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水、肇庆四会,比邻而居。作为一衣带水的“亲乡邻”,虽然地域有界,但环境无界。维护共同的蓝天碧水净土,离不开携手共建,跨界联动。6月29日,佛山市生态环境局三水分局和肇庆市生态环境局四会分局联合召开跨界区域生态环境联合整治会商会议,会议就提高跨界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及突发环境问题应对能力,预防和减少跨界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维护相邻地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权益和社会稳定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形成“信息联通、执法联动、纠纷联处”的“三联”机制。
信息联通
一是当相邻区域发生跨界污染、生态破坏事件或其他可能损害彼此生态环境权益事件时,两地环境部门应在第一时间互通信息。
二是建立环境污染防治共享机制,双方建立由上至下的沟通联动,部门领导、业务科室不定期分享交流污染防治工作中的措施办法、治污技术和管理手段,共同提高地区生态环境管理水平。
执法联动
一是在重要时期、重大事项、重点时段,适时组织跨区联动执法,对相邻区域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执法检查和采样监测,查漏补缺,提升跨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二是针对突发性、特殊性、应急性涉及跨界环境事件,两地加强联动协作,共同开展环境违法联合查办机制。对联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属地环境部门要落实整改措施,并将整改情况通报对方。
三是当发生跨界污染或其它可能影响两地生态环境的突发事件,发生地生态环境部门应及时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提出控制和消除污染的应对措施,及时向可能造成影响的一方通报有关信息,双方应协同处置。
纠纷联处
一是加强相邻区域生态环境隐患监督预警,及时互通跨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及时调解各类跨界纠纷,避免矛盾激化,实现“小事不出界、矛盾共调处、边界无大事”的目标。
二是跨界污染纠纷或信访、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应及时采取应急对策,必要时果断采取限产、停产等措施,避免污染范围或影响进一步扩大。
会议强调
两地生态环境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认真履职尽责,切实解决跨界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及时消除污染隐患;强化区域执法联动,丰富宣传手段,提升新媒体宣传实效,形成生态环境整治强大声势 ,着力震慑涉污排污企业侥幸心理,以扎实的工作成效迎接中央环保督察。
下一步,三水、四会两地将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共商共治、共赢共享的发展新格局,认真贯彻落实和严格执行跨界污染纠纷处置、联动执法工作机制,突破行政区域局限,协同合作,持续加大对跨界和跨流域环境污染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力度,预防和处置好跨界环境污染纠纷,共同维护两地生态环境质量和安全。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三水分局局长陈新汧、肇庆市生态环境局四会分局局长李克出席会议。
绿色肇庆编辑部
来源:肇庆市生态环境局四会分局
编辑:王敏仪
审核:杜国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