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苦思甜!三位老领导回忆:东莞今天的成绩,是这样起步的(附视频)

南方+ 记者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在东莞市委老干部局协助下,南方+专访了郑锦滔、李汉松、刘树基三位东莞市的老领导、老党员,倾听他们的党员故事,记录他们的奋斗岁月,传递他们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的心声。

三位老领导感叹:东莞今天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

▽点击下方看视频

忆苦思甜!三位老领导回忆:东莞今天的成绩,是这样起步的 

郑锦滔:借钱办工业,捐款办学校,东莞发展来之不易

郑锦滔今年89岁高龄,党龄68年,是东莞市原市长、市政协原主席。他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借钱办工业、捐款办学校的经历,感叹:“东莞今天的发展来之不易!”

“去年东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接近700亿,你知道1976年东莞财政预算有多少吗?才600万。”郑锦滔回忆,那时东莞农业基础好,但工业底子薄,无工不富,必须要发展工业。

当时,东莞计划投入300万,办成三件事:建氮肥厂、修万江桥、成立百货公司。但要办成这三件事,总投入需要近1400万。郑锦滔时任东莞县委副书记,1000多万的资金缺口,让他很发愁。

遇到困难,党员更应迎难而上。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郑锦滔四处奔走,筹措资金,争取到省级经费600万元,又历经艰难调配了380万元的资金。仍然不够,东莞全体党员干部发挥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借出了一个月的工资。

东莞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工程启动后,缺劳动力,东莞党员干部义务劳动;桥墩等建材太贵,东莞使用土办法,就地取材解决问题……破解重重困难,三大项目终于完工。

改革开放以后,东莞企业逐步增多,郑锦滔面临另一个难题:缺乏人才。他说:“当时很多企业希望我们派厂长、派会计,无人可派。怎么办?我们要办学校。”

东莞理工学院的建设提上日程。缺乏经费,郑锦滔从香港请回十几位莞商,一个个游说他们为家乡教育事业捐资,几十万、100万,终于凑够了钱;为了提高学校的声誉,郑锦滔还到香港请杨振宁出任东莞理工学院的名誉校长,这是杨振宁在全国任名誉校长的首个学校。

东莞的发展变化,是全国发展成就的缩影。郑锦滔说:“如今中国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强起来了,再不是100年前那个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中国,就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李汉松:克服万难,为经济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有什么样水平的基础设施,就可能有什么样水平的经济发展。”回忆过往,今年80岁、有着61年党龄的李汉松说,最自豪的是自己推进了东莞的基建工作,为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李汉松是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市政协原主席。1989年,李汉松时任东莞市副市长,分管交通设施建设。当时,东莞累计投入11亿元,建设四条主干道和13条联网公路。李汉松带领党员干部们克服经费、人力、物力等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任务。

这四条主干道包括莞太路、莞龙路、莞樟路和东深路,如今30多年过去了,这些路仍然在东莞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李汉松还推动建设了四环路,他说:“有了四环路,才有了东莞新城区。”

对于东莞如今的发展成绩,李汉松赞不绝口。他说:“经济处于全国地级市前列,社会安定繁荣。就拿最近的核酸检测来说,政府引导有力,现场秩序井然。正在推进的垃圾分类等工作,也实施得非常细致,是为群众办实事的体现。”

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党的领导。李汉松说,他1960年入党,先后在学校、部队、工厂、机关接受党的教育培养,十分感谢党组织。退休后,李汉松仍然坚持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提升党性修养,继续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刘树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东莞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

一件整齐衬衫,一张和善笑脸,一双坚毅有神的眼睛,是记者见到刘树基的第一印象。

刘树基是东莞市政协原主席。“这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是非常伟大、非常有希望的。”与共和国同龄的刘树基见证了新中国70多年的风雨历程和沧桑巨变。回忆起往事,他满是感慨。他表示,“我成长在充满阳光的新中国,是党给我受教育和成长的权利。”

1970年10月1日,刘树基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其成长命运与东莞经济变迁紧密相连。“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东莞经济发展变化提供了根本动力。”刘树基说。

刘树基见证了东莞的城市化变迁过程,“农村没有资本没有人才,国家改革开放引进大批人才、资本,我们地方可以发展,这很让人欣慰。”他认为大批外资企业集聚东莞,使得许多本地企业得以掌握到发展经济的要领、技术和理念,这是东莞大获发展的重要原因。

“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帮助,没有稳定的大局环境,谈发展是不成立的。”在刘树基看来,东莞发展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和国家大局稳定这一根本前提。

此外,全国各地相互支持、市场相互开放,为东莞发展也提供了有利因素。“东莞生产的产品销往全国,全国的劳动力不断来到东莞,这些都对东莞发展助益良多。”刘树基说。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东莞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刘树基说:“新的时期,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东莞经济发展会越来越好。”

【采写】吴擒虎 龚菊

【摄影/摄像】孙俊杰

【设计】袁永平

【通讯员】温慧娟 曾嘉欣

编辑 毛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