进和培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税收贡献大微电子产业类企业。
2015年12月中山包装印刷生产基地获颁“中国优秀包装产业基地”称号。
十三五期间,张企集团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园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新增规上企业30家,增长率37.5%;园区企业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合计812.88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纳税总额合计37.41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合计41.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合计33.26亿元,实际利用内外资总额共28.52亿元,这些数据均表明张企园区企业呈现出欣欣向荣、茁壮成长之势。2020年,尽管市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和实际利用内外资均实现增长。
十三五期间,张企集团聚焦重点产业,明晰招商工作方向,做透招商业务规划, 以招大引强为目标,重点引进一批符合公司产业发展定位、技术含量高、潜力巨大且具有一定体量的科技企业,如:艾特网能、联大光电、新亮智能、华奕激光、惠利普智能等;同时大力推进载体建设,加快推动新引进项目落地投产,增强发展后劲。
2020年,张企集团全年新签约项目41个,其中工业项目26个,服务业项目15个;新动工总投资额1千万元以上项目10个;新投产项目8个,总投资6.3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13.25亿元,预计税收可达6250万元。其中2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上规;2020年市重点项目2个;新增2021年省市重点前期预备项目2个、2021年市重点项目1个,合计投资总额11.57亿元。
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开拓创新、不断前行
张企集团积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局,以“重塑火炬辉煌”“全力建设国家级一流高新区”为担当使命,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抢抓发展新机遇,坚持以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企业服务为抓手,持续从完善产业链、拓宽招商载体、科创引领等领域优化园区营商环境,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谋划,前瞻布局,不断调整和完善发展战略,科学制订发展目标,为达到经营效益与经济目标齐抓并举、协同发展而不懈努力。
完善产业链条,发挥聚集效应。张企集团重点支持以联合光电为龙头的一批光电企业,聚力引进光电产业配套企业,打通光电产业链上下游“经脉”,着力建设一个配套齐全、产业链完整的光电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新一代传感器公共平台建设,使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产业创新、持续、协调发展;积极引导优质企业上市,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发展壮大;以国家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以中荣印刷、富洲胶黏等行业排名前列的企业为标杆,支持包装印刷企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拓宽招商载体,储备发展空间。为有效解决土地资源瓶颈问题,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张企集团于2012年率先启动对九十年代初期建成的工业园区进行“三旧改造”工程,采取微改造和拆旧建新方式相结合的分期改造升级方式,着手进行张企科创园区建设。首期“电力电子孵化器园区”改造工程已于2012年完成并投入使用,2016年张企集团在园区内成立张企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司,并于2019年12月成功获批国家级孵化器。为更好的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进一步打造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为一体的全链条孵化体系,张企集团公司于2017年8月启动二期新型工业大厦建设,并于2019年9月投入使用。为响应火炬开发区加快推动连片低效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优化拓展产业空间,确保产业项目落地做好保障,张企集团计划2021年启动张企科创园三期改造建设项目,拟建设一栋高标准、现代化的研发及生产大楼,用于招引激光加工、激光医疗和警示武器装备制造、光通信、光成像、光学精密加工、第三代半导体等细分行业光电研发、生产项目。
推动科技创新,催生发展动能。张企集团加快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构建集技术研发、创业孵化、信息咨询、金融服务、政策资金申报等综合科技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的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和科技企业创业平台,以打造互利共赢的“孵化器+产业园+科研院”所为抓手,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为园区企业提供科技信息支撑、政策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对外科技合作等科技创新服务,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党建引领,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张企集团园区党委,现有建制性党支部32个,其中本部党组织1个、非公企业党组织31个,在册党员351名;有市级“两新”党组织示范点2个、区级示范点3个。为加强党组织对企业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和工作引领,2020年经全面摸排,张企集团园区党委在园区企业组建功能性党支部12个、联合党支部7个。为更好的服务党员、群众,已建立一个服务和活动面积超2000m2的园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人数超过3万人。
近年来,张企集团党委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紧紧围绕区党工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落实和认真履行党建工作职责,扎实抓好政治引领、支部提升、意识形态、作风建设等重点工作。
近三年,张企集团党委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结合实际,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围绕“守初心、担使命”“讲党性、作表率”“补短板、解难题”“知敬畏、守底线”“抗疫先锋”“对党忠诚教育”等专题,共开展相关学习活动144次,重质量、重内容、重成效,以好的作风确保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张企党委紧紧抓住组织建党这个核心,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更好的夯实党组织各方面建设。通过“规范化建设”“组织力提升”“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主题,张企集团党委初步解决了党组织设置不规范,党员教育管理不规范,党建标准不规范等问题,使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加坚强,政治引领更加突出,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党建与治理结合更加紧密,党员教育管理更加精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现。
同时,张企党委通过党群服务中心经常性开展特色党群活动,加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载体作用;激发两新党员服务企业、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生机活力;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助推企业发展的作用力和推动力。
未来,张企集团将继续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机遇,坚持党建促发展,找准产业定位、加强载体建设、推动科技创新、提供优质服务,以张企人抢先争优的豪情、展翅高飞的壮志、务实高效的作风、开拓进取的锐气,继续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全力以赴、众志成城,践行张企集团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为中山“重振虎威”、开发区二次创业交上一份出色答卷。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吴帆
【通讯员】李娜
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