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群众文艺创作者凌铭: 连续三年蝉联省群文创作一等奖

南方日报

群众文艺创作者、非遗传承人、群众文化活动组织者,概括起来,梅州市平远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凌铭有三重身份。

1967年,凌铭出生于平远,父亲是文艺工作者,耳濡目染下,凌铭八岁开始学单簧管等西洋乐器,十岁能登台,初中毕业进入平远县原文工团,能直接为各种文艺表演伴奏,这在当时传为佳话。

凌铭正在展示平远船灯的表演方式。 黎锴 摄

凌铭正在展示平远船灯的表演方式。 黎锴 摄

凌铭真正在群众文艺领域大放异彩,要数他在平远县原山歌剧团工作时期。彼时,他已在原梅县地区戏剧学校接受了四年专业系统的学习,加之每年72场高强度的送戏下乡,不知不觉间锻炼了他的才能。很快,凌铭在27岁那年,便担当起了平远县原山歌剧团团长的重担。在这一时期,他开始走上群众文艺创作之路。

凌铭创作的题材多来源于生活,他常年行走在乡间地头,倾听群众心声,以作品为群众发声。40年来,他创作了上百篇群众文艺作品,其中,省市县获奖作品就占一半。小品《砍一棵树有多难》、表演唱《盼郎归》、相声《真的巧了》,更是让他连续三年蝉联广东省群文创作评选一等奖。其中秘笈就在于他始终坚持脚踩泥土,深入群众。

正是这些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文艺作品,让凌铭及他的团队深得群众的喜爱。“有一年,我们要到仁居镇一个偏远乡村演出,乡亲们知道我们要去,特地宰猪来招待我们。”这事让凌铭深受感动,铭记在心。

凌铭正在对平远船灯进行维修。黎锴 摄

凌铭正在对平远船灯进行维修。黎锴 摄

2006年,平远县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凌铭是省非遗项目“平远船灯”申报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他带领团队深入仁居镇、上举镇等地挖掘信息,慢慢拼凑出平远船灯的前世今生,为平远船灯列入广东省第一批非遗保护项目名录及出书贡献了较为完整的材料。他还自学平远船灯的制作与表演,成为了平远船灯的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平远船灯。

“原来的船灯是木制的,重达70斤,一个人挑着船表演十分吃力。况且船还不能拆,如果要去外地演出,船根本运不出去。”发现船灯的短板后,凌铭大胆改良,将船灯的材料从木头改为不锈钢,船灯也从70斤“瘦身”到20多斤。“如今的船灯不仅轻便,还可以折叠装箱带走。”他说。

凌铭带着“平远船灯”走进校园。受访者供图

凌铭带着“平远船灯”走进校园。受访者供图

在船灯表演方面,凌铭结合多年来对船灯表演的了解,通过自己掌握的专业技术,对船灯表演进行了改革,从船灯单一的音乐舞台表演发展到用锣鼓点指挥的广场表演和巡游表演,充分展现了船灯这一独特的非遗传统表演艺术。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远县业余演出队伍像雨后春笋般成长,凌铭更忙了。作为“辅导员”,凌铭需要利用自己多年的专业工作经验,对他们的表演和创作进行“点拨”再提升。遇到重要题材时,组织创作更是家常便饭。

几十年来,凌铭(左)扎根基层,将青春奉献给了基层文化事业。受访者供图

几十年来,凌铭(左)扎根基层,将青春奉献给了基层文化事业。受访者供图

2011年组织“平远县喜洋洋艺术团”参加梅州市举办的第三届社区文艺汇演获一等奖、2014年组织“平远老年学校”参加梅州市第十一届“百歌颂中华”获铜奖……在凌铭办公室,获“组织一等奖”的表彰锦旗挂满了一墙,见证了他在指导群众文化工作、组织开展群众文艺创作演出所取得的优异成绩。

2018年,凌铭被评为广东省基层宣传文化能人。他说:“这个称号对我来说,既是荣誉,更是压力,这督促着我要继续沉淀自己,为群众创作出更多好作品。”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魏丽文

【通讯员】朱双玲 朱维佳 袁志鹏

编辑 邱珂娜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