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新“视”界】深圳市视光学会神经眼科学组第一届学术会议成功召开

深医二院健教号
+ 订阅

2021年06月25日下午,由深圳市视光学会神经眼科学组主办,在学组牵头单位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的组织下“深圳市视光学会神经眼科学组第一届学术会议”成功召开。由于疫情原因,本次会议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

会议由神经眼科学组主任委员、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窦晓燕教主任和神经眼科学组副主任委员、深圳大学总医院眼科蔡莉主任主持。特邀嘉宾为深圳市视光学会廖素华会长和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任力杰副院长。点评嘉宾为深圳市人民医院眼科罗小玲主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眼科李金瑛主任、张斌主任,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周艳霞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梁张翼主任,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眼科杨成明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协吴小军主任和深圳市眼科医院樊宁主任。

会议开始,由深圳市视光学会廖素华会长和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任力杰副院长分别从视光学和神经内科的角度进行致辞,讲述了神经眼科学的重要性,多学科协作是今后医学发展的趋势。

接下来开始会议的第一个环节专题讲座,首先是上海交大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陈辉教授介绍了视神经鞘开窗术的适应症、并发症和手术方法,为视神经疾病带来了新的治疗手段。紧接着,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伍健明教授讲述了常见脑血管疾病在眼部的临床表现,提示我们遇到的一些眼部症状,一定要警惕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然后进入会议的第二个环节病例分享。第一个讲者是来自深圳市人民医院的杨明明主任,分别讲述了视神经脊髓炎和玻璃体积血的两组病例,从而揭示神经眼科学既需要神经内科知识,又需要眼底外科技能,顾名思义,确实是眼脑联动,内外兼顾。

第二个讲者是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重症科的黄贤键主任,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眼颅损伤的真实案例,告诉我们常见眼脑外伤的处理方法,进一步体现了多学科诊治的重要性。

第三个讲者是深圳市眼科医院的申晓丽主任,讲述了一个少见的儿童视神经炎,尤其是在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不要忽视了眼前段的检查,从而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最后一名讲者是来自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功能神经科的张豆豆医生,他给我们带来了眼轮匝肌痉挛最新的诊疗方法,通过多个成功的诊治案例引发了各位专家对眼睑痉挛治疗的思考。现场嘉宾和来自深圳市多家医院的眼科专家对4名医师汇报的病例进行了详细点评及激烈讨论,就神经眼科疾病的诊治提出了各种宝贵意见。

至此,“深圳市视光学会神经眼科学组第一届学术会议”圆满落幕。神经眼科是一门跨多学科的亚专科,往往诊断困难、治疗复杂、容易误诊。通过专题讲座和病例分享,并进行充分讨论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年轻医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深圳市神经眼科疾病的诊治水平。今后深圳市视光学会神经眼科学组学术会议将定期举办,特别是期待疫情过后,多学科专家能在线下面对面交流学习更多的有关神经眼科方面的问题。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健康宣教科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