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是百年风华 | 汕头澄海:谱写高质量发展“澄海篇章”

南方日报

0

一个世纪,一幅画卷,绘出百年伟业。

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南方日报策划推出《恰是百年风华》建党百年献礼特刊,全方位、可视化、多视角地展现百年道路百年成就。

百年风华,初心如磐。汕头是中国共产党最先播下革命火种的地方之一。红色基因,在这里生根发芽、赓续传承。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在红色精神的指引下,经过长期的砥砺前行、接续奋斗,汕头城乡面貌蝶变,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愈加坚定。

一起来看特刊报道,见证扬帆奋进中的活力特区、和美侨乡、粤东明珠。


7

在汕头市澄海区博物馆,由澄海区委、区政府主办的澄海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展览正在展出,澄海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事件以及革命先驱、归侨华侨广泛参与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故事,在此次展览中充分展现。

澄海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基因的热土,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和重要贡献。沿着先辈的足迹,一代代澄海人砥砺前行,不断打开澄海发展新局面。

如今,奋发向上、探索创新的基因依然沸腾在澄海人的血液里。聚焦汕头建设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开好局起好步,当前,澄海区正立足实际、守正创新,坚持领导干部示范带动、党员群众广泛参与,深度挖掘澄海红色资源,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地,奋力谱写新征程上的“澄海篇章”。

各项工作提速提效,使澄海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好气象。澄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各项工作提速提效,使澄海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好气象。澄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高位推动

“关键少数”率先垂范做表率

澄海区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迅速制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于3月1日召开全区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全面高效铺开各项工作。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澄海紧紧抓牢“关键少数”:区委常委会率先垂范,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真功夫,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研讨7场次,赴“红色侨乡”隆都镇后沟村开展实地革命传统教育等;区领导在学党史、讲党史、用党史上当先锋、做表率,示范引领全区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在强化教育培训上,澄海区举办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班1场,邀请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作专题辅导报告,集中培训科级以上干部近1000人次。同时推动学习向基层延伸,各级各单位全面开展专题轮训、实地学习、革命传统教育等活动,推动学习教育覆盖2039个基层党组织、3.9万多名党员。此外,还组建区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深入各级各单位开展宣讲。

深入基层

全覆盖多层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在澄海区近日举办的2021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微笑澄海”志愿服务系列活动中,党史百姓宣讲队队员黄雁媛、黄妍婷首次亮相“永远跟党走”理论宣讲和政策宣传志愿服务“微宣讲”现场,向现场群众生动讲述许包野、周礼平等革命前辈的故事。

这是澄海区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的创新举措——通过举办澄海区党史学习教育演讲比赛,精心遴选20名优秀选手组成党史百姓宣讲队。

通过举办区党史学习教育演讲比赛,澄海区精心遴选20名优秀选手组成党史百姓宣讲队。澄海区委宣传部 供图

通过举办区党史学习教育演讲比赛,澄海区精心遴选20名优秀选手组成党史百姓宣讲队。澄海区委宣传部 供图

不仅如此,澄海区还发挥各个群体力量,组建老干部老教师宣讲团、巾帼宣讲团、青少年志愿宣讲队等队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各类阵地,面向基层干部职工、青少年学生等群体开展宣讲活动61场次,参与人数超过1万人次,持续掀起学习热潮。

针对普通党员集中难、学习难等问题,澄海区通过统筹线上线下资源,推广利用好“有声图书馆”“干部网络学院”“青年大学习”等网络学习平台,创新开展“党群夜校”“周末课堂”“晨间微课堂”“午间思享汇”“夜学充电站”等活动,真正动脑筋、找方法,搭建党史学习教育新载体。

在澄海,党史学习教育逐渐实现全覆盖:村“两委”干部集中培训班,切实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自觉和理论素养;200多名退役军人“两委”干部发挥“领头羊”作用,带动全区退役军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送教上门”,建立“线上流动党员之家”,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学习“不掉队”;举办民营企业家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和“两新”组织专题学习会,持续抓好“两新”组织党员学习。

澄海区还创新打造“学、思、践、悟”四位一体培训模式,组织入党发展对象集中观看《信仰的力量》《不忘初心学党章》等电教片,开展互动交流,组织线上考试,撰写学习心得,到许包野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推动入党积极分子党史专题培训走“新”走“心”。

用心用情

全领域多举措为民办实事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须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澄海区学用结合,用心用情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拿出苦功夫、实功夫、硬功夫,办好基层的困难事,解决百姓的烦心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阶段来,澄海区委、区政府领导带队深入基层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了解掌握市民群众普遍关注、反应强烈的问题,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基本民生需求、政务服务改革、基层治理、文明创建、交通优化、汇侨聚侨引侨、保护利用潮汕历史文化、深化“微笑澄海”建设等10个方面推出128项惠民便民的民生项目,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近年来,澄海区在推动优质教育发展上持续发力,新建扩建的广益第二小学和实验学校小学部预计今年秋季可招生办学。同时,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保卫,全区361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已全部安装“一键报警”系统,均配有专职保安。

解决群众“出行难”,澄海也有实招——全区164个“平安村口”建设顺利推进,结合“两站两员”工作,打造集交通指挥、社会风险防控、志愿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便民服务站点。

政务服务改革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澄海区积极推动“一网通办、一窗通取”政策落地,推动便民惠企政策上平台、进窗口,进一步压缩办事时限,实现不动产一般登记由法定3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压缩幅度达90%。区公共服务中心行政审批窗口全面实行“周六不打烊”延时服务工作机制,各窗口服务单位开设爱心窗口、开通绿色通道,为高龄、行动不便、确有困难的办事群众提供方便。

澄海区还聚力疫情防控,有序推进全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设置接种点13个,全区日接种能力最高达3.6万针剂,截至6月15日18时,澄海区累计接种新冠疫苗479183剂次,接种过程安全、有序。

提速增效

区域高质量发展开新局

积淀深厚的光荣革命传统,持续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源源不断地为澄海区党员干部注入内在动力,激发他们干事创业开新局的精气神。当前,澄海区党员干部正凝心聚力投身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各项工作提速提效,使澄海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好气象。

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位于澄海区的汕头六合产业园区被列入省重点建设的3个大型产业园区,这里将是汕头未来产业发展的承载片区之一。而澄海区也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省市共建六合产业园,除了加快推进前期工作,还将开展精准招商引资,“以一流平台承接一流产业”。

在强化重大项目招引上,澄海正围绕4个方面展开: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投产、重点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延链、发动在外乡贤回澄投资兴业、统筹推进本地企业增资扩产与新引进项目。实招带来实效——近期,年产值超100亿元的立汕智造澄海工业项目、总投资近50亿元的中骏世界城(澄海)城市综合体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优必选舵机项目顺利落地。

澄海区城市环境品质不断提升。图为奥飞市民广场

澄海区城市环境品质不断提升。图为奥飞市民广场

基础设施建设的“再夯实”、市容环境品质的“再提升”,正拉开澄海的城市格局、展示澄海的城市形象。澄海区统筹推进完成国道539线莱美路、省道231线安澄公路改造主体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凤东路等城乡主干道建设,启动金鸿公路澄海段改造工程。亚青会城市品质提升和赛场馆所升级改造工程也得以全力推进,已完成澄海两个足球场地升级改造,顺利推进塔岗围片区垃圾山整体搬迁项目、供水项目。

生态环境的“再优化”,则是让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成为澄海最美的风景——澄海区全力加快全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覆盖全区的308.53公里污水收集管网、19座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基本建成投入使用,4座污水处理厂均已竣工验收正式投入运营。建成全区农村雨污管网2443.3公里,接通户数达142525户,农村雨污分流管网与市政污水干管接驳工作加快推进。

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上,澄海区着力加快樟林古港澄海侨史馆(海丝展览馆)建设和龟山汉代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紧扣“侨乡文化旅游区”定位,深入挖掘建设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街区,推进隆都镇后沟村“红色侨乡”建设,打造东里镇樟林古港和莲下镇建阳村等一批“最美侨村”。

■一线观

学堂上感悟历史 研学中品味变化

党史中蕴藏的宝贵精神财富,终将由青年一代来继承、发扬和坚持。如何向青少年一代讲好“过去的故事”?澄海区巧妙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深度融合,突出抓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引导广大青少年知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为推动全区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活动全面开展,开展校园红色资源清理摸查,挖掘整合“红色澄中”等文化资源,发挥课堂主阵作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体,打造“红色大讲堂”,定期邀请宣讲团成员、专家、学者、老党员、最美党员等开展百年党史主题宣讲,组织全区各中小学党组织书记和校长为学生讲授“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主题思政课125节次。

澄海区着力打造“行走的党史学习课堂”,突出抓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澄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澄海区着力打造“行走的党史学习课堂”,突出抓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澄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除了固定的“红色大讲堂”之外,澄海区还着力打造“行走的党史学习课堂”,多批次组织师生代表到澄海区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红色研学教育实践基地等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红色主题研学,让他们在研学中切身感悟历史,品味时代变化。先后开展主题研学60多场次,参加人数达1.6万人次。此外,澄海区还精心策划“童心向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

围绕“党的奋斗历程、伟大成就、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等内容,澄海区各中小学对学生广泛开展党史国史军史教育。如在2021年度澄海区全民国防教育主题系列活动中,师生们倾听了以“传承红色基因 共建巩固国防”为主题的知识讲座,还开展“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歌曲传唱活动,并观看模拟战争的沙盘演练。

强党建

用足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立足澄海革命老区历史底蕴和丰厚红色文化资源,澄海区精心策划、用足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革命老区红色资源深度融合,以此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感悟党的思想伟力,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和推动发展凝聚力。

澄海区委、区政府全力以赴推进周礼平烈士革命事迹陈列室、“红色侨乡”后沟村建设,结合申请列入广东省重点支持老区工作,围绕革命老区根据地等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专题调研,挖掘整合中共上中江东联区区委办公旧址、南溪革命老区根据地等红色资源,集中修缮提升许士杰故居、迎接“八一”南昌起义军进汕筹备会议旧址、中共澄海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旧址等重要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场馆,不断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线下载体空间。

如何多维度利用红色资源讲好澄海的红色故事?澄海区精心编撰《汕头市澄海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将百年党史与澄海革命发展史有机结合,为澄海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提供本土学习读本。展于澄海区博物馆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展览,集中展出澄海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事件,以及许包野、周礼平、许士杰、余锡渠、蚁光炎等革命先驱、归侨华侨广泛参与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故事。

具有澄海特色的学习教育形式,不断被探索和实践——创新制作党史云课程,以“微视频”“云模式”等方式方法重温百年恢弘党史;深度挖掘澄海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全市首创引进虚拟主播与青少年组成联合宣讲队,开展“青年潮声:探访侨乡澄海的红色航迹”直播讲解活动;组织创排爱国华侨题材的现代潮剧《一代侨领》,演绎澄籍著名爱国侨领蚁光炎先生的感人事迹,推动潮剧以全新面貌风采生动展示百年党史故事;组织创作一系列兼具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的百年党史主题灯谜,邀请资深灯谜艺术爱好者坐镇谜台,形成猜灯谜、学党史、悟思想的浓厚学习氛围。

成绩单

●今年1至5月,澄海区各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呈现较大幅度增长,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05亿元,同比增长19%

●53项区重点项目、35项市重点项目、4项省重点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增资扩产及新引进项目共27个,投资总额124.72亿元

【记者】 杨可

【通讯员】 陈少芸 黄跃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1

编辑 肖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