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洲村
位于中山市板芙镇东北部
面积6.5平方公里
户籍人口2100多人
辖7个自然村,分别为
民溪村、上环村、中环村、
大环村、沙沟村、虾角村和四顷村
年度工作总结
500年前香山县地图
历史变迁
清雍正四年(1726年),刘岳英从隆镇谿角(属今沙溪镇)迁居湖洲建立大环村。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林圣时从安堂(属今大涌镇)迁入建立沙沟村。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林静轩从安堂(属今大涌镇)迁入建立虾角村。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刘姓族人从谿角迁入建立上环、中环村。1925年,吴容光、何海、卢财胜等人从阜沙迁入建立民溪村,最初叫风车岭,因初筑成围时耕地面积约400亩,且在湖洲村北面,为区别于南面的下四顷,又叫上四顷。1936年,郭金从大环迁入建立四顷村,因当时有耕地400亩,100亩为一顷,为区别于上四顷故又名下四顷。
湖洲山下
湖洲小学的前身由村民刘灿年于1933年创办,私塾性质,位于中环村皂角树下的一间简陋草屋。1937年分两处上课,一处为原址,一处为中环观音庙。1947年由欧美等地华侨捐款在沙沟建立沙沟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湖洲小学。1962年--1964年间在湖洲芦蔸坑设有分校。1969年,湖洲小学搬迁到湖洲新塘重建(现八达公司内)。1981年设两个教学点,分别为民溪分校和中环分校,仅开设一、二年级,三年级以上仍在沙沟主校。1992年,湖洲小学迁建到大环105国道边(即现分校)。2018年,现湖洲小学主校区在板芙一中旁建成投入使用。
位于现八达公司内的湖洲小学(永泉供图)
湖洲小学分校
湖洲小学主校区
板芙一中前身为板芙镇深湾中学,创办于1966年9月,初办时为深湾林业中学,1976年9月与深湾小学附属初中班合并为深湾中学,1981年撤销高中部。1999年,选址湖洲村大坑口,重建新校,并更名为板芙一中。
1972年深湾中学(凤珍供图)
板芙一中(张志广摄)
古迹典故
1华光庙
华光庙位于沙沟村,建于清代。传说古时候有一队人马驻守在湖洲山,保一方平安。后来匪寇入侵,双方交战,该队人马全军覆没。村民为纪念这队人马,修建华光庙,设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为华光诞。抗战期间,为阻止日军入侵珠江三角洲,尤其是广州,决定把当时岐关公路(现105国道)等主要公路破坏。后来日军登陆后,强迫沿线村落拆屋拆庙,用来填平岐关公路,致使历史悠久的华光庙被拆。1990年,村民筹资原址重建华光庙。
2抗日故事
抗战期间,湖洲人英勇无畏,如沙沟萧日新等人,曾为五桂山革命武装组织支援钱和粮食。1945年5月9日,敌伪向珠江纵队革命根据地----五桂山分兵十路进攻,称“五九扫荡”。为避敌锋芒保存革命实力,抗日游击队分散撤出五桂山,其中一路军队来到湖洲村沙沟一名“红陇”山谷的山洞,得到湖洲村民帮助和物资供应,成功存活下来。但山洞太小,不能容纳全部人,于是部分军队转移到深湾担水坑,不幸遭到了敌人的围攻,几乎全军覆没(这在《为什么是“深湾”?》一文中已有叙述)。
山洞洞口
洞内通道
3湖洲小学旧址
修建于1947年,是沙沟华侨筹资建设的学堂,1957年改为办公场所,改革开放后又改为小学,为湖洲小学旧址,湖洲小学迁址新校区后改为村卫生所,至2008年。
4美力时
美力时全称美力时制品有限公司,1992年在湖洲沙沟村建厂,占地100多亩,主要为麦当劳等世界知名企业生产塑料玩具,年产超过1亿件(套)。高峰时期,美力时有员工几千人,带动了公司所在地沙沟村房屋租赁、餐饮、百货零售等行业的发展。美力时于湖洲尤其是沙沟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随着公司的转型,现成为村民的永远记忆。
1992年对美力时的报道
美力时商业街
诗词湖洲
湖洲山还是古香山八景之一,诗云:
阜峰文笔
黄仲翁(元)
群峰超绝处,特自起孤高。
卓地青筠管,抽天碧兔毫。
中山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国画(山水)
《阜峰文笔》
注:上图为中山人所熟悉的烟墩山花塔,然而最早的阜峰其实是指板芙镇的湖洲山。
归至芙蓉沙
何巩道(清)
舟路苍茫数里烟,风吹秋思晚凄然。十年故国人空老,一夜乡心月可怜。
下濑船从波底起,临崖灯向树头悬。菰芦自古容鸥鹭,怪得哀吟到水边。
注: 芙蓉沙是地名,位于湖洲村(今属中山市板芙镇)虎爪山前一带的田野,旧称芙蓉沙。
乡村风貌
▼民溪球场
▼民溪涌
▼中环球场
▼虾角大石
▼虾角碉楼的浮雕
▼虾角碉楼
▼虾角旧民房
参考资料:《板芙镇志》、《中山村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