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人物报道
人物简介:柴云振,男,汉族,1926年11月生,1949年12月入党,2018年12月去世,四川岳池人,四川省岳池县财政局原副县级离休干部。九死一生的战斗英雄,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被称为“活着的黄继光”,是《谁是最可爱的人》原型之一。1951年在抗美援朝朴达峰阻击战中,杀敌百余人,浴血奋战到孤身一人。1952年伤残复员回乡务农,从不提及自己的功绩,为党和人民默默奉献了一辈子。荣获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被朝鲜授予“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这是个传奇的故事:志愿军特等功臣不知自己立大功,从战场悄然回乡30余载,一度被认为已经“牺牲”。后经邓小平下令找回,朝鲜主席金日成亲自接见并颁发“一级自由独立勋章”,最终他在朝鲜亲手取回了自己的“遗像”。
这个真实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柴云振,也是今天29名“七一勋章”获得者中3位已故党员之一。2018年12月26日,柴云振逝世,享年93岁。
在他的儿子柴兵荣看来,父亲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功臣、英雄。“我的父亲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啥都不图,他很正直。”柴云振曾拒绝30多万补贴,只从曾经洒下热血的朝鲜带回了几个苹果。
“这么多战友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我还活着已经很满足了,我不要这个钱。”柴云振这样告诉大家。
柴兵荣回忆称,父亲对家人子女也要求严格,由于对部队有深厚情感,他要求孩子必须入党,每一代人都要到部队里锻炼。
柴云振生前照片。
消失的特等功臣
70年前,朝鲜战场的朴达峰阻击战中,志愿军3兵团15军45师134团三营八连七班班长柴云振接到命令,夺回阵地堵住敌人。
他带领全班战士,从左右两侧向敌人发起猛攻,一举拿下两个山头。之后在战友掩护下,绕道从敌占高地侧面迂回上山,直插敌营指挥所,并击毙敌指挥官。在没有子弹后,柴云振又与敌人展开贴身肉搏,食指被敌人咬断,头部腰部多处负伤,直至昏死过去。
这场战役中,柴云振所在的班攻克三个敌占山头,歼敌二百余人,捣毁敌指挥所一个。战斗结束后,志愿军政治部给他记特等功一次,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
只是,这些荣誉,当时被人背下战场的柴云振并不知晓。在那个年代,他阴差阳错因多次转院和组织失去了联系。
“我父亲不知道他是英雄,他立功也不知道”,柴兵荣告诉南都记者,父亲被拉到后方的内蒙古包头医院治疗了半年后就办理了复员手续,回到了四川岳池老家,柴云振先后担任大佛乡乡长、农业合作社社长、华蓥石灰厂厂长、罗渡公社畜牧站站长、岳池县裕民公社党委副书记等职。
柴云振生前给战士们讲革命经历。
从“苞谷”判定四川口音,老战友见面哭了整晚
就这样,这位特等功臣在家乡一待33年,平时他很少提起在抗美援朝的战斗经历,连子女也对此知之甚少。
而另一方面,组织发现这位英雄“失踪”后,对柴云振的寻找一直没有停止。1980年,当时的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来北京参加抗美援朝30周年纪念活动,就曾专门打听柴云振的情况。
组织如何找到柴云振的?柴兵荣告诉记者,一位老战友提供了关键线索。那位战友是炊事班班长,当时就是他把父亲背下的战场。战友回忆称,柴云振曾经把“玉米”说成“苞谷”,口音也像是四川人,老家应该就在四川一带。
1984年9月12日,《四川日报》刊登了一份特殊的寻人启事:“柴云振原系我部八连战士,在一九五一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朴达峰阻击战中英勇杀敌,荣立特等功,并授予荣誉称号。因负重伤,回国住院,与部队失掉联系。本人见启事后或知其下落者,请速与湖北省孝感市39155部队政治部联系。”
在寻人启事第二次登报时,柴兵荣看到了,他忙跑去问父亲。“最开始找我父亲的时候,我说报上登的信息和你的部队番号都能对得上,就一个字不吻合,但他就是不承认。他说朝鲜战场上参战那么多人,名字也那么多,不是我。”柴兵荣告诉记者。
原来,自己父亲原名叫“柴云正”,因为四川口音问题,报名字的时候被人写成了“振”,“正”和“振”一字之差,父亲并不认可找的是自己。
柴兵荣只能反复劝说父亲,“你去吧,就算不是,咱们参过军的提供一些线索可以吧?”
做了很多工作之后,在他的陪同下,他们来到了湖北省孝感市。曾经背他的战友也亲自来到部队,经多方面核实后,确认无误,他就是英雄柴云振,两位老战友痛哭了一晚上。
柴兵荣讲述父亲的传奇经历。
拒绝30万补贴,只带回几个朝鲜苹果
距离朴达峰战役70年后,2021年5月15日,柴兵荣走进父亲的老部队——武警湖北总队执勤支队执勤九中队,参加柴云振班的新兵入班仪式。
柴兵荣指着柴云振班墙上右下角的一张黑白照片告诉记者,中间那位清瘦的老人就是自己的父亲。当时父亲第一次重回老部队,对部队发生的一切变化都感到新奇。
柴云振回到老部队时的情景。
柴兵荣告诉记者,1985年,父亲受邀赴朝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35周年纪念活动。朝鲜方提出给失联33年的父亲30多万元补贴,柴云振坚持把补贴退了回去。“这么多战友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我还活着已经很满足了,我不要这个钱。”柴云振曾这样告诉大家。
他还补充了一个有趣的细节:那次访朝期间,金日成主席为表达心意,赠送了父亲几个苹果。
父亲把它们带回国,从中央到地方,每次大家为父亲开招待会,柴云振都把苹果给大家分一点。就这样,到了岳池县就只剩3个了,最后大家分着吃完了这些苹果。
不要30多万元的补贴,只接受了朝鲜赠送的几个苹果,“我的父亲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啥都不图,他很正直。”柴兵荣总结说。
回忆起父亲,柴兵荣说,父亲一向是军人作风,要求严格,每一件事都尽力做到最好。他对部队有着深厚感情,还要求孩子必须入党,每一代人都要到部队里锻炼。而子女们也是这么做的,柴云振有一个女儿三个儿子,其中两个儿子都当了兵,两个孙女也被送到部队锻炼。
现武警湖北总队执勤支队执勤九中队是柴云振当年所在连队,“柴云振”班第19任班长徐曾羽介绍,访朝期间,柴云振从朝鲜军事博物馆亲手取下了自己的“遗像”。
“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找到了柴老前辈就是还原了历史,他不是死去的烈士,他是活着的英雄。”他说。
南都记者 王凡 发自北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