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家促会
稿件来源:南海中学微信公众号
稿件录入:南海区家促会区直办事处沈菁华
守望生命的绿水青山
培养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最爱山野行不足
南中千子摘云莲
南海中学2022届师生千人徒步西樵山活动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身边的美景
趁阳光正好,
一起行走山野,漫步樵山吧!
西樵山是泉的山,花的山,也是岭南文明的灯塔。那里有跳跃的瀑花和粼粼的湖光,那里有叮咚的泉响和磅礴的松涛,那里有层峦叠翠、高崖深谷,那里有花开花落、云聚云散,那里有喷涌的泉眼和涓涓的溪流。西樵山的绿意葱葱和文化渊源为南海中学“绿色教育”理念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以“视学生为鲜活的生命”的教育原则指导下,我校尊重生命鲜活的个性,保护生命向上的本能,依托独特的地域资源积极开展“西樵山历史文化考察”活动,已历六届,深受南中师生的欢迎。
近日,清晨的阳光照耀在校训广场的升旗台前,这是南海中学2022届师生千人徒步西樵山的日子。
师生同心,研学悟道
既然主题为考察活动,又怎少的了地理老师们有趣的讲解呢。尽管高二地理科组的王高权老师已经在活动前一晚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西樵山的历史文化与地理状况,仍阻挡不了他在徒步当天为同学们讲解的热情。
上山的路很长,但求学的路更长。同学们不仅锻炼了身体,磨炼了意志,还学习到了许多课外知识。同时也被王高权老师独特的口音与幽默逗得哈哈大笑,缓解了长途跋涉的疲劳。
在两公里的白衣徒步队伍中,总能看见许多蓝色的身影点缀其中。他们是南海中学敬业的教师团队与热心的家长助威团。30里的徒步,把许多坚持锻炼的同学累得叫苦连天,但老师们总是默默地跟在同学们身后,陪伴他们走完了30里的全程。一位女老师嘴上在吐槽太苦太累,但却笑容满面地推动着乏力的同学前进。而2022届高二级易林霖级长更是在正式徒步前五天探了路,走完了全程,为同学们提前踩好了点,确保活动当天的活动顺利进行。正是老师们的付出与支持,让同学们能够充满动力地向目的地迈进。为南海中学敬业的教师们点赞!
我想和你一起去徒步西樵山
青春激荡,学子心声
家长感想
健康路上,脚下是一地红花,眼前是攒动的人海,耳边是欢声笑语。红花过后是一片又一片幽深的绿海,入目皆是各种层次的绿,不断刺激着视觉神经。最美的风景在高处,在观音脚下向远方眺望,曾经在街道上耸立的高楼此刻都已化作一块块的方砖,那不是凌驾于云颠的愉悦,更像苏轼笔下飘飘乎羽化登仙的畅快。闯关路上秋风起,落叶满地,登过峰顶,望过远方,归来后恍若梦一场,唯有梦中的喜悦久久不散。
在这样经历过疫情特殊的背景下,我们师生一起徒步西樵山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同学们既感受到了西樵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从中汲取永不言弃的力量,并在日常的学习中发扬坚持不懈的精神,磨练自己的意志力,制定目标,坚定向前。就这么走啊,走啊,仿佛天地间只剩下我与同伴。我们都不作声却又默契十足地沿着小道,静静地走。只有在静谧时刻,才能感受到自然美的盛开。身旁的一花一草,一虫一鸟,皆是倔强而美好的生灵。行进间,吸引我的仿佛不是沿途景致,而是同伴间的趣谈。在欢笑中也忘却了身心的疲惫,只想细听接下来的故事。多想记录下同伴们讲述的奇闻异事,但照片中摄下的只有灿烂的笑颜。观音座下,台石阶上,是红帽白衣的岁月静好。我们挥动着青春的翅膀,高声发出青春的呼喊。
晴日下,山川前,高三学子许下诺言:必将踏过六月的刀刃,收获属于我们的风景。
十六公里很长,我们全力以赴,走了一个上午;十六公里也很短,同学们未来的征程中还会有无数个“十六公里”。十六公里的徒步拉练虽然结束了,但我们学习知识的征途还没有结束,未来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双脚走出来。愿南中高三学子保持这种肯吃苦、能坚持、敢奋斗的精神,迎战高考,走向更远的未来!
21316黎晓镗
徒步,让我浮躁不再。每一次徒步,自己的身体和思想都会来一次自我交谈。行走的时候有很多感触,走完了却又完全释怀了。徒步的过程就是一次自己跟自己对话,自我反省的过程。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生活中,徒步给了我一个自我平静,自我沉淀的机会。
徒步,让我重新认识自己。行走时,人的思维会处于一种既不是完全飘散,又不是完全集中的状态,非常接近冥想时大脑的状态。徒步中的冥想开启了我们内心的大门,通过与自己对话,诘问自己,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肯定自己、升华自己,就会对自己的选择越清晰和坚定。徒步,让我学会独立思考。伴着呼吸的频率,宁静地放空;伴着心脏的跳跃,感受着自己。
徒步,让你我更亲近自然。如果不热爱大自然,又怎么会总希望徒步的时候,身边可以看到这些花草树木。爱上徒步后,心会不由地想去田野间,去到山林里,去到自然中,因为人本身就是从自然界中产生出来的。
徒步,让我重新找回目标。世界的不安定,让人也变得浮躁,很多时候连把自己相处的时间都交给了手机或娱乐。我们看待外界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目标失去了焦点,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所闻所见麻木不仁。然而徒步,却能够让我们找回迷失的自己,并重新确立人生的新目标。
徒步,让我明白坚持的意义。我们得在徒步之前总是做好了面对困难的准备,但每次走下来都觉得困难没自己想象得那么难,人生不也是如此?充满了未知,你不知道下一刻你要面对什么,你也只能一步步地迈出去。每次走到快放弃时,自己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要坚持下去。
即便并不明确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但只要安静地走着,经历着困苦、沮丧、快乐等种种情绪,徒步本身就已经成了寻求意义的过程。有的时候,真的得回头看看你第一次出发时的新鲜和忐忑心情,找回初衷,才能让自己继续保持前行的动力。
21306 黄楠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徒步,怎能遇见更好的自己。犹记得第一次的刻骨铭心是在几年前,千万大军的赛场--中考,日复一日的,年复一年的学习,只为在那场比赛中遇见最好的自己。最近的一次刻骨铭心就在这次徒步了,遥远的终点,难以言喻的苦累,队友的苦苦支撑,到达的终点的极致兴奋,这些画面历历在目,终生难忘。
徒步完,朋友说徒步的意义在于遇见更好的自己。在第二天的时候,我真正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和朋友一起徒步是一件相当快乐的事情,叽叽喳喳热热闹闹,我们也和老师讲笑话。但这种快乐时刻不总是在的,到了中程,脚底热辣,人在太阳底下无处可藏,就会真正开始感受到徒步的苦。等到中午回程时,脚基本只剩下简单的反射动作:抬起,放下,大腿和小腿好像在和我做斗争,不断的抽痛想要让我终止这场和自己的比赛,让我痛的生不如死恨不得当场就放弃,拖着累到极致的身体,走完16公里,我有1千种理由说服自己放弃,但我没有放弃,因为我中途放弃了,我的朋友们怎么办,看着他们都在咬牙坚持,那一刻我感动了,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想到的不是放弃,是迎难而上,是坚持到底,是向死而生。如果在人生当中我遇到困难,是否会选择退缩还是迎难而上呢?在这次徒步过程当中,我给出了答案,也是给自时一个肯定。
此次徒步活动给予了我太多的感悟,徒步对于梦想,追着梦想的道路漫长,枯燥,注视脚下,砥砺前行,终达终点,徒步对于学习,学习中也会时常遇到陡坡,和同学相互帮忙,咬咬牙,努努力,陡坡也会变平路的。徒步让我见识了美丽的西樵山,我体会了徒步的意义,遇见美好的世界,找到真实的自我,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要去徒步最好的答案。
感谢学校能给予我这次体验人生,增长见识的机会。
20830陈晴怡
古人常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姑且算是个读书人,每日在书斋中与书打交道……却未行过万里路,不知万里路如何能与万卷书相比……怀着不解,我踏上了西樵山徒步之旅。
路很长,在烈日炎炎下更长。我的激情一点一点磨灭着,道路仿佛无限延伸;身上汗淋淋,汗干了,又湿了,又干了……步伐逐渐沉重了。看着逐渐糊成一团的树木和光影,我不禁陷入了思考:我是为了什么而出发的?觉得累吗?要放弃吗?
人亦坚,在苦困重重中更坚。费力地抬起了头,周围的同学也因为劳累而弯下了腰,因为酥麻而放慢了步伐……他们也和我一样……吗?不,他们目光是如此坚定,他们还在向前,虽然慢,但确实在前进着。突然,脑海里闪过《太阳照常升起》里的一句话:“你从这里是望不到大海的。大海离此还远着呢。你只能看见绵延不断的山峦,除了山峦还是山峦,但是你知道大海在何方。”是啊,看不到目标,我知道它在那很远,很远的地方等着我。
山很美,在经受苦累后更美。终于登顶了,过程比想象中的要累,结果也比想象中的要美。俯瞰下去,一切显得如此渺小;抬头仰望,一切又显得如此辽阔。刚刚数小时的劳累,都随山顶的风一样,自由飘去了,而我在这天地之间,享受空灵,享受静谧,享受自己。
闻名已久,不如今日一见。读万卷书之余,行万里路大有裨益。那山那人如此和睦,那人于山中追寻自我,探求真理,一路高歌;那山在人的映衬点缀下亦熠熠生辉,生机勃勃,名扬万里。
那山,我还想再走一遭;那人,可记今日之旅?
20914彭智豪
文字 | 吴成松 传媒中心(何锐文、李天庆、邹弘毅、杨超逸、张晓雯)
编辑 | 苏嘉琪
审核 | 秦昭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