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绘党史、歌舞颂党恩、真情讲故事、创新讲党课……近日,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年度技能竞赛落下帷幕,节目精彩纷呈,紧扣“学党史、强技能”思想展开,既是竞赛更是课程。
以赛促学助推教学改革是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强化党建引领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以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办学宗旨,着力抓好党建创新、非遗传承和产教融合“三大引擎”建设,全力建设高水平职业学校。目前是潮州市唯一一所被省教育厅列为“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的中职学校。
创新党建引领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
“我们选任政治强、业务精的专业教学部长为支部书记,让支部书记成为学科带头人和党建工作‘领头雁’。”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校长许旭文介绍。
近日,潮州市委组织部在全市开展了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评选活动,经推荐申报、初步筛选、会议评审等多个环节,最终评选出十佳创新案例。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提供的《全面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案例榜上有名。
重点工作有创新、难点工作求突破、常规工作创特色是该校的党建工作思路。去年9月开始,为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提高党建质量,结合学校党组织和党员情况,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极大推动了学校党建工作与办学发展双融合双促进。
蔡阳是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第一党支部书记,也是该校商贸部部长。党支部主要由商贸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的党员组成。为了带动全校教学改革,该党支部以艺术设计先行先试,实施模块化项目制课程教学模式。即以市场真实项目为实训教学内容,调整部分课程设置和上课时间,使课程更系统,内容连贯性更强,并制定项目制课程整体计划,将每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具体化,分层完成。
经过一年的实践,潮州市青少年文化传承研学基地、潮州市青年创业创新培训基地、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双精准项目等多项特色项目落地。
“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有力推动学校落实“党建引领、特色办学、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为建设成为省高水平中职学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如今学校已形成支部间相互学习,专业上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
做好非遗传承推行“工美(非遗)传承星光行动”
今年5月,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被授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驻广东潮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潮州刺绣培训基地”牌匾。培训基地的落户,离不开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在潮州非遗传承工作上的积极贡献。
潮州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之都”,市级以上非遗项目达106项,却面对工美人才青黄不接的困境。为了把学校打造成为工艺美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基地,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大力推行“工美(非遗)传承星光行动”。
一方面,依托校内资源,在校内设立了艺术设计中心、文创设计中心,引入文创设计,推动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设计、非遗文化融合发展,并让文化创意设计赋能潮州文化,提高其趣味性和传播性。
该校还大力推动“文商旅综合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目前,该项目正在有序推进,预计今年10月底可投入使用。据悉,该项目是在现有工艺美术楼的基础上,将相连的教学楼进行改造修缮,打造为集潮州传统工艺(非遗项目)传承体验、文创设计、旅游服务、商业推广于一体的文商旅综合实训基地。
另一方面,结合校外资源,该校还邀请谢华、李中庆、佘燕璇等工艺美术大师及相关企业单位进行校企合作,开展潮州木雕、潮绣、麦秆画等非遗项目传承保护的特色专业建设,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今年5月11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与潮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到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就“潮州仲恺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学院”项目落地进行实地调研。调研中,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长程萍认为,应该让非遗的文化被更多的年轻人喜爱,才能真正地传播中国文化。
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认为做好非遗的传承还要重视对青少年的兴趣培育。因此,在做好本校学生培育工作的基础上,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利用现有的办学资源,以非遗传承体验为项目积极向省市上级教育部门申报创建“广东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
“我们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许旭文说,去年以来,该校多次组织来自全市各地的中小学生到校内开展非遗传承体验劳动教育。
力促产教融合打通教学实训与社会服务通道
今年4月30日,经过多轮激烈角逐,第一届“喜之屋”杯“未来设计之星”全屋定制设计技能大赛落下帷幕。该活动由广东喜之屋家居有限公司和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共同举办。
像这样教赛结合的线下情境教学活动是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推动“产教融合”的一项重要手段。为了打通教学实训与社会服务的通道,该校主动对接市场,开发适应能力强、就业范围广的课程。
“全屋定制”便是该校首次引进以行业工艺流程为内容的课程。“课程授课老师是企业技术人员,上课内容是全屋定制的整个设计、生产、安装,其中还包括融合潮州文创产品的软装设计等。”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艺术部部长黄威说。该课程于今年3月引进,如今已有不少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技能,轻松驾驭工作内容。
为了适应时代潮流,2013年该校开设“电子商务”,至今已8年时间,办学规模也逐年扩大。这期间,专业课程内容不断调整,如今课程内容不仅包括了传统电商的美工设计和文案撰写,还包括了短视频制作、直播带货等。去年,该校有多名学子在2019—2020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专业技能竞赛电子商务技术赛项中获三等奖,获免试入学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资格。
当下,潮州以文化为载体,旅游为纽带,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对此,该校意识到潮州文旅产业或许会是下一个市场“风口”。于是,该校积极探索与文化、旅游企业合作,打造以学校非遗文化体验、古城文化观光等为核心目的地的精品旅游线路,建设游客网红打卡地,推进文商旅专业融合的教学改革,通过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并行,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让学生大有可为。
新担当
半世纪积淀孕育深厚文化底蕴
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是2006年经潮州市委、市政府批准的,由创建于1950年的潮州农业学校与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83年的潮州市百花台职业中学)整合而成。半个多世纪的沉淀和积累,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各项事业均取得显著成绩。
它是潮州市教育局直属的唯一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广东省重点中职学校、省级安全文明校园、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改工作试点学校、广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潮州市美丽校园、潮州市文明校园,同时广东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潮州市乡村服务官培训基地、潮州市青少年文化传承研学基地、潮州市港澳台青少年传承基地、潮州市青年创业创新培训基地、潮州市乡村振兴青年致富领头雁培训基地、潮州市中小学优秀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等先后落户该校。
【撰文】陈树洁 苏仕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