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夜读】红色祖屋——战时省委旧址

韶关发布
+ 订阅

党旗猎猎,舞动的是激情和高潮;战旗飘飘,抗日的号角在大地上回荡。粤北的上空,飞扬的是一颗颗期待的心。这是中共广东省委粤北机关旧址,这是中共粤北省委旧址。

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旧址。

2021年的夏天,粤北的天空一片艳红。我们在省委旧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在粤北,在韶关,是一段光荣与泣血的历史。

从广州到瑶坑,从五里亭到红围。一切崭新,一切如旧,一切又仿佛在我们眼前重现。热泪盈眶的老战士也在阳光下宣誓,那一颗颗普通人的心,在这一刻忽然激动。五里亭的荷花怒放,三江六岸一片欢腾,红色祖屋在阳光下,打开记忆的大门。

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旧址。

当国际歌的旋律在世界回荡,中国,走上了一条磨难中艰难探索的道路,这是一个新的起点。100年前,这条路通向了南湖上的一艘小小红帆船,十三个操着不同方言的热血青年,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用共同的信仰凝聚成一面旗帜,用坚定的信念点燃一簇洞穿时空的火炬,用执着的坚守,翻开中国革命新的一页。

岭南北望,神秘的粤北迷雾漫漫。粤北的山是你坚实的脊背,高昂的头颅永远向前。

中共广东省委机关驻韶关的时间长达3年7个月,领导华南的敌后抗战,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其中,省委机关1938年10月至1939年冬在韶关,1939年冬至1940年春迁至南雄瑶坑,1940年7月至1941年春迁至始兴红围。广东省委分为粤北省委和粤南省委后,粤北省委随后又迁到韶关五里亭办公。

李大林卧室旧址。

这是在广东抗日斗争的危急关头,中共广东省委在瑶坑、红围、五里亭三地,在艰苦条件下领导全省抗日救亡斗争,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广东成为全国三大抗日敌后战场之一。这硝烟弥漫的广东省委在抗日战争年代的办公场所,是广东省委的“祖屋”“祖址”,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强大敌人、夺取革命胜利的历史见证。

从1938到2021年,风雨让旧址更显辉煌。沿着革命的道路,从南湖到粤北,穿越100年的风风雨雨,100年的磨砺本色不变。

为了永恒的怀念,为了永远的和平,我们才会让旧址换新颜,我们才会让后代一次又一次踏进纪念馆。

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历史陈列馆。

请将我们最崇高的敬意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请将我们最深切的怀念,献给在一百年的道路上献身的中国共产党人。

文/图:秋实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