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发布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珠海科技学院(下称“珠科”)13个专业获评B级专业,上榜专业占比21.7%,上榜专业数量位列全国民办高校第一。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今年2月,教育部批准同意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转设更名为珠海科技学院。2004年5月创办以来,这所年轻的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1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与吉林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协议,2021年获批为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首次参评世界权威大学排行榜软科,就跻身全国民办高校第二。
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珠科正以建设一流创新型、应用型大学为目标,立足广东、服务湾区,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思想道德品质好、专业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选择珠科
求学治学的理想去处
珠海科技学院位于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珠海,背靠峰峦叠翠的观音山,面对烟波浩渺的南海。学校将校园文化精神融入于校园景观,创新打造“校园十景”,营造笃学感恩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图书馆是当之无愧的地标,建筑面积达到5万多平方米,是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之一,藏书300多万册,不仅为师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科研空间,还开辟了单独的自习区和考研区,成为师生充电打卡的“精神港湾”。
珠海科技学院图书馆外景。
大学之大,不在楼之大,而是把学生看得“最大”。
在学校党政领导眼中,学生不仅是接受教育者,更是学校的“掌上明珠”。学生的一纸建议,成为学校改善无障碍通道的最初动机;为了让考研学子在复习期间有良好的环境,学校在图书馆单独开辟考研区,提供存包服务和留座服务……学生就是学校的“主人”,校内很多办学和后勤的改善都是来自学生的建议,有时甚至只是学生一个简单的设想,学校都一一采纳,尽可能地落到实处。
▶▷学在珠科
足不出校与大师面对面
珠海科技学院揭牌仪式。
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珠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获批2020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专业数量位居广东省民办高校首位。制药工程专业则获批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这是近年来珠科专注内涵建设,提升学科专业水平的突出成果。自2006年起,珠科开始举办“科技大师系列讲座”,定期邀请院士来校讲学,迄今已有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和国际宇航科学院的95位院士光临,主讲了142场讲座。
学校还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生物医药与制药学国际学术会议、2018“碳点研究进展”研讨会、“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研讨会、第四届“体医结合论坛”等大型学术会议。通过塑造学术品牌,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让学生足不出校就能与大师面对面。
珠海科技学院机器人产业学院教学设备:双臂协作机器人
▶▷赢在珠科
从校园走向广阔天地
办学17年来,珠科已经为社会培养输出了8万余名毕业生,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居同类院校前列。每年都超过75%的毕业生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工作岗位上。
取得这样的成果,与珠科以人为本的育人体系和就业指导密不可分。近年来,学校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承办了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每年投入近百万经费组织学生团队参赛,共荣获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8项,省级金奖4项、银奖10项、铜奖20项,获奖数量居广东省同类院校首位。
珠海科技学院承办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
学校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科技类、文化艺术类、创新创业类等赛事,近4年来荣获各级各类奖励1677项,其中国家级及以上573项、省级787项、市级322项。其中,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二等奖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铜奖等,获奖数量位居广东省同类院校首位。2016年至今,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攀登计划”专项资金)资助立项项目50项,累计资助经费97万元,位居广东省同类院校前列。
近年来,珠科毕业生考研比例逐年上升,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毕业生考取“双一流”高校占国内升学毕业生的30%以上。
选择珠科,在这里扬帆起航,在这里赢取人生。
【好专业群展台】
作为综合性大学,珠海科技学院现有本科专业63个,涵盖九大学科门类,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今年学校成功实现转设,将继续把握办学方向,规划完善专业和学科布局,合理制定招生计划,开展招生工作。现将学校重点打造的特色专业群介绍如下:
1.最受欢迎:管理、商科专业群
学校最受考生欢迎的是管理和商科专业群,这些专业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更多的实训实习机会,坚持应用型育人路线。
会计学专业35%为实训课程,专业使用最新的实训软件、引进龙头企业先进技术应用到实践教学中,使学生能够胜任大数据、智能化背景下的会计管理岗位。
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98.2%,与招商银行、广发证券等众多知名金融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吉林大学联合培养金融专硕研究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升学平台。
广告学是广东省质量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专业建设以文学和营销学为基础,同时又与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密切联动,培养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基本专业技能、动手动脑能力强、多元创新实干型”广告专业人才。
英语专业是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生专业四、八级通过率及考研通过率稳列同类高校前茅,师生在各类级别大赛中屡创佳绩。专业与国(境)外多所高校开展合作,设有“2+2”中外学分互认项目,学生毕业时可获得国内外双重学士学位证书。
2.升学率高:药学与食品科学专业群
学校升学率最高的专业是药学与食品科学专业群,这些专业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学生创新创业成果丰硕。
制药工程专业是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广东省生物工程特色重点学科、广东省中小企业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等多个省、市级科研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已与9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企产学研合作关系。2020届毕业生中24%考取中国药科大学、吉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等国(境)内外高校硕士研究生,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40余项。
药物制剂专业是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已与8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企产学研合作关系。2020届毕业生中18%考取吉林大学、广东药科大学、悉尼大学等国(境)内外高校硕士研究生,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30余项。
中药学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目前已与10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企产学研合作关系。2020届毕业生中16%考取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国(境)内外高校硕士研究生,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30余项。
药物分析专业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归国博士后吴威副教授担任系主任,持续开展大学生“药食科创文化”节创新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目前已与6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企产学研合作关系。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目前已与7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企产学研合作关系。2020届毕业生中16%考取吉林大学、暨南大学、昆士兰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国(境)内外高校硕士研究生,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20余项。
3.就业率高:计算机专业群
学校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群是计算机专业群,这些专业聚焦珠海和广东高新产业所急需的人才需求,搭建高效的校企合作平台,培养应用型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广东省特色专业,与吉林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专业旨在培养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思维、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计算机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软件工程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与吉林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专业结合珠三角地区IT行业发展的区位优势,以软件人才需求为导向,将学科建设、实践技能培养、职业能力认证相结合,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培养体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依托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和珠海市优势学科等项目建设支持,设置了信息系统设计和数据分析管理两个专业方向,以切合粤港澳大湾区实际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开设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信息科学前沿课程。
网络工程专业拥有广东省教育厅合作育人项目,与吉林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需要,具备计算机网络管理、配置、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领域问题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的科研基础和师资队伍,在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和珠海市优势学科等项目的支持下开展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与行业龙头企业阿里云、慧科集团联合建设的新工科专业,充分整合珠海科技学院、阿里云、慧科集团三方师资、产业、教育等优势资源,开展本科层次的联合人才培养,旨在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撰文】杜玮淦 陈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