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惠州市委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惠州“最美政法干警”推选展示活动获评名单近日出炉。30名政法干警从8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评惠州“最美政法干警”。他们在执法办案、驻村扶贫、守护群众、援助弱势群体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惠州政法队伍的时代风采。接下来惠州政法将推出“惠州最美政法干警”系列报道,将2021年度惠州市“最美政法干警介绍给大家。
温镇龙
2012年10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惠州市公安局惠城区分局刑警大队三中队副中队长,主要负责情报研判和大数据分析工作,是惠城分局近两年侦办的各类涉黑专案,以及各项重大专案的主要研判人员,是惠城分局追逃研判攻坚人员。他运用大数据建模助力新中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2021年两会等重大安保维稳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分析研判,落地科技强警,效果明显,在行业获得一致好评。
在惠州市公安局惠城区分局刑警大队三中队有这样一群“隐形”警察,他们经历的惊心动魄不是冲锋陷阵、缉毒追凶的九死一生,而是从浩瀚数据中研判分析,从蛛丝马迹中锁定真凶,副中队长温镇龙就是这其中有名的情报研判专家。多年来他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一次次在大要案侦破中克敌制胜。2015年温镇龙荣立个人三等功,2020年他先后获评惠州市全警实战大练兵标兵、广东省实战大练兵先进个人,入选公安部刑事情报研判人才库,2021年获评省刑侦部门实战大练兵先进个人。
关于他的故事
苦练钻研逐渐成为刑侦行业专家
温镇龙曾在基层派出所和刑侦办案岗位历练,有扎实的侦查工作经验,工作岗位转变为情报研判岗后,温镇龙主动迎接挑战,迅速适应工作角色的转换,积极学习科技知识,虚心向行业领域的前辈虚心请教,在工作之余潜心研究刑侦情报信息化工作,掌握多种科技情报 技能。
以前话单分析是情报研判的一项必备技能,温镇龙刚接触时只能凭着感觉看数据,深知其中不足,他便找前辈高手跟班学习,上多个公安论坛找帖子自学,并在工作中不断实践,总结经验,最后梳理出十余种话单分析技战法。温镇龙不满足于当时用于话单分析的“一棵树”系统界面简单,功能欠缺等问题,便自学Access语言,边学边用,对“一棵树”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并推广给外省市同行使用,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
在办一些疑难案件时,温镇龙根据案情罗列所有可能涉及的疑点,然后反复到现场研究环境、家具、房屋布局,与知情人、关系人反复沟,逐一自我解疑,并形成文字材料,为防止疏漏,再根据案情发展逐步验证和再质疑、再解疑,直到案情清晰。最后形成总结材料。在情报研判时,为使自己能够实现高效研判,他经常自主加班,研究各种分析方法和不同情报系统的差别,梳理系统之间交叉资源的优势和数据时效,为后续高效研判奠定基础。
技术攻坚支撑前线抓捕行动
作为刑侦情报岗位的一名研判人员,温镇龙经常扮演着“幕后工作者”的角色,虽然身在数据背后,却始终心系前线,配合并服务于一线抓捕工作,实时同步在线为现场抓捕人员查询分析各项数据,是同事的随身“天眼”和“数据库”,因为是服务抓捕和团伙研判,他经常是日夜蛰伏在办公室,同时操作三四台电脑,游离于各种系统和数据之间,“键”步如飞,一目十行,拼的是脑力也是体力。也因他总能在“后台”给出神助攻,精确指引,前线的抓捕人员总能踏平坎坷,如鱼得水,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作为追逃专班的核心研判人员,在面对2019年去库存考核压力巨大时,温镇龙沉着应对,着手全面梳理逃犯数据,通过警务云大数据批量整合出逃犯关联的信息,并针对不同逃犯的特点,划分难度等级,分批分步骤开展针对性研判,经连续一个多月的分析奋战,持续推送出逃犯线索40余条,形成完整研判报告20余份。在他研判的基础上,网安民警进一步落地和追逃专班跟进抓捕,惠城分局一个月内抓获逃犯21名,迅速完成去库存考核指标。
编写各种《研判指引》独立创建各类数模
温镇龙经常把研判思路总结为技战法,编写出各种《研判指引》。2019年他基于自己撰写的“基于通讯轨迹寻车技战法”思路清晰,切合当时分析需求,恰逢全省大力倡导民警开展数据建模工作,经过评估后,他诞生了想把“寻车技战法”“搬上”建模平台的想法,把想法付诸于行动,温镇龙在繁忙的工作时间之余,自发研究建模平台的运行模式和使用技巧,并经常利用自身休息时间查询模型运作所需的相关指标函数,边探索边应用,最后成功将技战法中繁杂的人工分析过程固化为逻辑语言,移植到计算机平台,让系统自动分析,提升了工作效率。
他还利用BDP大数据平台的便利性和实效性,结合惠州侦查办案过程中的疑点难点,与时俱进,标新立异,独立创建了“循踪掠雁”、“旅业数据分析”、“异地侵财研判分析模型”等实战模型。以上模型为全国多起现发案件和追逃案件的破案工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为分析出犯罪嫌疑人相关的车辆信息和运行轨迹提供条件。模型的试行,成功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搜索平台,以高效、精准、便捷的运行方式切实提高办案效率。
来源:惠州政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