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6月25日,“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上线。
与其他高铁列车比起来,智能动车组拥有了一颗“智慧大脑”。从5G无线网络全覆盖到车地一体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大家都说,“复兴号”变得更聪明了。
复兴号动车组历史性地实现31个省市区全覆盖。
适逢全国铁路调图,随着拉萨至林芝铁路的开通运营,复兴号动车组历史性地实现31个省市区全覆盖。
高原上的“天路”如何建成?怎样做到一出道便是网红?跨越山和大海的“复兴号”究竟身怀何种绝技?南方读+一一为你揭秘。
一出道便是金字网红,
“复兴号”家族“威水史”
从初期的“中原之星”“蓝箭号”,到后来大家所熟知的“和谐号”,再到如今的“复兴号”。不断上新的动车组列车,见证了神州大地的沧桑巨变。
2012年启动研发,2017年投入运营。“复兴号”,是目前世界上运营时速最高的高铁列车。
截至2021年6月底,“复兴号”家族成员已拓展到13名,覆盖不同速度等级的系列动车组。
乘坐复兴号“绿巨人”的乘客正望向窗外。
“金凤凰”“绿巨人”等“复兴号”家族大多一出道就成了网红。
这不,刚刚上线的“智能动车组”,便成了今日火遍全网“当红炸子鸡”。
下面,就让“复兴号”来告诉你,什么叫作“凭本事红”。
首先,你得拥有一颗澎湃的“中国心”。
对于大国重器来说,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复兴号”就是这样,在整车设计、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这些“卡脖子”技术上进行科研攻关并成功突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把核心技术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有“心”还不够,你得一马当先,啃最硬的骨头。“复兴号”就是这样,要么就不上,要上就上“世界屋脊”。
去青藏高原哪有那么容易,缺氧怎么办?
据了解,“复兴号”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整列动车组的弥散式供氧。在氧气弥散空间中充分考虑防火、环保等相关标准要求。
供氧解决了,那“高反”和“低温”呢?
据悉,“复兴号”采用适应连续多隧道的车体气密性设计和压力波控制等技术,可同时适用高原和平原运营环境,满足高原低气压、高耐候性环境运用条件。
此外,动车组还具备自救援能力,两端分别挂电力动力车和内燃动力车,可在电气化和非电气化线路间自由切换。这也就是所谓的“‘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力”。
除了上高原,你或许还不知道,“复兴号”曾经坐船出海。
今年初,时速250公里CR300AF型“复兴号”动车组从广东徐闻铁路北港出发,通过铁路轮渡漂洋过海抵达海南省海口铁路南港。这标志着:“复兴号”正式登陆海南岛。
目前,这列“复兴号”已经在海南环岛高铁投入使用。
跨越山和大海,这就是“复兴号”。它正用实际行动告诉你:当网红还是要“拼实力”。
“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上新
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 编组能力最大、载客量最多
智能动车组列车分为8辆标准编组和17辆超长编组,列车定员分别为578人、1285人,可适应不同线路的运力需求。
■ 全车覆盖5G无线网络
一上车就没网络?一进隧道就没信号?在“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上,这些你都不用担心。全车覆盖的5G无线网络,将为旅客提供更优质的语音通话和移动网络服务。
商务座“一人一舱”。
■ 乘车舒适度大大提升
商务舱,采用包厢式设计,形成“一人一舱”的私密空间,提升乘车时的静谧感。座椅具备坐姿、半躺、平躺三种姿态的自动调节和一键复位功能。
一等座,增加可调节头靠、电动腿靠等,将原来设置在座椅扶手上的小桌板改为设置在前排座椅靠背上。
二等座,增加桌板水杯槽深度,并且在每一个座位都设置了USB充电接口。
■ 首设盲文车厢
为方便特殊旅客乘车,列车设置无障碍车厢,配备更宽阔的通过门、无障碍卫生间、轮椅放置区等,并在多个服务设施设置25种盲文标识,具有旅客引导、车内布置、功能按钮、座位号等提示功能。
自动售卖机,乘客可通过手机扫码支付购买。
■ 开放式餐吧
不同于以往的餐车,“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列车还设置了开放式的餐吧区,充满科技感与未来感的通透式吧台,大大拉近旅客与美食的距离。还设有自动售卖机,乘客可通过手机扫码支付购买。
■ 智慧大脑
通过构建“车—地”一体的大数据分析平台,智能动车组实现列车故障预警预判、数据汇总存储和健康状态评估,仿佛带着“随车医生”,为旅客出行保驾护航。
读+君了解到,本次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将扩大开行范围,覆盖京、津、冀、辽、吉、黑、沪、苏、浙、皖、鲁、豫、鄂、湘、粤、陕、川、渝等18个省级行政区,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地区。
旅客要想乘坐新车,在12306客户端上购票时,可优先选择带有“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标志的车次。
一起坐上“复兴号”
去看山花烂漫云卷舒
乘坐着踏进大西北的“复兴号”,去重走那片涌动着革命激情的红色热土,去叩问那片复绿的沙洲,如何与敦煌相竞美、与春风共度玉门关。
2020年12月20日,两组CR300BF型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驶入兰州。
乘坐着驰骋平原的“复兴号”,去倾听那些高铁带动经济发展的小城大事,去比肩共看960万平方公里的沧海桑田。
2020年12月24日,G8607次“复兴号”高铁列车从成都东站出发开往重庆沙坪坝。这是西南地区首次部署CR400AF复兴号动车组。
乘坐着跑在“海岸线”上的“复兴号”,去海南看神舟上九天揽月,去风鸣叶振的椰树林下一觉梦芳华。
2021年1月31日,时速250公里的CR300AF型复兴号动车组通过铁路轮渡漂洋过海,抵达海南省海口铁路南港。复兴号第一次登陆海南岛。
乘坐着开进高原的“复兴号”,去林芝邂逅漫山桃花雪域江南,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和怒放的格桑花。
2021年6月25日,一辆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车向林芝市进发。这标志着全长435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的拉林铁路建成通车,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建成。
这就是跨越山和大海的“复兴号”。
它就是这样——
让水隔万浔须臾可见,路距千里刹那便逢。
【话题整合】古嘉莹
【本期策划】陈明诗
【本期统筹】胡良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