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日前,在高考填报志愿中,佛山市三水区三水中学考生江颢有些纠结,结合自己的成绩和兴趣爱好,他将国内排名前十的高校反复对比。在得知高考成绩之前,他并没有想过,自己可以离“清北梦”如此之近。
“知道成绩时我是又惊又喜,但一时间还不知道这个成绩是什么层次。”江颢说,他将成绩截图发送给班主任之后,得到的回复是“有望上清北”的时候,他的父母激动得相拥而泣。
这只是今年三水新高考捷报的一个缩影。据统计,今年三水有3413名学子将圆大学梦,近七成学子可上本科,665人达到名优学校录取分数线,多项高考数据创下新高,实现点、线、面全面提升。
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2016年三水启动教育综合改革之时,高考的高优率约为14%,本科率接近59%。随着5年来教育综合改革的纵深推进,这两个衡量高中教育办学及育人水平的硬指标已实现跨越式发展。
教育综合改革是三水历届党委政府持续接力攻坚的民生工程。近年来,三水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重点,一批围绕着扩容提质的改革措施纲举目张、扎实推进,教改红利也落地释放,学校育人探索获得新突破,教育质量得到新提升,市民得以分享教育发展的累累硕果。连年攀高的高考成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显著成效,也让更多三水人对三水教育的信心越来越足。
低进高出 高进优出
学校育才能力不断提升
6月25日高考放榜,三水中学物理类翘楚(20)班班主任贺冬顺陆续收到学生的报喜。据统计,全班42人平均分达631分,高出物理类本科线199分,高出特招线92分。其中,600分以上38人、640分以上14人,刷新该校近几年的纪录。
三水中学物理类翘楚(20)班班主任贺冬顺(右二)与学生一起查询高考成绩。 李周秦 摄
此外,三水中学物理类高三(18)班全班51人均达到名优学校录取分数线,平均分达607分,有33人600分以上;历史类高三(19)班全班超过本科线,39人中有37人超过了名优学校录取分数线。全校568人达到了名优学校录取分数线,4人进入全省前1000名,1名考生有望上清华北大。
“这应该是三水中学近几年最好的成绩。”三水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三水中学校长范自军说,在教育综合改革大背景下,三水中学积累了几年的备考经验,不断探索和完善,高三的教学管理和运作模式更成熟、更科学、更优化,最终在本届高考中实现厚积薄发。
今年,三水多项高考数据创下新高,实现点、线、面全面提升。图为三水中学教师在上课。三水区教育局供图
范自军介绍,学校采用3条线作战,注重尖子生培养、提升名优学校录取率、力争本科率实现100%,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得益于前几年的探索,三水中学的三年一贯制培养模式愈加夯实。此外,在三水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三水中学去年引进了3名基础高层次人才,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做法,有效促进了学校的良性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优等生“打头阵”不仅是发生在三水中学这样的龙头学校。三水实验中学、华侨中学在优质生源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持续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书写励志逆袭故事。
今年,三水实验中学近八成学生可上本科高校,有66名考生达到名优学校录取分数线,实现本科以上人数、高分层次考生人数全面持续增长。物理类高三(7)班全班32人达到本科分数线、25人达到名优大学录取线,平均分达557.4分,高出本科线125.4分。考生刘锦潮从2018年广州中考排名1万多“逆袭”至高考全省排名2000多,以650分成绩远超中山大学出档线。
三水区实验中学在优质生源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持续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书写励志逆袭故事。 校方供图
三水区华侨中学今年也实现办学以来本科上线人数最多、增幅最大的一届。该校物理类考生陈艳敏、历史类考生柯佳怡从中考全区1000多名,经过学校3年的培育,在高考中实现逆袭。低进高出、“黑马”频现,这样的变化,如同雨后春笋般在三水华侨中学涌现。
过去3年,三水中学、华侨中学、实验中学都铆足了劲发力追赶,以“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超强加工能力不断刷新办学新高度,推动了三水实现高中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三水区华侨中学也实现办学以来本科上线人数最多、增幅最大的一届。 校方供图
三足鼎立 五育并举
学生成才渠道多元多样
在三水,三水中学、华侨中学、实验中学三所公办高中依据生源质量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形成了区内合作与良性竞争态势。今年高考,三所公办高中实现全面开花,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体艺点面开花,越来越多的三水学子有机会上名优大学。
“我们着力于本校取得好成绩,也真诚地期盼其他兄弟学校一起争创佳绩。”三水区华侨中学校长但修前说,在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学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踏实前行,全盘部署,本着“传承、创新、和谐、奋进”的工作思路,循序渐进,夯实基础,稳步提升,最终实现了人才培育的换道超车。
除了学科教学成果显著之外,今年高考三水在体艺方面也实现重大突破。三水区华侨中学“体艺见长,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在高考中凸显成效,特色教育成果丰硕,美术类上线人数创历年新高,考生陈旖排名全省前列,梁映君、李嘉欣表现突出,考生周子桐、吴奕霖有望被中央美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录取;体育类再创佳绩,上线人数大幅度增长,戴雄杰、黄宪杰等考生排名全省前列。三水区实验中学考生王俪洋、钟宛颖已被华中科技大学、武汉音乐学院录取……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三水学子得以从不同的跑道脱颖而出,背后的力量来自于三水深入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发展。2016年9月,三水区全方位启动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实施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工程、优质学校建设工程、强师工程等五大配套工程,聚力打造区域教育高地。
随着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深入地推进,推动三水中学创建佛山市精品高中、区华侨中学和区实验中学创建特色高中,从教学设备设施、特色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开展提升建设,3所高中实现错位发展,让越来越多学子圆梦理想大学。
近年来,三水区华侨中学走基础教育和特色教育相结合的发展之路,逐步形成“书法育人、英语特长、足球特色”品牌。加强学校教学全过程的监管力度,落实课堂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积极稳妥推进新一轮新高考改革,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水区华侨中学足球队大合照。 校方供图
三水区实验中学坚持以“生命自觉”为主线与灵魂,提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班级文化、小组合作学习、艺术教育、体育教育和书香校园品牌,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聚焦课堂、共研备考,加强科组和备课组教研活动,加强师资培养培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目前,三水区内3所普通公办高中已形成三足鼎立、错位发展的良好格局,初步培育形成富有特色的教育品牌。不论是三水中学的多维育人体系,还是实验中学的“生命自觉”理念,还是华侨中学的“体育艺术教育”,精品多样化的发展助力三水高中教育质量提升再上新台阶。
教改破局 提质创优
教师干事创业氛围浓郁
高考成绩是观察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一扇窗。诚然,这份沉甸甸的亮眼成绩背后,是三水教师的付出,也正是这批有思想、有干劲、有毅力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在支撑着三水教育砥砺前行。他们是三水综合教育改革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更是推动者。
三水区实验中学校长邝贞垣坦言道,教育综合改革以来,学校虚心学习借鉴其他兄弟学校的经验,竭力挖掘自身潜力优势,广大教师干事创业氛围空前浓郁,做好本职工作、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辛勤付出,在教育战线上贡献了实中力量。
回溯2016年之前,优质教育资源分散、校际发展不均衡、办学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直接导致了三水大量优质生源流失到外区,教育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亟待提高。
三水实事求是,立足自身发展矛盾、痛点和短板,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问题想办法、找路径,寻求解决方案的冲锋号。复盘不难发现,三水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上一直有解决问题的底层逻辑,那便是在现有存量的盘活和优质增量的拓展中不断找到平衡点。一方面着眼全区创新发展大局,不断创新变革;另一方面要抽丝剥茧,找准教育机制体制痛点进行深入探索和把脉,整合资源、激发活力,实现优化提升。
三水从顶层设计上做文章,机制先行,于2016年9月全面启动教育综合改革,提出实施“提质创优建高地”行动,纵深推进“筑基强腰树品牌”行动。一系列高站位、高标准、全视角政策的出台,一件件大手笔的投入为教育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强国必强教,强教先强师。三水全面启动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将强师工程列入其中,三水区教育局先后制定实施“卓越校长培养计划”“千百十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师综合素质培养计划”,推动三水教育提质创优建高地。三水通过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校长队伍、完善教师培训培养机制、构建教育高层次引进机制、不断改善教师工作环境等方面,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三水区教育局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并于去年成功引进了3名基础高层次人才,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做法,有效促进了学校乃至全区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对内,三水加强教师培训培养和轮岗交流,通过建设名师工作室、开设高级研修班等方式,加快培育名师和骨干教师。
谈到连年来三水教育综合改革最大的感受,不少人会直言:氛围变了,干事创业的氛围更为浓郁。三水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学校老师主动作为、认真负责,家长群体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关心关注、热情相助。这种和谐的教育生态使得三水教育有了“质”的变化——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不断增强,教育教学成绩不断提升。
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是三水教育综合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的缩影。三水公办高中与周边先进地区的差距逐渐缩小,以往三水拔尖学生外流的局面近年来开始出现扭转,区外的三水优秀生开始回流。
三水教育综合改革是历届党委政府持续接力攻坚的民生工程。三水区教育局局长赵留记表示,当前,三水正举全区之力推进教育十大工程,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多种教育方式及各个学段。今年高考成绩单将为三水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注入强心剂,三水教育系统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强力统筹和部署推动下,各部门、镇街通力合作,在新起点推动三水教育实现新发展,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助推“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李周秦 王伯乐 陈伊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