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集 | 曾辉:我对广东旅游的三个疑惑

广东文旅投融
+ 订阅

栏目说明

自2017年首届举办以来,广东对接会深度聚焦产融对接,共征集项目1634个(现场路演项目47个),举办省内外市(县、区)地方政府文旅产业招商引资推介26场,对接省内外知名文旅投资集团、运营公司及基金、券商、创投、银行等各类机构约350家,围绕海岛、乡村、科技、县域、民宿、文旅融合、全域旅游等领域开设13个主题分会场,邀请演讲嘉宾、圆桌对话嘉宾和项目点评嘉宾等业界专家大咖共计153位,通过资本智力双驱动,激发产业动能、助推文旅发展。

风云四载路,文旅变化多。为沉淀真知灼见、复盘文旅发展,广东省旅游协会投融资专委会、南方文交所特别策划了广东对接会回顾特辑之“观点集”栏目,梳理和回顾历年来广东对接会的精华观点和精彩内容,以供业界参考、思考、更深刻地理解产业变革。

2017年9月8日,2017广东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会在广州举行。时任华侨城集团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辉作《旅游目的地的投资与运营逻辑》主题演讲。在他看来,发展旅游要注重“品”、要把握“度”、要讲求“境”,对于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广东而言,其旅游产业大有机会、大有可为,需在文化旅游、周边游示范以及对旅游的重视程度等方面进一步思考。以下为曾辉演讲实录:

我1998年留学结束回国,我当时面临抉择,是回大学还是另换一个工作来做?分析下来经济发达只有四个地方,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两个在广东,于是我选择了广东。

由于机缘,我选择了深圳。1998年,中国的旅游人数,广东人占一半,出国旅游,广东人占1/3。朋友问我选哪个行业,我选了旅游,阴差阳错,没做送客的旅行社,投身了接客的主题旅游乐园。

前两天我还开玩笑说,广东省旅游如今仍为全国第一,招商引资还这么努力,其他省份还有饭吃吗?但是我要告诉大家,近一年我跑了全国数十个地方,真心觉得广东真有必要这样做,为什么?跟大家讲讲我的个人思考。

关于旅游的四个思考

我讲四个问题:投什么、做什么、要什么、如何做。

投什么?我们要投旅游,其实就是投体验经济。我跟大家分享三个“感”。第一个叫感知。我们现在的旅游,游山玩水就是感知,要好看、好吃、好空气;第二个是感觉,是旅居,是通过旅居来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要可达、可居、可交流;第三个是感悟,要做旅学,要愿买、愿学、愿回头,最重要的是愿回头。

简要比方,你伸手入水,你就有感知;体会水是暖的还是凉的,这是感觉;如果通过水,你还感悟了人生,比方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水至柔也至强。旅游做到这个份上,体验经济就做好了。

做什么?首先肯定要做品质。举一个例子,日本人擦桌子,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打工,他擦桌子擦五遍,已经够意思了吧?老板觉得不行,要擦12遍。老板告诉他:你擦5遍是数字的概念,我让你擦12遍是细菌的概念。擦12遍以后,一平方厘米的留下的细菌数肯定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品质。

还有品格。我去过中朝边境的县级城市集安,一去就想留下。为什么?那个城市的格调非常宜人。为什么呢?他们的前市委书记10年前给了9个字,他们坚持了10年就有今年的成果。“黑白灰、淡雅素、精秀美”,有机会大家可去看看。

第二,要把握度。首先是态度,对人的态度。浦东新区做得高大上,当年就有一个新加坡的建筑设计师说:你什么都好,就是对人不友好。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没有遮阳挡雨,考虑了人怎么过马路吗?

第三,我们今天走琶洲,我感觉一条天桥修得非常好,直达珠江边。但是建筑物到建筑物之间对人的友好度,我们至今没有很好解决。其次,投资要适度,今天这个年代,过犹不及。

华侨城投了很多重大项目,很成功,但我们也有痛苦不堪的。无论是几十亿还是几亿,一定要想好今后的回报,如果回报算不过账来,今后是烂尾,对当地政府和投资企业都是不好的。还有一个是速度,规划要慢,想清楚了,建设就要快。

第三,要讲“境”。首先当然是做好环境。其次是经济境界,以前有国企打品牌广告,说每年给国家交多少税。有人质疑,作为服务民生的国企,你的首要目标是惠民还是交税?所以这个企业不再打这个广告了。

再有就是政治境界,比如说在雄安规划宣布之前,有一些做地产的央企是得到了风声的,但是没有一个央企过去抢土地资源。

我们卖什么?简单说,我们就是卖加减乘除,“加”是说我们要添加快乐,乘就是强化差异。其实卖旅游就是卖地域的差异,卖时光的差异。还有就是减,减什么?减生活空间的堵和多余环节,得到的就是生活便利。除就是以好的世界观和理念作分母,丰富物资作分子,除出来就是优品生活。

要什么?我们要的是一个好的生态链,所以我们要做到利益俱佳。第一,领导要说好,政府要说好,这样就会获支持。第二,专家要说好,专家说好就有人缘。第三,原住民一定要说好,如果原住民堵门,那就麻烦了。然后是消费者,最重要的是消费者买单,所以消费者要说好。

对广东旅游的三个疑惑

联系到广东,我对于广东的旅游有三个疑惑。第一个疑惑,在人造主题公园方面,广东绝对全国第一,因为有华侨城、长隆。

我问问大家,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的人文资源,能进中国前10、50名的,广东有多少?答案是,前10的,广东一个都没有,前20名的,广东也没有。网上有评选“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里面没有广东。我生活在广东,我感到很憋屈。

第二个疑惑,轻工业产品日常生活用品,广东的生产绝对是全国第一,也绝对是全世界第一。但是把它做成文化旅游是不是第一?

第三个疑惑,广东的经济,包括旅游经济绝对是全国第一,但是对旅游的重视是不是全国第一,或者是排前几位?我觉得广东旅游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是旅游管理者、旅游从业者的努力,也因为广东人的富裕。

但是我要给一个结论,比起其他兄弟省份,真的重视还不够。山西省要所有的市长在电视上推销自己执政区域的旅游资源,我参加安徽旅发大会,安徽省也让每个市长脱稿推荐自己的地市。今天的会议有没有市长来?好像一个正市长都没有。因为广东经济太厉害了,旅游跟着走就可以了。

因此,广东旅游有“两个大”,一个是大有机会,一个是大有可为。比如说看星星、看草原,我没有想到广东有非常好的草原。比方说玩海洋,我们的海洋开发怎么样;比方说游水乡,岭南水乡,原来的生态桑基塘,是进课本的。

如何做?第一个是能不能做几个第一?我刚才讲了,那么多的排名,广东没有在前20名。有没有可能把丹霞山做成丹霞地貌休闲度假的第一名。广东的罗浮山,现在做的一个很好事情,就是推养生文化,有癌症手术后的患者,只要有时间就去爬罗浮山,上面的负离子真的是太好了。

第二个是能不能做一批示范?什么示范?周边游的示范。还有就是已有产业优势,能不能顺势把文化旅游做好?比如说云南不出玉,云南也不雕刻加工玉,雕刻玉加工最强的是广东。云南有本事做成了玉文化和消费的大市场,广东能做吗?应该能做。另外做一个典范,以前我们讲广货、讲广味,我们能不能做广式生活?

华侨城现在做旅游、文化、互联网。我们要做的事情,第一为消费者服好务,尤其是要运用IT手段。第二要给从业者赋能,我们愿意做品才貌三全的上门女婿,资源我们带不走。第三,请世界深呼吸,让生活慢下来。

我们是扎根深圳面向全国,可是在广东除深圳外我们只做了顺德,还有很多地方想进入,一直没有结下缘。我们期望与广东的山、江、田、海、城更深度融合,让我们认真聆听自然的声音。

(* 本篇演讲实录内容来源于新旅界,原标题《华侨城集团曾辉:广东旅游大有机会、大有可为》)

2021年广东对接会项目申报

项目申报统一采用网络系统进行填报

可复制下方链接进入PC端申报

https://wl.cnscee.com/project/#/

如有疑问,可咨询组委会工作人员

固定电话:020-89298974

13922178700(张先生)

15626493434(史小姐)

END

【广东对接会5周年回顾特辑】

统筹丨缪小清 陈   曦

策划丨唐有元 吴   丹 廖   巧

本文编辑丨侯文苑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