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入户、贴身为民服务······广东“双百工程”将打造近3万人社工队伍

广东民政头条
+ 订阅

70多岁的珍姨清晨6时突发疾病,住在隔壁的社工紧急施援,化解危机;7岁的凤女因患有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社工站的姐姐多次上门,常年跟进,终于协助凤女入了学……

在广东诸多乡镇、村居,活跃着一支以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为服务对象的社工队伍,这便是“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下称“双百工程”)社工。6月30日,“广东践行群众路线”深调研团队来到茂名高州石仔岭街道社工站现场走访,并通过多屏连线对话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高校专家及“明星社工”代表等,共同探讨“双百工程”如何助力兜底民生。

( 直播:多篇连线|村里来了“双百”社工

社工帮助智力障碍女孩获得新生

“每次想起凤女的案例,都让我更坚定做社工的信念,更坚定扎根村居的选择。”连线中,江门恩平恩城街道社工站一线社工姚清清分享说。

姚清清和同事在村中与村民交流。

姚清清和同事在村中与村民交流。

凤女一家是多重困难家庭,她的母亲常年瘫痪在床,年过六旬的父亲是唯一的劳动力,家里的主要收入来自几分薄田。“第一次上门时,凤女全身脏兮兮的,无法正常与人交流,但一双明亮的眼睛充满渴望,看着让人心痛。”同样身为人母的姚清清自那开始定期上门探访,手把手教会凤女洗手、穿衣服和鞋子。经过多年跟踪帮扶,姚清清和社工站的同事顺利帮助凤女完成残疾人评估、进入特殊学校就读,并联系社会爱心人士捐款资助这一家。

多屏连线直播。

多屏连线直播。

姚清清是广东“双百工程”社工的一员。2017年,为切实提高底线民生保障的效率和质量,广东省民政厅实施“双百计划”,在全国率先探索以专业社工充实基层服务力量,在全省(主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资助建设乡镇(街道)社工站,每站招聘3名至8名社工,由这些专业社工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服务。原计划第一批、第二批分别建200个社工站,所以叫“双百”。“双百计划”社工服务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近800万人次,畅通了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2020年11月,“双百计划”升级为“双百工程”。广东省民政厅副厅长陈奇在连线中介绍,“双百工程”联动了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妇联、省残联等多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目标是到2021年底前全省乡镇(街道)建成社会工作服务站,到2022年底前全省村(居)建成社会工作服务点,实现全省社会工作服务站(点)100%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

“该工程以广东数百万的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立足镇街、深入村居,为他们提供政策落实、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专业服务,全力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切实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陈奇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双百工程”,把“双百工程”写进了202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和《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方案》。

低保家庭的老人因户口迟迟没有办理结婚证,社会工作者与恩平市民政局帮其办理。

低保家庭的老人因户口迟迟没有办理结婚证,社会工作者与恩平市民政局帮其办理。

驻村入户提供精准化服务

困难群众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需求也各有差异,如何为他们提供及时、精准服务?扎根村居、贴近群众成为了“双百工程”的关键一招。

李翼(左一)一家都生活在坑垌村,熟知每户村民,能够及时、精准识别出有困难的村民并提供精细化服务。

李翼(左一)一家都生活在坑垌村,熟知每户村民,能够及时、精准识别出有困难的村民并提供精细化服务。

“阿翼,快来救救我啊!”去年11月的一天清晨,睡梦中的李翼隐约听到隔壁独居老人珍姨的求救声。他立刻套上衣服,冲到珍姨家,发现房门被反锁了。隔着玻璃窗,李翼看到老人脸色苍白地瘫坐在地上。情急之下,李翼呼喊村民带上工具,撬开防盗网,破窗而入,及时帮老人度过危机。

李翼是石仔岭街道社工站的负责人,也是驻村4年的一线社工。这个案例是社工进村居、打通民政服务“最后一米”的生动体现。

成立于2017年的石仔岭街道社工站,驻点在坑垌村,面向街道开展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个案救助与社区共治服务。依托扎根基层的优势,社工站对街道所有在册民政对象进行入户探访,并建立定期跟进机制,社工服务实现村居全覆盖。

“经过4年实践,我们探索出许多符合本地实际的服务方式。”李翼介绍,驻村前期,社工站把办公场地设在村里,社工走村串户“刷脸”,依托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等形式,带动村民服务困难群众、参与社区建设。针对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工站探索出“3对1”帮扶模式,即由1名本村党员干部、1名社工及1名本村志愿者对应1个帮扶对象。

如今,李翼一家四口生活在坑垌村,成了村里的一分子。“正因如此,我们熟知每户村民,这让我们能够及时、精准识别出有困难的村民,并提供精细化服务。”李翼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陈涛在连线中表示,普遍可及的精细化社工服务,及时有效解决了社区群众的各种困难,有助于减少基层纠纷矛盾,从而发挥“服务型治理”的作用,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从长远来看,随着乡镇(街道)社工站铺开建设,贴近社区群众的社工服务得到普遍发展,将进一步夯实社区基石。”陈涛说。

全省社工站将统一挂牌运作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双百工程”下一步如何推进?

陈奇表示,目前,2021年“双百工程”招聘社工的笔试、面试等工作因疫情影响延期。“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省民政厅将适时重新启动笔试、面试工作,并做好新招聘社工的岗前培训。”陈奇介绍,“双百工程”将用两年时间打造一支近3万人的乡镇(街道)社工人才队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待社工招聘到位后,全省社工站将统一挂牌运作。省民政厅将及时向社会发布社工站点的相关信息,方便群众联系。”陈奇说。

双百社工为老人解释政策。

双百社工为老人解释政策。

对于如何更好推进“双百工程”,陈涛建议,社工站点设置应尽量靠近村居,使社工可以深入社区群众中,贴身开展工作及服务。陈涛认为,在总结此前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既有分工、又密切协同顺畅运行的体系,需要很多细致的制度设计安排,也需要各地站点在实践中去探索,“因此要给予基层社工站点一定的试错、调整空间,鼓励他们摸索切合实际的服务方式。”

另外,陈涛认为,进一步思考基层基本社会服务统筹整合的问题并提前进行研究推进,应该是“双百工程”未来发展的方向。“我相信,广东的各级政府和社工界同仁们会在实践中找到答案,为全国贡献出更多可供参考借鉴的经验。”陈涛说。

【记者】 卞德龙 关喜如意 汪祥波

【通讯员】叶金鑫


编辑 唐嘉欣
校对 杨远云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