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网联技术使车辆更加复杂化,国内因信息系统问题累计召回的数量增加趋势明显。与此同时,召回从安全方面已经扩展到环保领域。
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汽车召回实施情况。
上半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115次,涉及缺陷车辆430.85万辆,其中包括新能源车128.38万辆。而在上月,汽车召回公告达到14次,大众、丰田等头部企业均榜上有名。
上月,汽车召回达14次。
上半年奔驰曾单次召回260万辆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主任王琰介绍,我国汽车召回制度始于2004年,17年来已经累计召回2310次、涉及缺陷车辆8715.72万辆。召回原因包括设计、制造、标志/标识等,既有标准符合性问题,也有非标的安全隐患。
2020年上半年,国内47家汽车制造商共实施召回93次,涉及汽车321.42万辆。与2019年同期相比,召回次数减少21%,召回数量增加16%。去年上半年召回次数同比有所下降,召回总量却明显上升。而今年的召回次数比去年增加了23.56%,召回车辆总数又同比增长33.96%。
南都记者注意到,过去的一个月里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就公布了14次召回公告。其中,召回品牌包括大众、丰田、日产和特斯拉等。特别是大众、丰田和日产,上月召回车型中不乏旗下高端产品(甚至是超豪华品牌车型)。
例如,大众部分进口甲壳虫、该集团旗下部分进口宾利添越V8、进口奥迪S8,保时捷部分进口Panamera和Taycan;丰田部分卡罗拉、汉兰达和部分进口雷克萨斯CT混合动力、RX300;日产部分天籁、新楼兰和部分进口英菲尼迪QX30。而特斯拉,也在上月先后两次召回部分进口和国产Model 3、国产Model Y。
特别是临近上半年结束时,同一天就有四家企业实施召回。除了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橡胶有限公司召回部分德安通牌轮胎外,其他三家都是电动车产品。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召回部分众泰云100S电动汽车、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帅客纯电动汽车,特斯拉更是由于“车辆主动巡航控制系统”问题,召回了部分进口和国产Model 3、Model Y。
奔驰上半年曾经单次召回超260万辆车。
回顾上半年国内汽车召回事件,数量最大的莫过于3月中旬奔驰的一次召回,涉事车辆多达260万辆。奔驰(中国)、北京奔驰召回部分进口和国产A级、B级、C级、E级、S级、GLA SUV、GLB SUV、GLC SUV、GLE SUV、GLS SUV、CLA、SLC、CLS、SL、G级、AMG GT、EQC车辆(生产日期在2016年1月21日至2020年11月20日期间),共计2600677辆。
该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因通信模块软件的设计问题,当车辆发生碰撞且自动触发紧急呼叫服务时,由车辆碰撞引起的通信模块电源的电压临时下降可能导致车辆自动发送给梅赛德斯-奔驰紧急呼叫中心的车辆位置出现偏差,可能导致救援延迟,存在安全隐患。 奔驰方面表示,可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升级通信模块软件,用户无需到店即可消除安全隐患。
趋势:召回将从安全扩展到环保领域
综观整个上半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115次,涉及缺陷车辆430.85万辆。其中,受缺陷调查影响召回21次,涉及缺陷车辆48.64万辆,占召回总数量的11.29%。
从召回类型看,以乘用车为主,召回105次,涉及缺陷车辆430.455万辆。
从问题总成看,电子电器召回次数最多为30次,涉及缺陷车辆279.16万辆;其次是发动机召回20次,涉及缺陷车辆63.65万辆;第三是车身、气囊/安全带和制动/转向召回14次,涉及缺陷车辆分别为20.08万辆、4.87万辆和50.70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车方面,上半年召回缺陷车辆128.38万辆,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22.13%。随着智能网联技术使车辆更加复杂化,2014年至今,国外汽车召回案例中,与软件相关的安全问题显著增加,增速超过40%,国内因信息系统问题累计召回712万辆汽车,约占召回总量的10%,增加趋势也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车企,一方面采用汽车远程升级技术(OTA)对已经销售车辆某些功能或性能进行改进和优化,另一方面利用OTA技术作为召回手段,提高召回效率,降低召回成本。
排放召回也是一个新领域,2021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规定》,进一步将召回从安全扩展到环保领域。
王琰指出,结合上半年召回实施情况,针对新技术和新领域,将积极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在传统汽车安全领域,强化缺陷线索收集监测,提升分析识别和快速反应能力,加大重点产品重点企业缺陷调查力度,加强召回后效果评估与监督,督促企业切实履行产品安全主体责任。
二是针对新产品、新技术,建立运行数据驱动的新能源汽车缺陷调查工作机制,推进智能汽车OTA大数据平台建设,探索建立汽车安全监管沙盒制度,平衡创新与风险。
三是针对汽车共性质量安全问题,开展风险评估与质量诊断,建立健全“发现产品缺陷—提出产品安全改进建议—促进行业整体质量提升”机制,从根本上帮扶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消除产品安全隐患,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字整理:梁罗喆 制图:林泳希
南都记者 梁罗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