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1年赛季全国体育院校篮球联赛(SCBA)决赛中,广州体育学院(下称“广体”)代表队分别战胜对手,分别获得男篮和女篮总决赛冠军。此次双料冠军不仅创造了全国体育院校篮球联赛史上第一次,也刷新了广体运动项目史上的新高度。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上,广体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依托国家体育强国战略、健康中国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朝着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体育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我们要打好‘体育+’品牌,加强体育和教育、体育和医学的融合,为实施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提供‘广体智慧’。”广州体育学院党委书记米银俊说。学校把握建设清远校区、新增为广东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建设高水平体育医院三大契机,为广东培养一流的体育人才,加强体医融合建设,打造华南体育教育高地。
《南方日报》6月24日A09版报道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发展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在具体的办学治校中,如何理解这句话?学校怎样做好制度设计确保党的全面领导?
米银俊:加强党的领导,是广体党委班子最重要的任务。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重要使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鲜亮底色,根植粤港澳大湾区办大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我们对标《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构筑切实可行的学校党建施工图,推动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中心工作、与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实现“三融合”。学校荣获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省党建“标杆院系”“样板党支部”“三型”党支部、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工作室”等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南方日报:广体办学历史悠久,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哪些独具特色的红色基因?背后有什么故事?
米银俊:在65年办学过程中,广体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基因。学校第三任院长曾生,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领导人,为东江纵队和华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为发展华南敌后抗战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为广东的解放和建设发展以及人民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爱国武术家、学校教授黄啸侠,编写《抗日大刀法》教材,以国民体育会的名义组织抗日大刀队,发动群众练武卫国。他的抗日功绩,在《中国国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曾生院长和黄啸侠教授是广体人的骄傲,他们那种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抗战精神,是我们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是我们拼搏进取、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撑。当前,学校开展“挖掘红色校园资源,讲好党史爱国故事”系列活动,大力弘扬红色传统,发扬革命精神,以史铸魂,引导广大师生学习先进典型、汲取榜样力量。
将体育精神融入思政课堂
南方日报: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请问学校如何发挥体育院校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目标?
米银俊:广体57级学子容国团是中国乒乓球乃至中国体育界第一个世界冠军,他的铿锵誓言“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是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核,成为学校巨大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内在动力。
学校积极挖掘“容国团精神”思政内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推进“十个一工程”,打造课程思政品牌,在课程教学过程逐渐形成“思政+体育+传统文化”的教学特色。学校开展“体育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同上一堂思政课”“国球手与思政课教师同上一堂思政课”,邀请校内的CBA总冠军、世锦赛冠军、亚运会冠军、体育教练等与思政课教师在教室、在训练场同上一堂具有浓浓体育味的思政课,将体育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中,将爱国的情怀、拼搏的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中。
南方日报: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学校未来有什么发展目标?又将如何实现?
米银俊:学校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三步走”未来发展目标:第一步,“十四五”期间,体育学达到“A-”等级,获得博士授予权,建成现代化清远新校区,建立大湾区体育医院,为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体育大学奠定坚实基础。第二步,到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综合实力进入全国体育院校前列,体育学评估达到“A”等级,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和成果数量显著增长,高层次人才和团队规模获得较大提升,初步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体育大学。第三步,到建国100周年时,体育学达到世界较高水平,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极大增强,稳定在体育院校前列,总体实现国际知名国内一流体育大学的奋斗目标。
对接国家战略服务社会建设
南方日报:广体是华南地区唯一的体育高等院校,请问学校将如何对接国家战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教育发展?
米银俊:广体作为华南地区体育人才和智力的重要聚集地,在智库建设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和历史积淀,以体育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突出。
致力服务体育强国战略,以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技战术诊断与机能评定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做好奥运科技攻关、校园足球发展、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发展体育产业、培养优秀运动员等工作;以强化运动训练、体育教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为基础,立足高端竞技体育和学校特色运动项目。
致力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以广东建设高水平公立医院为契机,依托广东省运动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科学健身示范区、体育青少年宫、广东残联体育康复基地作用,打造南方体医融合高地;持续做好运动与健康研究,发挥好珠江学者团队、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团队、广东省体育产业高端智库创新团队、粤港澳运动与健康创新团队四大智库团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作用。
致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教育与发展联盟为抓手,把“粤港澳大湾区学生体育节”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特色品牌,培养体育和健康促进专门人才,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成为国家和省级高端品牌体育智库,引领岭南体育文化发展。
南方日报:学校近期重点推进的工程有哪些,进展如何?
米银俊:当前广体重点推进“三件大事”:申请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建设清远校区、筹建体育医院。
学校连续三次成为广东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四重”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当前,学校正为新一轮博士点申报进行针对性的整改补强,着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广体清远新校区是广东省2021年重点建设计划项目,我们将对标教育部关于体育院校建设指标体系,按1万名学生规模,加快推进教学基本建设;建设大湾区体育医院是落实健康中国的重要举措、服务健康广东的重要抓手,相关提案已获省人大、省政协立案,省政府相关部门正在组织论证,学校将按照三甲医院的标准,将体育医院打造成为南方运动健康高地,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服务大湾区、辐射全国的现代化体育医院。
【基层党建案例】
1.武术学院套路党支部:
推进舞龙舞狮项目建设,开启党建援疆新模式
套路党支部是广东省高校第三批“样板党支部”,深入推进舞龙舞狮援疆项目建设,开启党建援疆新模式。以陈晓丹党员教师为代表的援疆团队,深入新疆喀什地区33所学校、幼儿园及村庄建立舞龙舞狮队、龙舟队,1000多名师生和群众接受专业训练。协助广东省援疆指挥部组织策划“一带一路”广东援疆首届狮王争霸赛、疏附县舞龙舞狮教练员培训班、组建舞狮表演队参加喀什地区春节联欢晚会、组建新疆疏附县少年舞狮队到广东参加2019年中国民族民间南狮公开赛等活动。首次开创龙舟和舞龙援疆活动,2021年端午节期间举办疏附县首届“人才振兴杯”陆地龙舟赛暨百龙齐舞贺建党活动。以多样化的形式开展文化援疆,让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新疆儿童的心灵深处,为新疆喀什地区的体育文化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陈晓丹担任“南狮援疆”项目负责人工作成绩显著,被广东省援疆指挥部授予 “广东省援疆工作卓越贡献奖”“广州援疆工作队援疆工作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2.运动与健康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
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培养国家急需人才
运动与健康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开展省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党支部书记、“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朱琳担任运动与健康学院副院长,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进“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化建设,开展“亮身份、悟初心、比担当、树形象”实践活动。党支部荣获省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广东高校“样板支部”创建单位等荣誉称号,培养省级人才2人,博士生导师2人。
依托粤港澳运动与健康协同创新团队、运动训练与健身科学化创新团队、青少年体质健康与创新科研团队的优势,组建“慢病防治运动疗法俱乐部”“少儿心智体能促进中心”,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平台。近五年,省级等科研立项7项,发表SCI等高质量论文31篇,各类奖励18项,1门课程被评为广东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教学团队获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教学优秀案例奖。
【记者】杜玮淦
【通讯员】莫虔
【海报】吴冬芸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