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怎么写?名师点评肇庆中考语文作文题

南方+ 记者

6月26日,肇庆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正式拉开序幕。

全市共46344人参加考试,设考点120个,考场1605个。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协调联动、协力合作下,中考首日各考点秩序井然、平稳顺利。

备受关注的语文作文题也出炉了:

请以“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为结尾,写一篇文章。

(1)题目自拟;

(2)文体自选;

(3)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肇庆大课堂邀请名师点评,一起来看——

肇庆华附教学科研中心副主任、初一年级语文老师黄进波:

四个“契合”,一个心愿

今年的作文题做到四个“契合”。

黄进波认为,这个作文题首先是契合课标。这为学生写作时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可以对学生写作的综合能力进行考察,学生可以此自由表达、合理想象、个性阐述。

第二个“契合”是契合学生生活。黄进波表示,文题中一个“少年” 就界定了作文的素材范围,这便于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熟悉的学习生活。那学生的课堂、理想、追求、抱负……都可以成为学生发挥的话题。

第三个“契合”是契合时代。当前,网红剧《少年》正在发酵蔓延。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的理想也正变成时代的时尚朗诵词——“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换言之,这个时代是个少年时代、年轻时代,让学生燃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青春的时代。

第四个“契合”是契合教育。黄进波还说,教育就是要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让学生独立思考——我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该成为生么样的少年?怎样才是少年该有的模样?看这一作文题,学生会产生灵魂拷问,会有是非思考,会有优劣选择。珍惜光阴、勤奋努力、不谢拼搏、抱负远大、积极进取——会是他们笔下的精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北京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这,才是成熟的模样”,与广东的有异曲同工之妙。黄进波认为,这诠释了教育工作者都有共同的心愿——让少年自由书写属于自己的模样。

肇庆华附初一年级组长高美林:

提示语简约不简单,要尽可翻起波澜

今年的作文题目有点特别,可以说是广东省中考作文题目形式上的又一次创新与突破,简单明了,并没有往年一样有其他导语说明,而是以一句结尾语指定学生写作。但也延续广东省历年不设审题障碍的作风,一看提示,通俗易懂,容易上手,学生发挥的主观自由度比较大。但这句提示性的几个字简约不简单,看似平淡如水,却也尽可翻起波澜。

首先看题目虽自拟,但结尾已定音。因此结尾里的关键词“少年”“这”“应有的”“模样”必然要和自拟的题目遥相呼应,也暗含了写作对象是少年,那么它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其次从内容选择上看,“少年”这个词本身社会热门度就很高,不管是学生熟知熟唱的流行歌曲《少年》,还是以“少年之名”的火爆综艺节目,抑或是课堂上、学校里、家庭中提供的德育养分,都能从中定位出内容的取向一定是真善美的正能量传递,非常贴合当下时代青少年的生活刚需,体现了语文学习为现实人生服务的思想。再者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描写人物的文章,其实都是对少年价值观的直接引领,而此次作文题自然与育人目标“立德树人”也是一致的。

而“应有的模样”这个范围很大,考生应思考从思想和行动上如何做才是少年的模样,可以选择的点也很多,既可以从小的自信乐观、勤奋刻苦,真情温暖等为切入点,也可以从大的梦想拼搏、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等来写作,但都一定要紧扣人物精神品质,体现“模样”的具体形象。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结尾句里的隐含词“这才是”,那么也可以思考结合当下,什么模样不是少年模样?如能抓住对比的潜藏点,或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对照着写,体现自己对负能量的鲜明态度,将富有积极色彩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的作风态度进行有力地正面体现,这也是一个不错的角度。

中考作文无论以什么题目,什么作文形式来考查,其考查的核心一般在于“是否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体验”。而写作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学生的心智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篇篇文字背后站着一个个活生生的少年,在平时的教学中,师生不能一味地追求技法训练,而应该多关注心理培育,让少年成为他们应有的模样。

【撰文】施亮 唐锦洪

编辑 赵雨笙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