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静子
6月23日,安徽省高考成绩公布。18岁的截肢少年周桐以684分的成绩,位列全省第171名。清华大学安徽招生组的老师称“成绩非常好,进清华应该没问题”。人们在点赞周桐的优异成绩时,更被其自强品质所感动。
两年前的一场车祸使周桐痛失左小腿,错失中科大少年班的选拔。躺在重症监护室的折翼少年,睁开眼后的第一想法便是看书,可谓“学习上的自强不息”。在落下将近7个月课程之后,重返校园的周桐硬是熬过最苦的日子,补上了短板,可谓“意志上的自强不息”。折翼少年周桐用亲身实践完美诠释了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成长的路上必然经历很多风雨,相信自己终有属于你的盛举”,传唱于清华园的《少年》声声入耳,歌曲中描述的那个少年,在现实中又多了一个鲜活样板。苦难同样遵循守恒定律,你曾受过的苦,终会照亮你前行的路。周桐不正是在逆境中抗争、在苦难中奋进的典型“少年”吗?折翼少年收获了学习上的成功,我们也期待他开启人生的下一个精彩。
在全国各地陆续迎来“高考放榜日”的背景下,众多令人兴奋的喜报冲上热搜。“男生高考689分和父亲激动相拥”“考生超一本线128分家人兴奋跺脚”“男生高考608分当生日礼物送自己”……这些少年同样是一批勤奋的追梦人,相较折翼少年周桐,他们是幸运的,求学之路少了一些生理羁绊与心理痛苦。当看到折翼少年的自强不息精神后,我们更要珍惜时光、努力奋斗,莫负青春取自惭。
几家欢喜几家愁。要承认,高考是一种竞争性的选拔考试,在激烈比拼中必然存在“落水者”。面对“男生高考不理想拉二胡解忧”的热搜,我们也要学会鼓励一些少年坦然面对失意、重拾生活信心。高考从来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努力才是。及时确定生活方向,以不懈努力扬起前行之帆是人生正解。曾经历过断翼之痛、如今收获高考硕果的少年周桐,正是鼓舞同龄人勇敢前行、自强不息的光辉榜样呀。
著名哲学家塞涅卡曾说过,“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如此看,与其苦口婆心地劝广大少年追求进步、积极向上,不如在现实生活中寻找那些鲜活生动、奋发有为的典型人物,以榜样的力量凝聚起青年一代前行的动力。
我们祝福折翼少年周桐继续书写人生华章,也鼓励那些暂时身处逆境的失意少年能抬起头,多仰望一下那些闪闪发光的指路星,追着光、成为光,以奋斗之青春续写人生之精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