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台风共舞,未来几天河源又有暴雨!今年上半年的天气已刷新多项历史

河源发布
+ 订阅

最近降雨连连

到底啥时候能按下暂停键?

看来暂时是不会结束

广东气象台7月4日

发布的台风预警信号显示

随着水汽与能量更加充沛

目前的热带海洋相当“燥动”

双台风或登陆华南沿海

位于西北太平洋的南海和菲律宾以东洋面上有两个热带扰动正在快速发展,形成了“双台风共舞”的局面。而且随着副高的不断增强和北抬,这两个台风胚胎有可能靠近或登陆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给华南地区带来台风的影响。

为此,预计在7月6日—7月7日的时候,受台风外围环流云带的影响,广东中南部市县沿海地区也将迎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的天气。

预计,6-7 日,受粤东到闽南沿海地区登陆的热带低压影响,我市有雷阵雨,局部暴雨;8 日起降水减弱,天气转趋炎热。

具体预报:

6 日,多云转雷阵雨局部暴雨,气温 25~35℃;

7 日,多云,有雷阵雨局部暴雨,气温 24~33℃;

8 日,多云,有分散雷阵雨,气温 25~34℃。

展望:9-12 日,多云间晴。

01

上半年平均气温刷新历史记录

回顾今年上半年,“热”是大部分市民最直观的感受。据气象台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市天气气候特征为:气温破记录,高温日数偏多;降水明显偏少,“龙舟水”偏轻;气象干旱突出,出现秋冬春连旱。

据市气象台今年上半年(1月1日~6月30日,下同)数据,全市平均气温为21.0℃,较常年同期(19.0℃)偏高2.0℃,刷新历史最高记录;从各月全市平均气温看,3月刷新历史最高记录,2月、5月均居历史第2高。全市平均高温日数为13.2天,较常年同期(4.3天)偏多8.9天;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23日紫金,为38.2℃,刷新当地历史最高记录。

降水明显偏少,“龙舟水”偏轻。上半年全市平均降雨量为572.3毫米,较常年同期(1094.4毫米)偏少48%;“龙舟水”期间,全市降雨量为165.0毫米,较常年同期(327.9毫米)偏少50%。气象干旱突出,出现秋冬春连旱。2020年10月以来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明显偏高。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全市平均降雨量为589.2毫米,较常年同期(1192.9毫米)偏少51%;其间,全市平均气温为20.1℃,较历史同期(18.5℃)偏高1.6℃,刷新历史最高记录。温高雨少导致蒸发量大,气象干旱持续发展,出现历史罕见的秋冬春连旱。

02

预计后汛期降雨量偏少、气温偏高

据市气象台预计,今年后汛期影响我市的台风数较常年同期正常略偏多,雷雨天气多发,高温日数偏多。2021年后汛期(7~9月)降雨量大致为400~510毫米,较常年同期(583.4毫米)偏少1~2成;7月降雨量大致为150~180毫米,较常年同期(206.6毫米)偏少1~2成;8月降雨量大致为160~190毫米,较常年同期(206.9毫米)偏少1~2成;9月降雨量大致为150~180毫米,较常年同期(148.3毫米)多1~2成。

今年后汛期影响我市的热带气旋约2~3个,较常年同期正常略偏多。后汛期高温热害偏重,平均气温偏高0.5~1.0℃,全市平均高温日数大致为30~35天,可能出现2~4次持续时间为5天以上的高温过程。

市气象台建议,需做好台风带来的大风、持续性降水引发的城市积涝、地质灾害等防范准备工作;注意防御局地雷击、短时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及其带来的灾害;前期雨量持续偏少,建议抓住后汛期降水时机,科学做好蓄水工作,确保秋冬季生产生活用水。此外,广大市民需注意防御高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雨时道路湿滑,能见度低,需注意交通安全。


来源:河源日报

记者:方新苗  通讯员:段海花

编辑:傅泽彪  校对:王志刚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