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 奋进汕头 | 潮阳区谷饶镇:蝶变升级,做强针织内衣产业

南方日报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在94年前,汕头大地一片红色,“潮汕七日红”播下的红色火种,以燎原之势开启了一段激情奋斗岁月。

这里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回望百年伟大征程,这片热土涌现出许多优秀儿女的光辉身影,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南方日报推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一线报告,聚焦这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聚焦奋进的汕头、逐梦的汕头、崭新的汕头!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奋进的汕头,正以实际行动奋力书写“迎头赶上”答卷。


1

年产文胸约20.4亿件,内裤约17.4亿件,内衣等家居服系列约2.86亿件及各类针织布、经编布、花边、刺绣品10亿多米。这是中国针织内衣名镇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谷饶镇是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是潮阳区工业经济重镇,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08家,约占全区近一半。今年以来,该镇铆足干劲奋力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预计上半年全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7.91亿元,同比增长 17.57%,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作为潮阳区龙头支柱产业纺织服装产业的主阵地,当前谷饶镇在党建引领下,正着力构建辐射粤东乃至全国的针织服装供应链产业集群,加快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及电商园改造升级步伐,为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转变生产理念加快技改

早在20年前,谷饶镇内衣生产开始形成产业链条、初具规模,从捻线、经编针织、电脑绣花、洗染、后整理、加工成品、附件到辅料等所有环节配套成链。发展之初,该镇针织内衣企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生产水平低,知名品牌较少。

为做大做强传统支柱产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近年来谷饶镇党委、政府积极充当“服务员”,通过开宣讲会、深入企业走访等方式,引导传统纺织服装企业转变生产理念,进行设备技术改造升级。

该镇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刺绣机、经编机、缝纫衣车、针织圆筒机等生产设备,不断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研发一片无痕内衣(无钢圈),并引导企业批量投入生产,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

2020年,全镇购置无缝机技术改造登记备案项目共62项,购置无缝机1586台,计划总投资8.04亿元,其中设备及技术投资5.2亿元。这些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8.67亿元,年新增利润8861万元,年新增税收4505万元。

与此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聘请高等院校和研发机构的高级技术人才,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研制具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设备与产品。

目前,谷饶镇主导或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制修订数量21项,联盟标准制修订9项,累计采用国际标准和先进标准70项;全镇专利申请量共182个,专利授权量共110个。

“走出去、引进来”培育本土品牌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谷饶内衣产品在海外市场形成较大的竞争优势,尤其是一些骨干企业通过设备、产品升级换代,减少人力依赖,提升管理水平,使生产成本优势更大,海外代工订单仍有很大空间。

为此,近年来潮阳区及谷饶镇积极牵线搭台,依托“中国针织内衣名镇”的金字招牌,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支持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先进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及义乌、东莞、佛山、石狮等纺织产业基地开展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共组织企业参与各类展销会、交流会等15场次。

目前,该镇有30多家企业不惜重金,聘请行业顶尖专业机构进行品牌策划与产品研发,年创新花色品种在1200个以上,培育了“奥丝蓝黛”“安吉小羊”“盈美帝”“今尚儿”“俏蝶儿”等22个广东省著名商标和知名品牌。

与此同时,该镇抓住潮阳被确定为广东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区)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推动电商产业与实体企业融合发展。建成茂兴电商内衣产业园,启动运营全市首个传媒直播基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电商直播、人才孵化以及品牌推广等服务。

打造优质平台推动集聚发展

当前,在加快纺织服装转型升级步伐中,谷饶镇还把着力点放在打造优质发展平台上,力求吸引优势资源聚焦发展,以形成更大规模、更具影响力的集聚效应。

为贯彻汕头市打造区域商贸高地的部署,潮阳区正在谋划打造一个布局合理、运作高效、管理先进的现代大型针织纺织交易市场,即谷饶现代针织纺织城。项目主要定位为一个品种齐全、设施完善、管理规范、交易先进的现代化粤东针织纺织总部时尚专业市场,同时集设计、会展、发布、创意、交易、金融、互联网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专业市场。

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入驻纺织服装企业(商户)500家,年交易额可达200亿元,将融合潮阳区互联网电商贸易平台和现有产业链资源基础,推动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区域品牌创建,有效打响潮阳谷饶针织纺织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谷饶镇表示,将积极贯彻上级关于推进镇域工业园区升级改造的工作部署,加强村镇工业集聚区整治改造提升,整合碎片化产业用地,打造更多产业投资发展平台,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强化重点项目带动,突破固定资产投资瓶颈,通过转作风、提效能、优服务等一系列有效举措,挖潜清理产业投资项目,持续优化发展投资环境。

一线实践

告别黑臭水体

实现水清岸绿

“现在水变清了,村子也变干净了。”在练江支流谷饶溪旁休闲散步的村民脸上洋溢着笑容。

谷饶溪是练江二级支流,与官田坑汇流而成官田水,承担谷饶镇区约20平方公里15万多人的生产生活污水。过去,由于多年没有进行系统规划和整治,官田水两侧堤岸建筑杂乱,临河建设随处可见,导致截污管网建设施工困难、铺设滞后;两岸污水直排,再加上缺乏生态来水,导致水体色黑如墨,淤积严重。

练江流域整治开展以来,谷饶镇坚持党建引领,按照“断源、清淤、整治、修复”的工作思路,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压实“河长制”工作,加速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向纵深开展。

在整治过程中,谷饶镇进一步把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推进练江整治的火车头,特别是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带头拆除违章建筑物,为推进沿河截污管网铺设奠定了基础。如仅用5天便全部拆除了谷饶溪涉及62户71间房、存在了30多年、面积约1.3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群,起到了示范促进作用。

该镇全力攻坚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于2019年先后完成谷饶污水处理厂厂区二期扩建工程、二期48.7公里管网建设、一期改造工程,镇区实现生活生产污水由14条截污主干管收集到谷饶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再排入谷饶溪。截至目前基本完成“源头截污、雨污分流”工程,涉及29个自然村、32859户、户籍人口18万人,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率,打通污水收集“最后一米”。

监测数据显示,自2020年起,谷饶溪主要污染物月浓度均值稳定达标。昔日黑臭水体旧貌换新颜,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成为群众早晚休闲散步的好去处,逐步从污染典型向治污典范转变。2020年,谷饶镇荣获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表现突出集体。

【记者】 黄嘉锋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1

编辑 肖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