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对话 |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面向基层兴医强医,培育英才守护健康

广东教育头条
+ 订阅

6月28日,广东医科大学海东校区建设正式启动。新校区建设预算为17.35亿元,规划容纳在校生11300人,将成为该校加快建设步伐,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迈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广东医科大学海东校区鸟瞰图。

广东医科大学海东校区鸟瞰图。

疫情以来,无论是逆行驰援湖北抗击疫情,还是在后方默默守护一方百姓健康;无论是救治患者,还是深入社区、单位支援核酸检测、全员疫苗接种志愿服务等,处处可见这所医科大学医护员工及师生志愿者的身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建校63年来,这所被誉为“基层医生的‘摇篮’”的医学院校,总能在人民需要的时刻和地方挺身而出、勇于担当,坚定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广东医科大学。

广东医科大学。

“广东医科大学的初心、责任和使命,就是以党建为引领,面向基层兴医强医,培育英才守护健康。”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说,学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赓续红色血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朴实”“仁爱”“奉献”的基因深深融入广东医人的精神血脉,培养一批批奉献在基层、具有深厚人民情怀的高素质人才。

海报

banner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在具体办学过程中,如何理解这句话?学校如何做好顶层设计,确保落实党的全面领导?

卢景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我们做好学校一切工作的前提、基础和保证。

2019年,学校召开了更名大学后的第一次党代会,确立了“三步走”战略部署和“1133”发展战略。近年来,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培育高素质人才。“十三五”以来,学校党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系统构建了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四问四做起”“四比四提升”“四强四争当”和“三抓实三增强”“三对标三争先”“三强化三过硬”主题党建活动为抓手,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的工作体系,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用心用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十三五”期间,学校进入ESI前1%和CWUR等世界大学排行榜,ESI前1%学科增至2个,新增广东省重点学科4个、珠江学者岗位计划设岗学科5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直属附属医院从1家增至7家,附属医院入选广东省首批“登峰计划”重点建设医院。

广东医科大学。

广东医科大学。

南方日报:办学六十多年,学校为广东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请问在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哪些具有特色的红色基因?

卢景辉:1958年,为了守护人民健康,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应运而生。建校元老们仅用了3个月时间,靠着34万元创办经费在两间草棚中如期开学。以黄其江、高彪等一批老红军、老革命为代表的广大教职工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广东医发扬光大。

建校63年来,一代代广东医人始终肩负“面向基层兴医强医,培育英才守护健康”的责任担当,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强校为要务,以社会服务为己任,以党的领导为根本”,砥砺前行,矢志图强,接续奋斗,共培养输送了23万余名各类高素质人才,其中广东省70%以上的基层医院科室骨干、70%以上的粤西地区医务人员和市、县医院院长、副院长毕业于学校,为改善广东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挥了重要作用。“立志立德求真求精”“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已成为学校永续发展的精神基因。

南方日报6月29日A14版。

南方日报6月29日A14版。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南方日报: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请问学校有什么具体措施,确保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卢景辉:立德树人是学校办学的本质要求、核心要义和根本使命。人才培养是学校首要和根本的中心任务。学校牢牢抓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点,坚持把党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全员协同、全面融合、全程渗透”育人格局,打造具有医学特色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涵养学生医者仁心的情怀素养,育人成果荣获第九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学院+书院+产业学院”立体化人才培养架构,建设七个本科生书院,成立学生支持与发展中心、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精心打造校园社区实践课堂、乡村实践课堂、志愿服务课堂、实践转化课堂等“四个课堂”,探索构建广东医特色的“社会实践+”立体化育人体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厚植爱党爱国爱民情怀。学校连续五年荣获全国“最佳实践大学”称号,连续两届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2020年入选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21年学校团委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020年2月11日,广东医科大学驰援湖北医疗队出征仪式。

2020年2月11日,广东医科大学驰援湖北医疗队出征仪式。

南方日报: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广东医科大学涌现出很多党员先锋模范,请您谈谈如何在育人过程中发挥典型引领作用?

卢景辉: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一批批广东医人成为了“最美逆行者”,战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涌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成为学校涵养学生道德情操,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情怀的时代新人的生动教材。

学校组织开展专题报告会、主题党团日活动、“云”分享会等,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孙小聪等一批“最美广东医人”分享抗疫的经历,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感悟医者仁心和家国情怀。

服务国家地方战略,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

南方日报:高校是高层次人才聚集地,请问广东医如何集聚人才发挥作用?

卢景辉:人才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是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的基础。“十三五”以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年轻硕士博士化、青年博士教授化、年轻教授硕导化、卓越教授博导化”的人才培育工程,加大人才培育支持力度。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和高层次人才联系机制,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思想和政治引领,激励人才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组织高层次人才参加党性教育体验教学,引导其感悟革命先辈的初心使命,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推进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开展“学科攀峰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等,激发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松山湖科学城广东医科大学重大项目集中揭牌签约仪式。

松山湖科学城广东医科大学重大项目集中揭牌签约仪式。

南方日报: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请问学校中长期规划有哪些建设目标,如何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

卢景辉: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学校“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提质年”,学校正全力开创“十四五”事业发展新局,力争到“十四五”期末时,全面建成特色鲜明、同类先进、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

未来,我们要紧紧抓住健康中国、教育强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和湛江、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聚焦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强化医疗纵深布局,拓展对外合作项目、健全内部治理体系,完善基础条件建设,厚植大学文化底蕴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推进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

北部湾海洋生物医药高峰论坛。

北部湾海洋生物医药高峰论坛。

banner

【基层党建案例】

1.附属医院义工“幸福银行”党支部:

“小支部”践行“大健康”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义工“幸福银行”是国内首批医务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组织,医院党委创造性地在志愿服务组织上建立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志愿服务、健康促进、医学传播、大病救助等领域的统领作用,通过创新“三联(联动、联合、联系)机制”,以高等医学院校及三级甲等公立医院为依托,以义工“幸福银行”为载体,以健康科普及健康促进为目的,以“小支部”践行“大健康”,引领义工服务模式转变、扩大服务范围,寻求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为基层党支部组织工作的建设创新研究提供借鉴。

党员义工为百岁老人进行健康检查。

党员义工为百岁老人进行健康检查。

截至目前,义工“幸福银行”累计注册义工7290人,服务群众逾38万人次,服务总时长超20万小时,医学科普传播辐射受众超过1000万人口,成立至今获得或者助力医院获国家级荣誉19项、省级荣誉35项、市级荣誉8项及多项科普工作成效。支部先后获评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广东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广东省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湛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医院党建文化创意评选活动最佳创意奖”,实现了支部建设使命与健康工作发展目标的共建共促。

2.公共卫生学院党委:

抓好党建业务“两结合、双促进”

公共卫生学院党委构建党建与业务“两结合、双促进”发展格局,写好“党建+”文章,推进“党建+人才培养”“党建+学科建设”“党建+服务地方”,党建工作成果显著,连续3年获学校党建考核优秀,2020年获批广东省第三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培育单位,流统支部获批校“样板支部”创建单位。

“爱岗敬业,立德树人,当好引路人”获学校师德建设品牌立项。

“爱岗敬业,立德树人,当好引路人”获学校师德建设品牌立项。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教师队伍博士率占比81%,居学校前列。李佳龙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张艳等3人获“广东省优秀研究生”称号。学院设有18个党员先锋岗位,3人入选校“学科攀峰党员先锋岗”。教师党支部书记实现“双带头人”100%覆盖,博士点申报团队成立申博临时党支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在“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位列全国第30位,两专业分别入选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该院成立“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养老产业研究院”“湛江医疗保险研究所”,积极融入地方、服务地方。近五年承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市卫健等部门委托项目28项,承担湛莞两地20余项专项工作,牵头组建省老年健康经济专业委员会,30多名教师积极参与校地防控和健康科普教育,构筑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记者】杜玮淦

【通讯员】谭秋浩 周圆

【海报】吴冬芸

编辑 张茵
校对 曹柏英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