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见|对外援助口惠而实不至,频借疫情搞政治操弄,美方意欲何为?

阅政观
+ 订阅

当地时间6月21日,美国白宫发布了第二批5500万剂疫苗全球分配计划。此次公布的疫苗,属于拜登5月宣布捐赠的8000万剂疫苗的一部分。但白宫同时称,由于后勤等挑战,无法保证5500万剂能在月底前“发货”。

阅政观注意到,拜登在访欧期间曾高调发声,将向全球近100个低收入国家捐赠5亿剂辉瑞疫苗。不过,虽然口号喊得很响,但现实行动却是另一回事。就在本月中旬,美国驻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大使馆宣布,给特多政府捐献了80瓶辉瑞疫苗,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和讨论。

与此同时,近期美国、英国相关人士又开始炒作新冠疫情起源“实验室泄漏论”。美政府高官再次借新冠病毒溯源问题对华施压,一意孤行将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招致多国专家、媒体及国际组织人士的反对。全球病毒学项目主席、美国国际开发署全球流行病毒及潜在威胁部前主管丹尼斯·卡罗尔直言,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伤害了所有人。

对外援助口惠而实不至,频借疫情搞政治操弄,美方意欲何为?

哪些因素导致了全球新冠疫苗“分配赤字”?美国疫苗全球分配计划或将带来什么影响?借疫情搞污名化和政治操弄,美方到底意欲何为?阅政观独家连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美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家栋进行解读。

富国购买了全球大部分疫苗

部分疫苗品种主要在发达国家内部分享

阅政观:观察人士指出,美国政府公布的两批疫苗分配计划涉及国家和地区众多,总量还是偏少,对各国抗疫实际效果有限。有印度媒体就表示,印度预计将从美国两批疫苗分配计划中获得300万至500万剂疫苗,目前这些疫苗都还没有到账,即使到账,考虑到印度现在每天接种疫苗超过820万剂次,也不够一天的用量。对此,你有哪些观察?

张家栋:此前,美国一直奉行优先国内接种的政策。在新冠疫苗对外输出方面,美国其实是个后来者。

全球有能力生产新冠疫苗的国家不多,主要的生产国包括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以及英国等个别欧洲国家。这几个国家占了全世界新冠疫苗产能的绝大部分。新冠疫情发生后,积极向国际社会提供疫苗的国家,主要是中国、俄罗斯、印度三个国家。其中,印度曾是全球第一大新冠疫苗出口国。但在今年3月底以来,印度国内疫情形势急转直下。为防治国内疫情扩散,印度决定暂停疫苗出口,这对经济欠发达国家的疫苗接种计划造成了冲击。

新冠疫苗的基本属性是属于公共产品。但在当前国际关系中,新冠疫苗具有特殊性。它不仅是普通药品或商品,同时被一些国家用作国际政治的筹码,具有一定的外交效应。有些国家把新冠疫苗分发策略作为“武器”看待,在进行新冠疫苗外援和出口时,会向与之关系亲近的国家进行倾斜。

另外,经济因素也是重要的考量。企业生产疫苗是有成本的。各国对外提供的疫苗,一部分是捐赠,也有部分是出口。而且,美国莫德纳等品种的新冠疫苗价格比较昂贵,运输也比较困难,也较难储存。因此,这部分部分疫苗品种大部分都是在发达国家内部分享。

统计数据显示,富裕国家购买了全球大部分的疫苗,不少发展中国家则陷入了疫苗严重短缺的困境。

病毒溯源是科学问题

需较长时间且存在不确定性

阅政观:今年3月,世卫组织发布报告指出,新冠病毒“极不可能”由实验室泄漏。然后,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此视而不见,百般质疑。拜登下令,要求美国情报机构在90天内调查新冠病毒“是源自人类与受感染动物的接触还是来自‘实验室事故’”。

张家栋:美国一再将新冠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符合其整体的对华政策,实际上是企图借此在国际上孤立、打压中国。

据我观察,在一开始,美国个别右翼媒体、个别参议员以及个别外交人员诬称新冠病毒可能是实验室制造的生物武器,妄图向中国施压。后来,随着美国疫情和总统大选选情升温,美国右翼势力出于政治动机大肆散布新冠病毒阴谋论。很快,政治化“病毒溯源”在美国由一个民间话题上升至官方议题。

病毒的科学溯源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而且,它是一项科学难题,需要较长时间而且存在不确定性。如果人为把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戴着有色眼镜将新冠病毒的全球蔓延归咎于某个国家,却拿不出任何科学证据,这是毫无意义的行为。对病毒进行科学溯源,才应当是现阶段各方工作的重点。

新冠病毒溯源是严肃的科学问题,主要目的是防止再次发生同类疫情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对新冠病毒的来源提出了许多学术观点及假设、猜想。世卫组织今年3月发布的调查报告说:“新冠病毒通过实验室引入人类极不可能。”报告还说:“新冠病毒经中间宿主引入人类属于比较可能到非常可能。”可以看到,世卫组织的措辞是非常谨慎的,这是符合科学精神的做法。

病毒溯源确实不该政治化,但很遗憾,由于政治阴谋的介入,这个问题已经被政治操弄。在我看来,将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是对科学家和科学精神的严重亵渎。科学问题应当让科学家去处理。

【主笔/视频】龚春辉 实习生 黄晓彤 罗诗睿

【主持人】谢庆裕

【图片】央视新闻

编辑 董晨晨
校对 曾慧雯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