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在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广东省地震局驻东源县骆湖镇江坑村扶贫工作队(下称“驻村工作队”)作为先进集体受到表彰。
江坑村位于河源市东源县骆湖镇北面,是省定贫困村,全村共有村民696户2729人。全村“经济基础薄、基础设施弱、贫困户底子差”,无规模工业、农业,无主导产业。2015年村集体收入仅3万余元。
自2016年对口帮扶江坑村以来,省地震局先后推荐两位第一书记,选派两批工作队驻村开展工作,投入、引进各类帮扶资金逾3122万元。驻村工作队带领江坑村“两委”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经过5年努力,江坑村村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明显增加,村容村貌村民面貌焕然一新。2019年,江坑村建档立卡的52户贫困户成功脱贫,贫困户脱贫率100%,贫困村成功摘帽。该村贫困户人均收入从2016年6129元增长到2020年15433元,4年增长近3倍。
新建投入使用的江坑村党群服务中心。受访者供图
坚持党建引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省地震局党组把统筹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作为切实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和长久之策,作为实施农村党组织“头雁”工程的有效抓手和有力支撑,选优配强驻村第一书记。先后向省委推荐两位第一书记,选派两批工作队驻村开展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驻村工作队发挥党建作用,成立江坑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组织全村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到江坑村新冠肺炎防控网格化管理各项工作中,带领村“两委”成员、全村党员先锋、村民、贫困户投入防疫一线。
江坑村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面向党旗宣誓。受访者供图
同时,成立江坑村新冠肺炎防控专班,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疫情网格化排查方案》,全村以村小组为单位实行网格化管理,明确专班成员包片包组负责各村小组防控任务。
在阻击战中,全村发动网格化管理志愿者80余人,排查696户2729人,核查上报外乡务工返村人员79户183人,居家隔离16人,送镇集中隔离2人,处理突发事件2起。全村无确诊和疑似病例。
2020年新年伊始,受疫情影响,江坑村村民遭遇复工复产难、贫困户农产品滞销等问题。驻村工作队、村“两委”配合河源市、县扶贫局,骆湖镇党委政府、镇人社所,大力开展企业招聘宣传和就业帮扶工作。配合镇人社所开展企业招聘会1次,宣传车入村入户3次,组织村民、贫困户参加企业招工面试30人次,共有5人被河源市或东源县各务工企业录用。
针对贫困户养殖的2500只鸡因物流不通、消费者了解少而出现滞销问题,驻村工作队联系“深河助农”、茂名市“万讯七子精准扶贫共享超市”电商平台,扩大农产品知名度和销售渠道,并争取得到省扶贫办的支持,制作宣传海报,通过新浪微博等知名媒体进行推广。驻村工作队还通过发动单位职工购买、积极参与“广东省消费扶贫月活动”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减轻存货压力。
20多天汛期无一伤亡,防灾减灾救灾取得实效
2019年6月,河源发生“6·10”“6·12”特大水灾,东源县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造成洪涝灾害、山体滑坡、道路塌方、民房垮塌、桥梁损毁等险情。汛情一发生,驻村工作队立即响应省地震局、各级党委、政府号召,积极参加抗洪救灾抢险工作——
2019年5月投入使用的江坑村公园。受访者供图
一是成立抗洪救灾抢险应急小组,由第一书记任组长,村书记和党建指导员任副组长,成员包括村“两委”委员和驻村干部。
二是组织党员先锋队,分赴各村小组,对重要河段、水库、水利工程、沿河低洼、道路桥梁、农村危房、削坡建房、高陡边坡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三是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好所有重点防汛部位和灾害点的监测责任人和防灾措施,确保各类险情能够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置。
在20多天的汛期期间,驻村工作队全天候值守在村,用私家车接送转移灾民、村干部、镇干部,各级检查的领导100多人次,巡查隐患点和受灾点50多趟,全村无一人伤亡。灾后,江坑村结合打造精准扶贫防灾减灾救灾综合示范村要求,从住房安全、公共基础设施、农田水利设施以及桥梁道路等方面积极进行宣传和复建,利用灾情对村民作了一次最好的现实教育和安全复建工作。
“智志双扶”产业帮扶,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为保障贫困户摘帽后不返贫,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省地震局实施产业扶贫和“扶志扶智”工程,从长远规划和内生动力上保障村集体和贫困户的可持续发展。
在产业扶贫上,实施入股东瑞食品有限公司、县国有资产有限公司,投资绿湖春仙湖茶园三个项目,每年收取10%的分红给村集体和有劳力贫困户,实施期限分别为20年、10年、5年,到期返还本金给村集体和贫困户,在较长时间段内壮大村集体经济,保障贫困户固定收益。
省地震局联合大学生志愿团队在江坑村开展七彩假期夏令营活动。受访者供图
在“扶志扶智”工程上,从金融扶贫、就业(创业)扶贫、消费扶贫上扶持有意愿贫困户创业或就业,帮助贫困户发展自身产业或工作能力,从根本上改善收入和生活水平,使贫困户提高志气,能够自立自强。
在教育扶贫上,引导和鼓励贫困学生报读大中专学校,寻找各种资源资助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建立志愿者与贫困学生的一对一学习和心理辅导,增强贫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积极向上的信心,根本目的是提高贫困学生的智力水平、学历水平,提高改变自身以及家庭生活状况的能力。
贫困户刘其勇通过创建“构树鸡”养殖场脱贫致富是“扶志扶智”工程的鲜活例子。驻村工作队以金融扶贫的方式帮助刘其勇创建“构树鸡”养殖场,通过上架电商平台、配合省扶贫办与新浪微博的海报活动进行宣传、驻村干部视频点赞消费扶贫月活动、省地震局和骆湖镇政府采购、媒体宣传、微信朋友圈宣传等方面扩大“构树鸡”知名度,打开销路,让刘其勇的创业道路越走越宽,自强自立自信,打赢脱贫攻坚翻身仗。如今刘其勇的“构树鸡”远销广州等大湾区城市。
【策划/统筹】蒋才虎
【记者】黄敏立
【通讯员】蓝天明 黄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