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秀水、繁花点点,
在唯美的山水画卷中,
一座座古建筑散发着历史气息,
这些古建筑均是番禺区红色革命遗址。
日前,一幅由番禺本土知名画家曾海亮精心创作的《番禺区红色革命遗址故事长卷》在番禺区档案馆展出,作品获得展览现场嘉宾一致好评。曾海亮是一名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新党员,在番禺区委宣传部的支持和指导下,他用这一方式,传承红色基因,铭记革命历史。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番禺区充分整合、深挖红色革命遗址和党员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不断创新形式,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铸魂育人的作用,有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入党当天接受长卷创作邀请
“作为番禺土生土长的画家,我是怀着感恩和激动的心情,开始创作这幅画作的。”《番禺区红色革命遗址故事长卷》作者曾海亮介绍道,2020年春节前,他从预备党员正式成为了一名党员,而在入党的当天就接到了番禺区委宣传部的电话,邀请他以番禺区15个红色革命遗址为原型,创作一幅红色革命遗址故事长卷。
为创作好这幅作品,曾海亮分别前往这15个点,并通过查阅书籍、与村民沟通交流、拜访广府专家等多方面了解这15个点的每一个革命故事,每一处建筑物的细节与周边的环境景物。历时一年多,终于创作完成这幅气势恢弘的红色革命遗址故事长卷。作品以中国画长卷形式构图,以河流与道路串联15处红色革命遗址,岭南建筑的笔墨点线、神气精髓,形态变化中尽显内在美之隽永。
长卷里的沙湾福涌、钟村洗敦、南村植地庄、石碁塱边、石楼大岭等地的15处红色革命遗址,既是番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也是当前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该长卷的面世有着特殊意义,起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资政育人作用。
红色革命遗址成党史现场教学点
■ 从大革命时期,中共组织在番禺的建立,开展农民运动,参加东征、北伐革命斗争,到土地革命时期参加广州起义;
■ 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禺南敌后游击据点,建立县级抗日民主政权;
■ 在解放前夕,开展统战攻势,和平解放番禺……禺山大地留下了许多红色印记。
经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确定,番禺区现有15处红色革命遗址,其中4处被评为市级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植地庄抗日战斗烈士纪念碑、福涌陈氏祖祠——广游二支队独立一中队队部旧址、松露小学旧址——中共番禺县工委旧址、植地庄植氏宗祠——广游二支队驻地旧址)。有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8个,含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冼星海生平展厅),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个(番禺区星海青少宫、余荫山房、番禺博物馆、番禺莲花山)。
番禺区红色革命遗址地图
近年来,番禺区积极活化利用红色革命遗址资源,将全区15个红色革命遗址,建设成党校现场教学点,统一悬挂简介标识牌,鼓励按照“五个一”标准加强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即一套运行管理机制、一个精心设计的展陈、一支精干的讲解员队伍、一处各具特色的周边环境、一场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重点打造新造镇秀发村、石碁镇塱边村、大石街会江村、石楼镇大岭村、沙湾街何小静、何虹烈士故居等红色革命遗址示范点。利用本土VR技术优势,将红色革命遗址、红色革命战斗情景、重点建设区域和特色景点用VR技术进行展示,创新形式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数字体验馆。同时,番禺区还整合红色革命遗址资源,制定红色文化学习教育线路,在文明番禺小程序推出红色革命遗址打卡活动,吸引群众参与。
番禺区利用红色革命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就近组织瞻仰革命遗址遗迹、参观主题展览、观看红色影视、阅读红色经典、讲好红色故事、唱响红色赞歌、致敬英雄模范,合计4772场次,参与人员328261人次。
全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利用红色革命遗址加强党史教育,是番禺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有有力手段之一。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全面加强宣讲工作,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思想上、政治上受到教育和洗礼。全区各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471次,区委主要领导对全区156名正处级领导干部作专题辅导报告,积极引导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干,进一步深化对“两个维护”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全区累计举办6期县处级领导干部党史专题培训班,共计1259名处级领导干部参加培训。举办26次基层党员干部党史专题培训班,累计1572名基层党员干部参加培训。同时,在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宣讲团的基础上,组建党史专题区委宣讲团,并设立机关党员、青年团员、思政教师、基层百姓等宣讲分队,构建起多元宣讲矩阵。目前,全区已开展专题宣讲990场次,参与干部群众27万余人次,领导干部讲党史专题党课1391场次。
此外,番禺区还积极开展“永远跟党走”等群众性主题教育,着重推进“红色共传承 红心耀番禺”红色故事演讲活动、红色故事百场巡回宣讲活动、红色保密故事大赛。编印6万册《番禺区红色革命资料汇编》,组织番禺区党史知识竞赛,拍摄“党课开讲啦”系列精品党课、录制中小学生思政微课、拍摄25条少年宣讲团红色宣讲微视频、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举办红色故事传承系列活动、组织流动党员学习教育、开通《一起学党史》《话说红色故事》FM101.7番禺电台栏目,创新开展党史学习宣传教育。
在强化宣讲的同时,番禺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全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征集重点项目清单153项,其中区领导带头认领40项。依托文明番禺微信小程序搭建“双微”行动工作平台,打造全区互联互通的“党员志愿服务网上超市”,精准对接组织资源与群众需求,实现群众扫码提心愿,党组织党员网上领任务,营造出“群众有事我来帮”“群众心愿我来办”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收集到微项目126个,完成13个;收集到微心愿4668个,完成3899个。
番禺区还将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事项,充分发挥全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全区力量,严格落实分级分类防控,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疫情防控“尖刀班”调度机制,在隔离酒店等防疫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和关爱小组,储备超过万名的“尖刀班”人员库,支援核酸检测、隔离酒店驻守、封闭封控地区服务保障等防疫工作,本轮本土疫情发生以来全区共调派2万多人次支援防疫一线,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