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开始,龙山派出所不断上线'微警务微服务'措施,微警务室、好心跑腿员、局长微工作室、码上警务······这些便民服务目的在于方便群众找到警察寻求帮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做好公安工作。”茂名市公安局滨海新区分局所长钟伟国是这样阐述龙山派出所走好新时代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思路。
1
支部书记钟伟国给全体党员上党课:群众路线
龙山派出所位于电白区博贺镇,管辖面积46.67平方公里,9个村委会63条自然村、人口49931人,辖区内有海岸线25公里,一个4A旅游度假区浪漫海岸,广东省旅游公路重点项目第一段已在辖区动工。
近年来,针对在社区治理中存在的“警力少任务重防范不到位、措施少办事难服务不到位,互动少沟通难共建不到位”等短板,龙山派出所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目标,将“枫桥经验”融入派出所“智慧实践”,积极探索数字社区警务服务新路径,实现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通过数字化推进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打开了社区治理新局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
省厅精准脱困龙山派出所新办公楼落成
2018
依托数字村居建设打造“村居警民智管APP”解决社区管控不到位问题,荣获公安部基层技术革新奖优秀奖。
2019
以数字服务为抓手的“微警务室”解决服务群众不到位问题,荣获第九届中国大数据应用金铃奖。
2020
数字社区警务上线,全面启动全民式网格化社区治理模式,全力推进智慧型枫桥式派出所建设。派出所民警搭建的“数字社区警务一体化分析模型”参加第三届广东公安大数据建模大赛荣获“优秀实战模型”;
启动数字化队建、党建考核机制,在政治建警、科技强警领域取得显著成效,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先进基层党支部示范点。
3
“微警务室”荣获第九届中国大数据应用金铃奖
01
“政治建警”引领“智慧建设”
龙山派出所党支部坚持政治建警,创建“建设好班子,打造好队伍,炼造好机制,业绩成效+群众满意作为考核标准”三好两标党建工作法,采取“强理论学习、树模范标杆、革新警服务、创好心品牌、建数绩考核”五大措施全力打造“纪律警队、惠民警队、智慧警队”。在依托党建推进数字化队伍管理过程中,通过制定数字化绩效考核和群众一事一评机制等,在队伍中形成“行不行看数据、好不好群众评”的争先氛围,取得显著成效。
4
龙山派出所党建室
2019年至今先后评为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省公安机关先进基层党支部示范点、茂名市公安机关先进党支部、优秀党支部,荣立集体三等功,七名民警近五年荣获部省市荣誉达38人次。
5
队伍考核启动线上群众一事一评机制
02
“微警务室”开辟网上网下群众路线
为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来回跑、不方便等突出问题,2019年,龙山派出所通过微信、公众号、服务号等新媒体平台,正式启动“微警务室”。“微警务室”的“办事大厅、线上客服、局长微工作室、所长微工作室、好心跑腿员”等模块联合辖区九个综合警务室开创网上网下群众路线新领域,为辖区群众提供立体化便民服务,同时发动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平安共建,进一步筑牢社区治理的群众基础。
6
滨海公安局长微工作室
“微警务室”启动以来,共服务群众约达30000人次。其中由社区综合警务室的驻村警员化身“好心跑腿员”,进村办理电车入户4958辆、清除黑户35户、急事急办申请35宗;代跑腿办理公安业务至今完成4155人次;为外来工、承租人员、游客提供线上服务1895人次;收集群众线上举报违法犯罪线索178条,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2人,线上化解涉警投诉38宗。
7
好心跑腿员两年时间为民跑腿4155次
03
“码上警务”提升联防联控成色
阵地前移群防群治
撒开网格化治安防控网
龙山派出所把社区酒店、出租屋、从业单位的负责人或管理人员发展为数字社区场所治安网格员,网格员通过手机微信即可完成“流动人员居住登记、从业人员登记、场所自检自查、视频纠纷调解、违法犯罪举报”等场所管理防范工作,社区民警通过社区场所管理模块即可对场所开展巡防巡检工作。社区场所网格化管理实现场所由“民警单一管理”到“群众共防共治”模式转变。
2020年起,龙山派出所对社区出租屋执行“二维码出租屋门牌”网格管理模式,实现“房屋租赁信息登记、流动人员居住登记”全由出租屋负责人(网格员)完成,半年时间完成房屋租赁信息登记41间,流动人员居住登记465人,至今未发现违法犯罪行为,承租人员“漏登漏管”现象大大减少。
8
二维码出租屋门牌
“码上”警务服务点
拉紧立体化便民服务网
龙山派出所在辖区各村委会、校园、出租屋、酒店旅馆、浪漫海岸景区等重点治安防范区域设200个“码上”警务服务点。
派出所民警、各综合警务室警员开展社区巡防工作,扫码签到“报状态”;群众、游客在“码上”警务服务点轻松扫码,申请便民服务、举报违法犯罪、上报安全隐患等;校园护学岗、保卫组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防范工作,扫码签到“报平安”;
9
民警景区巡防扫码签到报状态
10
景区码上警务服务公示牌
校园护学岗、保卫组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防范工作,扫码签到“报平安”;景区、银行、场所治安网格员开展治安、消防安全巡查,扫码签到“报平安”。
11
平安校园码上共建公示牌
12
民警现场教导教职工如何扫码开展校园安全防范工作
通过“码上”警务服务点,实现“警力巡防动态、举报求助服务、隐患线索收集、警民互动联防”等信息数据实时汇集、实时分析、实时决策。
2021年五一假期,浪漫海岸安保实现“游客创高峰、景区零警情、服务零失位”;五月份启动校园“码上联防”,其中护学岗上岗扫码签到、保卫组开展校园安全巡查扫码上报、派出所“三见警”扫码签到达8674人次,16间中小学幼儿园联动教工达428人开展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及时化解校园安全隐患21宗。
04
“数字社区警务”打造智慧型枫桥式派出所
2019年,龙山派出所在市局、分局统一部署下,通过企业微信政务版拓展社区警务数字化模式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如运用社区警务余大数据理念相融合的新警务工作模式,创新建设场所、景区、校园数字化网格管理平台,大胆开展“社区重点部位共防共治数字化模式、社区重点人员帮教数字网格模式、社区风险隐患防控数字网格模式、群众免跑腿数字社区便民服务模式、群防群治平安共建数字模式”等数字社区治理实践。这既是探索“零警力零投入”数字化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尝试新应对,也是社区治理“互联网+基层警务”新的路径。
13
群众通过“居民上报”入户难题 民警跑腿进村解决群众操心事
社区风险隐患防控数字网格机制
矛盾纠纷不出村
有效防控与化解社区风险隐患,是社区治理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警力不变的环境下,如何提高社区警务发现与化解风险隐患的效能,是当前社区警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龙山派出所以源头治理为目标,通过企业微信政务版自定义数字化工作考核与数字案管中心模型,采取“数字分析主动发现、落实责任主动化解、全程数管不漏一角”措施,创建数字社区风险隐患防控工作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0年,92宗社区矛盾纠纷案件全办结,办结率达100%;2021年,12宗社区矛盾纠纷案件已办结10宗,办结率达83%,辖区至今未发生因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导致的案事件。
14
民警辉哥调解室至今保持化解群众矛盾纠纷100%成功率记录
社区治理群防群治数字化模式
平安共建不出事
社区警务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与配合,开展群防群治是社区治理重要措施,如何能让群众自觉、主动、大胆参与社区平安共建共治一直是社区民警努力的方向。2019年起,龙山派出所将企业微信政务版的“居民、居民群、网格员、居民上报、巡查上报”等模块与滨海“微警务室”巧妙结合,打造数字化平安龙山共建万人圈。群众只需要通过微信即可随时随地上传“居民上报”享受“急事求助、咨询业务、查询进度、投诉举报、平安建议”等服务;治安网格员通过微信上传“居民上报、场所上报、帮教上报”进行场所联防联管以及帮扶对象的帮教活动;“居民群发工具、居民通知”能让法制宣传、警情通报、服务通知“一键全辐射”。
一年多时间,收集群众线上举报违法犯罪线索178条、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2人、线上化解涉警投诉38宗。
15
群众通过滨海局长微工作室举报赌博 2小时成功查处
社区数字便民服务模式
“码上”服务不缺位
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龙山派出所坚持以“护稳定、保安全、安民生”的实绩来检验教育整顿的成效,主推“互联网+以人民为中心”便民措施,启动“码上”服务等数字便民服务平台,推行“码上查、码上问、码上找、码上办”,大胆放管服惠于民。
2021年3月2日,龙山派出所“码”上服务平台收到两条群众求助,均是父母个人原因,造成两名小孩至今未能入户,无法入学读书,滨海新区分局即时启动绿色通道,由龙山派出所与分局治安民警当“群众跑腿员”进行服务,群众免跑腿顺利入户,解决了群众多年的操心事。
16
群众有操心事扫码上报 民警当跑腿员进村把事办
17
两位村民扫码求助,两件群众操心事,民警进村跑腿当天办结
龙山派出所在当前基层警务工作中,大胆走数字化社区警务新尝试,践行新时代公安工作群众路线,全面推进智慧型枫桥式派出所建设,打造了数字化智慧型平安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一片赞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