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九连山,莫欺少年穷
九连真人乐队,从右到左分别为:主唱/吉他阿龙、副主唱/小号/键盘阿麦、贝斯万里、鼓手吹米。周晨 摄
3月26日晚上7时,南方城市的夜晚已经有些热,在广州琶洲的一家live house门口,等待看演出的年轻人们已经排起了长队。这天晚上,是九连真人乐队首次巡演的广州站演出。
对这支从连平走出来的乐队来说,广东无疑是他们的主场,开场后,当主唱阿龙提问:“有没有连平来的?”场下响起一阵阵回应和欢呼,而他们的客家话歌曲,现场更是有不少乐迷可以熟练地一起唱和。
“客家人这个身份是不会改变的。”阿龙说,客家方言的创作是九连真人的特色,但不会成为限制乐队的标签,“我们会不断找到标签再撕掉,未来会有更好的作品。”
九连真人乐队。周晨 摄
缘起乐夏
用客家话玩摇滚的“黑马”乐队
时间回溯到2019年的夏天,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舞台上,“谁也没听说过”的九连真人乐队以一首客家话原创歌曲《莫欺少年穷》惊艳全场,当激越的小号声响起,全场观众都沸腾了,玩了多年摇滚的“老炮儿”们也都不吝赞赏。痛仰乐队的主唱高虎说他们“特别有劲儿”“眼睛里好像喷着火”,反光镜乐队鼓手叶景滢形容他们,“之前从来没听说过,但超乎想象,就感觉突然从海底冒出一个水怪来。”高晓松也公开发微博示爱:“这是我最喜欢的乐队之一了。”
九连真人,成了这个夏天当之无愧的“黑马”乐队,换句话说,火了。
在乐夏成名前,九连真人这个乐队只能算是一支小县城里的“野生乐队”,主创阿龙和阿麦分别是县城里的美术老师和音乐老师,贝斯手万里则是个舞台音响设备租赁行的老板,只有鼓手吹米是来到北京签了公司后合作的。阿龙说,像这种“正规的”演出九连真人很少有,大部分都是下乡演出或者演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们看。而当时九连真人的微博上,甚至只有9个粉丝。
阿龙和阿麦的学生参与录制歌曲《落水天》。视频截图
综艺的舞台,让九连真人横空出世,从四面环山的小县城走到了大众面前。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演出邀约,音乐节的舞台下,上万人在独特的客家方言音乐中一起摇摆。去年12月底,九连真人发布了首张专辑《阿民》,随即开始了乐队的首次巡演之旅。
回到广州的现场,票已经早早售罄,live house中挤满了摇滚乐迷,他们或因乐夏认识九连,也可能在未来陪他们走得更远。而此时的微博上,九连真人已经拥有了30万粉丝。
身居连平
从“县城中产阶级”到“客家之光”
连平县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处于粤赣两省交界位置,主峰高1430米的九连山绵延至此,无山不绿,有水皆清。
走在连平的街头,入耳皆是客家方言。正如九连真人首张专辑《阿民》当中的多首客家话歌曲,难懂但又充满独特的韵味。
“九连山,十八弯,阿哥出门寻钱赚。”《莫欺少年穷》这首歌里,讲述了一段父与子的争论。客家少年阿民想要离家出去打拼,可父母却希望阿民留在家乡,阿民与父亲产生了争论,喊出“我阿民,一定会出人头地,日进斗金”。
“每个人心目中的阿民都是不一样的。是自我的映射,也可以说,阿民就是我自己。”阿麦这样解释《阿民》的故事。
音乐节演出中的阿麦。周晨 摄
这些故事带着九连真人成员们的印记,也来自客家山水的哺育。从2019年夏天的一炮而红到现在,工作日回到连平上班,周末和节假日到各地演出,这已经成了九连真人的日常。“不会离开连平,已经习惯了,这里才是我们生活工作的中心。”阿龙这样说。依恋而熟悉的一切人间烟火仍然在身边,在连平县城,继续着乐队的音乐创作,“现在就是一个吸收的过程,像海绵一样。”
九连真人的走红甚至一度在连平县城刮起了一股摇滚热潮,他们更是被不少广东乐迷称为“客家之光”。阿麦谈起自己的学生:“我的学生大部分都有点小骄傲,比较调皮的小部分同学就会说老师出名了要签名啊拍照啊什么的,还挺有意思的。”之前,阿龙和阿麦的学生就已经在他们的影响下组起了校园乐队,还参与了九连专辑中《落水天》一首歌的录制。还有一些当地的“粉丝”写了歌也会发给他们听,阿龙说,“有些音乐还很青涩,但是也很宝贵。”
心向未来
不想被打标签的年轻音乐人
阿龙和阿麦都是“90后”。对“90后”的音乐人来说,已经不再像老一辈玩摇滚那么艰苦,那么“死磕”,也不一定要到迷笛“树村”这样的圣地才能接触到先进的音乐理念和资讯。例如,同样是方言乐队,不同于五条人的市井和烟火气,更年轻的九连似乎从一开始就有走上更大舞台的底气,“我们是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接触新的东西一直都很方便。”阿龙说,“我们开玩笑地说,我们就是县城中产阶级,做音乐就是因为喜欢,精神层次上的满足感对我们来说更重要。”
音乐节演出中的阿龙。周晨 摄
而对于“小镇青年”这样的标签,阿龙觉得如何定义并不重要,更重要的始终是作品要一直往前走。“《阿民》是我喜欢的,但《阿民》也已经过去了,以后不会再写阿民的故事,那是一种退步,会有更好的创作。”阿龙谈到未来的创作这样说。
客家方言乐队是九连真人给大家的最初印象,但不会是唯一的印象。阿龙说,“人们都是不断寻找标签的过程,找到再撕掉、找到再撕掉,往后的话想乐队更好地发展,还需要继续沉淀,希望能有更好的深扎之后的作品。无论如何,客家人的身份是不会改变的。”
“我们小时候可能因为听了谭咏麟之类的香港歌手的歌去学粤语,为什么以后就不能有人因为听了九连真人的歌去学客家话呢?”坏蛋调频主理人王硕这样说。
【记者/拍摄】刘倩 李赫
【剪辑】万稳龙
【部分视频素材来源】爱奇艺自制综艺《乐队的夏天》、《阿民》纪录片、南都N视频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叶丹对视频亦有贡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