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广东海丝研究院
+ 订阅

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与保障。近年来,从国家层面、省市层面再到区级层面均有出台提升海洋经济发展金融服务的政策文件,“涉海”俨然成了金融领域新热点。

然而即使相关政策持续出台、各地不断加大支持力度,而由于涉海项目风险高、金额要求大等问题带来的中小涉海企业融资难的现象仍然普遍。广东海丝研究院通过整理国内外开展海洋产业金融服务的经验,为地区强化涉海企业金融支持提供参考。

新加坡:实行全产业链优惠政策

新加坡港是整个亚洲和环太平洋地区最大的转口港,同时还是世界规模排名前三的集装箱港口。政策支持方面,实行多项优惠政策,为航运企业集聚新加坡、促进海事金融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航运企业方面,新加坡发起了特许国际航运企业计划(AIS),鼓励国际船务公司在本国开展航运业务。同时对在新加坡注册的船舶企业运输收入实行税收减免,符合条件的船舶注册费可享受20%优惠,单只船舶注册费最高可优惠2万新元。

海事工业方面,新加坡成立了裕廊工业区管理局,对在新加坡投资设厂的高技术外国企业实行减免盈利33%的税收,极大鼓励了船舶业、海洋工程等海事工业的发展。

海事金融方面,新加坡海事和港口局(MPA)出台海事金融激励计划,对相关海事基金或信托实行减免税费的优惠,海事信托基金为企业和投资者分别带来了资金和可投资产,成为了新加坡海洋金融业中的重要融资工具。

挪威:提供多层次服务支持

挪威在海洋经济产业链上优势非常明显,市场竞争力极强,是全球海洋产业链最完整、产业附加值最高的海洋经济强国之一。

首先,挪威政府重点确立了在航运、海工、油气设备和开发、设计、融资等领域的优先发展,在海洋产业发展基础上,与之相关的法律、会计、咨询等服务也不断发展,逐渐在奥斯陆形成了专业性较高的海洋金融产业集聚。

其次,挪威海洋金融业为国内发达的海洋产业,如海洋渔业、航运业、船舶工业、海洋油气开发等发展提供了相关的金融配套服务,推进了挪威海洋产业的集聚,使得海洋产业集聚完备性较高,进而吸引各种资源要素在此汇聚,进行投融资、研发、创新、生产等商业活动。

最后,挪威政府向海洋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出口信贷和保险支持,通过出口信贷来扶持国内海洋工程技术型和设备型企业的发展,从顶层设计上对海洋产业集聚进行布局,创造了良好的海洋金融环境。

日本:建立完备的海洋财政金融体系

由于部分海洋产业在不同生命周期中都存在高风险、高资金需求、高融资风险的特点,日本政府提出应加强商业银行之间的信贷合作,建立相关海洋政策性银行,通过商业银行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等方式,调整海洋产业的信贷结构,从而增加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贷款支持,减少企业融资风险。积极组织商业银行对海洋产业进行辛迪加贷款,通过各个银行之间的合作贷款,有效分散海洋金融风险。

同时,日本重视政策性银行对海洋产业的支持,以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作为支持海洋金融发展的主导方式。早在1950年,在日本国内造船业资金匮乏,面临发展困境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实施“造船计划”,由政策性银行为造船企业提供优惠贷款,促使日本的造船业发展起来。

海洋渔业作为日本的传统产业,一直备受政府的重视,政策性金融体系中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为海洋渔业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贷款项目,如渔业经营重建整备资金、水产品加工资金、渔场整备资金等。

另一方面,日本也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支持金融服务于海洋产业。

《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提出要加大政府对于海洋资源的经费保障,提高金融对海洋产业的支持力度;《保险业法》加强了对海洋保险的监管;2007年4月的《日本海洋基本法》将海洋产业定义为对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活动,并明确了金融支持政策;2013年4月26日日本政府内阁会议通过的《海洋基本计划》作为接下来5年的海洋政策方针,根据这一计划,日本将振兴海洋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金融的支持力度。

香港:采用市场主导发展模式

香港秉承一贯的“小政府、大社会”理念,尊重市场选择,主要采用“市场主导”发展模式,政府尽量保持中立和独立,不干预产业发展和企业运营,实行低税率政策,为市场主体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在海洋经济发展之初,香港实施了灵活的自由港政策,具体包括自由通航、自由贸易、资本自由进出、大部分货物免征关税等,自由港政策极大地降低了海事成本,带动了海洋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随着周边港口的崛起,香港逐渐从货运服务型转变为高端服务型国际航运中心,通过立法为船舶租赁、海事保险业务等高端业务提供税收优惠,并依托自由交易的金融市场基础,集聚了一大批的海事仲裁、船舶登记、海洋金融等机构及人才,成为港航服务高度集聚的国际航运中心。

山东:利用银行提供多元涉海金融服务

恒丰银行烟台分行在总行政策的支持下,立足山东烟台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对港口企业实行“一企一策”的差异化金融服务,综合运用金融服务手段满足涉海企业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威海蓝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家以服务海洋经济为特色定位的民营银行,有效实施“海洋金融+”服务模式,定位“深耕蓝海”、围绕海洋经济重点领域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坚持“特存特贷”的特色化经营模式。

为支持青岛市“海洋攻势”,青岛银行先后制订了《青岛银行助力青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和《青岛银行经略海洋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加大对海洋经济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强化海洋特色产品创新等。

此外,青岛国际海洋产权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是山东省首家挂牌营业的涉蓝产权交易平台,在海域使用权招拍挂、海域使用权抵押、海域评估、测绘、涉海大宗商品交易等业务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